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存款「月月攀高」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0 23:57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image
全體銀行存款分布、公民營企業vs.個人存款成長比較 圖/聯合報提供
企業和民眾比賽存錢?中央銀行統計,今年以來,從農林漁牧、運輸、製造業到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者等產業,在銀行存款金額「月月攀高」,到今年四月底已突破九兆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台灣銀行業濫頭寸太多,很多人以為都是民眾在存錢。銀行存款中「個人存款」的確占最大宗,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比民眾還會存錢」。

央行統計,到四月底為止,全體貨幣機構存款(包括銀行及農漁會信合社等)已高達四一點二七兆多元;其中全體銀行存款總額卅二點一九兆元,民眾個人存款占廿兆元,公民營企業存款有九點○三兆元,其餘為政府機關、社會保險及退休金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民眾在銀行業的「個人存款」,自今年一月站上廿點一六兆元關卡後,就不再成長,三、四月還小幅衰退;但是全體公民營企業存款金額,卻從今年一月起,以每個月新增至少一千六百億元的額度攀升,到四月底已突破九兆元大關。

央行統計,這九點○三兆元中,「民營企業」存款占八點九兆元、占比將近九成九,公營事業只有一一○○多億元;若以「產業類別」來看,自「農林漁牧、餐飲住宿到批發零售、運輸倉儲、資通訊傳播,甚至金融保險不動產及服務業」,四月存款金額都比三月高,結論就是,原來台灣「百業」都在存錢。

企業比老百姓還愛存錢,苦的是負責承接的銀行業。銀行濫頭寸已過多,企業現在「不借錢卻存錢」,把銀行的利差獲利愈壓愈低。央行統計,全體國銀今年首季「存放利差」只剩一點三五個百分點、創下六年半新低。

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黃嬿如說,銀行資金浮濫,但市場融資需求低,造成銀行「存放比」無起色,即便好不容易做到放款生意,借款利率卻因過度競爭也上不去;不過美國今年升息在望,可望帶動長期利率走高,銀行若美元資產部位較大,外幣利差獲利應可擴大,已跌到谷底的銀行「淨利差(NIM)」仍維持低檔,但不至於比去年再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