close
看見電影人孤單的背影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8 02:15聯合報 褚瑞婷/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新北市)

齊柏林《看見台灣》一開始募資並不順利,因金主擔心紀錄片回收不易。 圖/聯合報系資...
齊柏林《看見台灣》一開始募資並不順利,因金主擔心紀錄片回收不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紀錄片《看見台灣》的齊柏林導演驟逝,各界同表哀傷,也引發議題。除了環保議題外,電影產業的文化弱勢,是另一個關注焦點。
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創下台灣紀錄片影史的紀錄。當然,他最終目的是希望喚起人們對環保的重視與關切,而非賺錢。這部紀錄片也有台灣國片常年面對的問題,籌資過程不容易。

儘管《看見台灣》賣座,卻沒能讓他在續集的籌資過程較為順利。齊導在開鏡記者會上表示,他預計籌資一億元製作費拍攝《看見台灣II》,但台灣的資金只有三分之一。此種光景,就連導演魏德聖也嘗過。儘管《海角七號》熱賣,但他在拍攝《賽德克.巴萊》時仍然為籌資所苦。

回顧台灣紀錄片,《無米樂》、《不老騎士》、《拔一條河》、《老鷹想飛》,都是因應社會或環境生態現象的題材,籌資困難,初期都是自掏腰包,而後才尋求企業贊助,或是透過小額籌資。簡單來說,在台灣,要拍電影或紀錄片,就連電視台要製作影視內容節目,都在資金籌措階段就煞費苦心。電影界有句老話:「哪個拍電影的沒賣過房子?」就算沒賣房,抵押房產來籌設拍片資金的導演,絕對大有人在。影視產業的輔導金補助方式,若無法脫離雨露均霑的型態,而把補助電影事業視為一般經濟形式的補助項目,那麼,台灣電影產業永遠是導演懷抱熱血,卻只能單打獨鬥。

齊導已經帶著他的夢想遠去,留給世人無限懷念,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改變,有所反省?

電影﹒紀錄片﹒看見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