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退休潮來襲 國營事業人力拉警報
2015-06-10 14:51:37 聯合晚報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國營事業近年退休人數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製表:盧沛樺
分享中油、台糖等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逐漸進入員工退休高峰,未來五年退休人數將逾總員工人數的一成,由於退休潮涵蓋基層至高階主管,國營事業瀕臨人力斷崖,許多業務人力面臨青黃不接。
中油、台電、台糖與台水等國營事業員工年齡層偏高,未來數年都是員工退休高峰,每年退休人數比率甚至高達5%,經濟部官員警告,因起薪壓低、獎金遭砍,每年招考卻無法補足人力,國營事業的人力已拉警報。
經濟部指出,「油電糖水」四家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去年屆臨退休及申請退休近2000人,四家公司退休人數占總員工人數比率在4%左右;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說,公司員工年齡偏高,退休潮集中在未來五到十年湧現。
高雄煉油廠今年關廠,廠內人力重新安置,有員工被改安排到大林廠上班,上下班通勤多出兩小時,抱怨連連,不少資深員工乾脆申請退休,讓中油人力流失的問題雪上加霜。
經濟部官員說,國營事業的工作不比一般白領,許多工作要日曬雨淋,有的風險還不小;如台電拉輸配電線,維修深山電塔,要克服懼高症,還要負責跟抗爭民眾斡旋。
台水漏水防治處長李丁來表示,地下水管檢修漏工作為避開民眾作息,常在連續假日施工,有時候還要走進地下排水溝,台水員工要忍受臭味、髒汙和蚊蟲叮咬,工作辛苦,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做。
經濟部官員說,中油不是面臨人力斷崖的特例,所有國營事業均面臨人力短缺危機。官員說,近年因油電雙漲與反核等因素,外界對國營事業有些批判,不利國營事業留才,像核四封存後,原龍門施工處不少年輕台電員工因此離職。
財務長又換人 列大量解僱預防通報
2015-06-10 14:51:17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勞動部新增大量解僱預警通報指標資料來源:勞動部 製表:陳素玲
分享為減少勞資爭議,勞動部計畫從「上半場」預先防範,勞動部近期加強大量解僱預防通報系統,從制度面確立上半場介入原則。
勞動部近期訂定行政指導,新增大量解僱勞工預警通報指標,將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公告指標,以及公司跳票、大量移出資金、頻換財務長、重整等納入,日前發函地方政府,若企業出現上述狀況,應向投審會、財稅機關了解,加強監看薪資給付、勞保及勞退提撥狀況,必要時實地勞檢,提前因應化解危機。
去年底勞動部曾在勝華科技公司傳出財務危機,可能大量解僱數千名員工時,首創先例提早介入,在勝華申請破產重整時,成功向銀行攔截9億元貨款做為4000名員工資遣費,避免後續勞資爭議。
當時勞動部長陳雄文宣示,勞動部將打破以往資遣案,都是等到勞工上街頭爭取權益,勞工主管機關才介入「下半場」作法,在「上半場」提前介入,確保勞工權益。
現行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對事業單位大量解僱員工通報,僅規定積欠工資或勞健保費用達一定金額、全部或部分停工、公司決議併購、發生重大勞資爭議等。
鑑於上述指標通報時,公司營運及財務狀況都已出現嚴重問題,資產被扣押或拍費,補救處理手段為時已晚,為落實部長勞資爭議從上半場介入政策,邀請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調查局等單位開會後,增訂通報指標,請地方主管機關納入通報項目。
新增預警通報指標包括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公告49項指標、公司進入重整或有重整、公司或負責人跳票、欠稅,甚至事業單位大量轉出資金等疑似脫產行為等,都納入預警通報。
勞動部表示,已將上述新增通報地方勞工主管機關,未來若地方政府發現有上述各類狀況,可主動向所屬主管機關查詢,例如欠稅可向稅務機關查詢;外移資金或設備,可向經濟部投審會查詢。
「四大咖」縮手 誰來投資台灣?
2015-06-10 03:52:13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林上祚/台北報導
政府、企業、外資、國營事業,投資台灣的「四大咖」縮手,造成台灣投資大熄火。最新統計,國營事業年投資金額,十年來首度跌破二千億元;明年政府公共建設經費仍不到總預算的百分之十,外資不來、企業轉向海外。誰,來投資台灣的未來?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二○一三年台灣吸引外資僅有近三十七億美元,是韓國的三分之一,更只有新加坡的五分之一,居四小龍之末。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日前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世界競爭力排名,外人在台直接投資的存量、流量排名在六十一個國家中,僅排在四、五十名,對外投資金額則排名廿。他說,這顯示「台灣吸引不到外人投資,自己金錢卻一直往外跑。」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上周就表示,未來三年,該集團計畫投資海外一百五十億美元,過去在台投資比重達七成五,未來三年將僅剩百分廿,投資重心轉向海外。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二○一五「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行上升二名,在六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一。學者說,各項評比「最差的一個」,就是直接投資排名是第五十五名。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未加入TPP 柴火不足
是什麼原因,沒人願意投資台灣? 王健全分析,台灣內需市場小,又因尚未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如TPP、RCEP等,沒辦法扮演東協、大陸市場跳板。他說,過去開放民營、保險業等都會帶來新投資,但近年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都已陷入停擺,投資的柴火不足。
中央地方 法令不一困境
工商團體日前也指出,產業在台灣面臨缺水、缺電、缺地,中央與地方法令不一等困境,投資環境愈來愈不穩定。
自由開放 比不過星、港
孫明德說,台灣論自由開放比不過新加坡,也無法掌握東協市場;對中國又有政治因素防範,外資要設投資總部,比起台灣,不如去新加坡、香港。
BOT爭議 業者很小心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則因為台灣高鐵、台北大巨蛋等BOT案的爭議,前景也不樂觀。不少金融業者都說,將來投資或是BOT案的聯貸案,都得「很小心」。
沒有新產業 就沒有外資
孫明德補充,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台灣還可吸引外資,近年卻一直空洞化、苦悶,問題出在台灣產業的「新陳代謝」太慢。他說;一九八○年代勞力密集產業輸出,台灣開始發展半導體、面板產業,但現在產業「就只有這些」,沒有新產業,就沒有外資投入。
反商情結 產業發展卡關
此外,台灣近社會出現反商情結,也使產業發展卡關,沒有出現新亮點產業。王健全說,核四、石化產業受環境安全顧慮卡關;博弈因有道德顧慮被打回票;醫療觀光也因就醫權益爭議,導致發展牛步化;金融服務業也因為服貿問題無法前進大陸,「台灣沒有新的產業出現,怎就會有新的投資機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新聞分析/不分藍綠 都必須找解方
2015-06-10 03:52:14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上祚
主計總處上月下修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國營事業投資第一季出現三成的衰退幅度,外國直接投資過去幾年落在亞洲後段班,原本期待發揮招商功能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貨品與服務業貿易協定,都因為政黨惡鬥卡關。「誰來投資台灣」,已經不分藍綠,成為下一屆總統候選人亟應思考的議題。
從總體經濟到個別企業表現,台灣經濟都顯現疲態,國營事業投資今年金額掉到一千八百億元,是近十年新低,台灣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過去幾年持續低迷,被私募股權協會形容,亞洲只贏過斯里蘭卡,外資與台商來台投資受阻,就連台積電中科設廠,都被質疑破壞原生林。
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地方政局藍綠變色,原本規劃的幾個工業區,都重新被新任百里侯檢討,原本國發會喊出的「產業有家」政策,所推出的彰化大城產業園區重新檢討、彰化二林精密園區胎死腹中,雲林縣議會通過地方自治條例,未來四年逐步減少生煤與石油焦燃燒,高雄氣爆後石化管線自治條例,強制石化廠設籍高雄。
連同太陽花學運後激起的社會環境改變,企業在台經商正面臨前所未見挑戰,加上這幾年全球產業快速變遷,台灣科技業除了蘋果概念一枝獨秀,其他都面臨產業轉型壓力,但,「根留台灣」的口號如果不能化作具體的行動,企業減資出走只是經營之必然,產業界對南星計畫延宕二十多年,石化園區至今毫無下文,就是藍綠惡鬥拖垮行政效率最佳佐證。
國發會:跨域加值 提高自償率
2015-06-10 03:52:15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統計,政府投資金額已連續五年衰退,明年公共建設經費還短少六百億元,不到總預算的百分之十。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政府債務接近上限,法定支出又多,能作為公共建設的錢自然就少。他說,近年多透過與民間合作BOT、跨域加值等,以改善投資減緩。
高仙桂表示,政府債務已近法定債務上限,年度編列預算也只能「量入為出」。尤其,政府支出陷入僵固性,法定支出高達七成,研發經費每年又要成長百分之三,剩下的才能投資做公共建設。他說,「錢的大餅不大,又要應付不同支出,可以做的公共建設就會變少。」
收支結構的調整,是改善政府投資「卡卡」的重要工作。高仙桂說,如何增加收入、改善租稅收入,並調節財政支出僵固性,提高運用靈活度,達到結構性調整,是政府各部會努力方向,也是長期發展的議題。
高仙桂說,透過引導民間參與BOT建設,讓建設不再只用政府資源去做,某個程度上,也能讓餅做大,而不是只靠政府的資金支應。
此外,近年也講求「跨域加值」。由中央、地方合作,思考如何在公共建設中產生更多的效益,讓相關建設自償率提高,降低政府財政負擔,也是政府在有限支出下,持續推動公共建設的作法。
日本熊本推公平貿易 6成居民願掏錢
2015-06-10 03:52:16 聯合報 記者黃昭勇、梁玉芳/台北報導
日本熊本公平貿易推手明石祥子(右)昨與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左)共同推廣台北市成為公平貿易城市。 記者蘇健忠/攝影
分享「一起來做件事吧!」廿年前,平常散居各地的明石祥子的四兄弟姊妹,決定要一起做件對全世界生物都有幫助的事,被公平貿易理念深深吸引的明石祥子決定推廣相關理念,促成二○一一年居住地熊本市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第一千個公平貿易城市。
到現在,有百分之六十的熊本市民願意購買公平貿易的商品,當地小學有公平貿易跳蚤市場,大學校園販賣公平貿易咖啡,還有公平貿易巧克力。
明石祥子是熊本公平貿易推進委員會代表理事,育有三個兒子的她,跟教有氧運動的姊姊、在東京教授心理學的哥哥,還有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弟弟,廿年前決定一起推動公平貿易的城市運動。到現在,總共開了三間公平貿易商店─Love Land。
明石比著自己身上穿的花洋裝說:「這就是公平貿易的洋裝,是印度棉、印度傳統的印花。」由印度婦女縫製,收入能改善她們的生活。
剛開始接觸公平貿易,是在熊本當地大學。明石看到來自孟加拉的學生在刺繡,為的是幫助家鄉的孩童長大。明石特地隨他們回到家鄉去,她看到貧窮的母親無法餵飽孩子,甚至眼看著孩子死掉,她認為這是最大的悲劇。
明石拿出行動,開始在孟加拉創設小型的公平貿易生產模式,明石請來日本設計師協助設計,再由孟加拉婦女製作床單、錢包、束口袋等。當她再回到孟加拉,婦女們告訴她,「有錢可以讓孩子上學了」,她覺得非常安慰。
推動公平貿易城市,就是希望用整個城市的力量,幫助全世界的母親養育孩童、改善生活。明石說,公平貿易城市必須讓市民能方便地買到合乎消費倫理的商品,因此除了公家經營的場所如機場、美術館、市民交流中心等,打入連鎖通路也很重要。
回響/經部回應建言…用水大戶水費 估漲二倍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將於27日召開水價審議委員會,有關單位及學者專家將討論新版水價公式;若一切順利,可望拍板,之後再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及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制訂新費率表,最快明年1月上路。
據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已曝光草案,除了按水表口徑計算的基本費,每月用水20度以內的用戶,每度單價維持不變;但20度以上,分不同級距調高水價,用水量1,001度以上的用水大戶,新單價將高達21元,約為現行單價三倍。
因經濟部定調,調整方向將朝拉大水價級距、讓用水較多者負擔較高費用,因此,用水大戶將受到較大衝擊,一般民生水價變化應不致太大。
本報系上月推出《把水找回來》願景工程,呼籲排除政治干擾,推動水價合理化,讓開源、節流有誘因,才能為明日貯水。經部回應本報,著手落實水價調整。
經濟部訂出水價公式後,再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各自訂新費率表。簡言之,依新公式訂出各自合理利潤後,再各自制定水價費率及水價級距。
經濟部與北水處上周五召開水價公式修正案平台會議,由於北水處與台水公司水價公式不同,北水處同意參酌經濟部水價公式修正。官員說,水價審議委員會的組成包括學者專家、消費者代表、會計師等,27日開會時若有雜音將持續溝通,預計最慢7月中旬定調。
台北市現行水價公式為營運費、維護費、稅捐、折舊費、財務支出、投資報酬等六項加總後,分攤到總體售水量,形成每度水價。上周平台會後,北水處同意將現有偏向「用途別」的成本計算方式改為「職能別」。
「職能別」即是以原水費、淨水費、供水費、業務費、管理費、財務費、其他營業費用等七大類別支出,組成水價成本。
經濟部官員解釋,改為「職能別」不僅與會計制度科目相符,有利監督管制;其中,原水費也較舊版公式新增了保護水源費用;各計算因子也將未來營運發展及經營風險因素納入考量。
回響/企業戶想與民爭水…開徵耗水費 將捲土重來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原本將開徵「耗水費」列為水價合理化的第一槍,未料在立法院本會期闖關失敗。
經濟部官員預期,新版水價公式上路後,企業大用戶將面臨與民爭水、與農爭水的困境,屆時耗水費可能捲土重來。
院版「耗水費」將對每月用水1,000度以上大戶,分三級距附加開徵耗水費;若是用水6,000度以上大型製造業,加徵30%。
由於「耗水費」課徵範圍包括自來水、地下水、河川水、井水等,但新版水價公式是針對自來水價公式的合理化,新費率上路後,大用水戶可能減少自來水使用量,改以鑿水井、向農田水利會買水、或引用河川水的較便宜途徑取得水源。
經濟部官員表示,一旦大用水戶大量抽取地下水,恐會造成地層下陷;改用河川水、農田水利會水源等,恐怕排擠農業用水、民生用水等。
屆時恐會掀起環團、農民抗爭,逼迫各界重新正視開徵「耗水費」的議題。
財經觀點/關鍵之役 在產業轉型
2015-06-10 03:52:16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整理
台灣進出口、消費、投資都不如預期,行政院主計總處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這裡透露出很大警訊。現在台灣經濟最大問題不在GDP的數字,而是背後顯現出台灣產業轉型出問題,是急需解決的警訊。
行政院主計總處第1季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達3.78%,當時推高預測值的主要原因,乃是出口減進口的淨外需求相對樂觀。當時出口數字已在下滑,但因進口掉的量比出口更多,順差因而擴大。第2季預測的時候,則是因為消費、投資都不如預期,才會使發布數據下降。
4月國發會景氣燈號一口氣掉了6分,轉為亮藍燈的低迷,更是一大警訊。過去台灣一次掉6分,通常是有極端外在事件影響,如金融海嘯、網路泡沫化等。當有重大外在事件影響,通常效應消失後就會反彈,但這次沒有明顯極端事件干擾就掉分,就顯示出是台灣經濟本質出了問題。
雖然今年整體經濟成長率保3應該不會有問題,可是更需注意台灣整個產業轉型有問題,更顯現出台灣對前景的信心不足。尤其進出口表現不好,當然受全球經濟多多少少有影響,但重點還是回到產業本身。台灣一直沒有辦法從代工轉型,更嚴重的問題是因為ICT產業生態已經改變,現在已經變成網路為主的產業環境,我滿還在說硬體為主的製造模式,自然沒有辦法符合。
產業轉型不好,也連帶影響整體信心不足,而中國大陸的紅色供應鏈也對台灣產生威脅,這些都是我們一該要趕快去面對、解決的問題。
改善產業問題,需要全國同心協力,其實台灣的生存之道就是經濟。經濟做不好,什麼都沒有,當今政府討論、施政重點不放在經濟,應該要把重心拉回來,以經濟作為重心。畢竟在經濟的路上,台灣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經濟長期如何改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本文由梁國源口述)
國營事業停滯 投資「火車頭」難動
2015-06-10 03:52:13 聯合報 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
台灣面臨外資投資減少困境,國營事業近年也因財務體質惡化,出現投資持續下滑現象。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第一季國營事業投資金額僅剩二百七十八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三成;全年國營事業投資預算一千八百五十一億元,是近十年來首次跌破二千億元,比去年衰退一成。
國營事業提供民眾水電大眾運輸等民生必需品,和民眾息息相關,根據中央政府總預算,國營事業固定資產投資為公共投資之一環,內容涵蓋電源開發及電力擴充、石油煉製、工業設施、給水設施、郵政、鐵路及港口等建設。
理論上,國營事業投資應該扮演景氣循環領頭羊,馬政府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推動「四年五千億元」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也讓國營事業投資金額,在民國九十九年一度到達近二千五百億元高點。但最近幾年又開始逐年下降,今年總預算中,國營事業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共編列一千七百六十五億元,比去年大幅減少三百卅三億元。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國營事業投資第一季大幅減少原因,主要是台電通霄電廠更新計畫工程延宕,以及核四二號機封存影響投資。
但國營事業投資減少,並非只是台電而已。根據民國一百零三年與一百零四年總預算,台灣自來水公司投資金額從去年的一百八十一億元降到一百一十八億元,台鐵、台灣港務公司等運輸倉儲業投資從二百九十六億元降至二百卅六億元;;中油桃園煉油廠投資加氫脫硫設備,同樣面臨桃園龜山地區抗爭。
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表示,國營事業會計上有營業循環基金,除了少數投資案,例如台鐵電聯車採購,可能會用到中央政府補助外,多數投資案可以透過自籌或是舉債方式取得資金,舉債比率也沒有類似公債法舉債上限的規定,因此,國家財政良窳並不影響其投資。
那麼,國營事業投資停滯,問題出在哪裡?以台電為例,因環評、民眾抗爭導致投資計畫停擺的案件,包括彰工火力發電計畫、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緩辦二年);第七輸變電計畫也因為工程屢遭抗爭延宕,經濟部去年六月同意減少投資總額廿億元。
台電公司發言人李鴻洲坦言,台電這幾年遇到地方抗爭,預算執行力並不好,去年通霄電廠編列一百五十三億元投資預算,但因為苗栗縣長劉政鴻反對,整個工程因此延宕,台電今年只編了四十七億元預算。至於電網建設方面,輸配電網路一直被民眾視為鄰避設施,推動上也很困難。
企業減資狂潮 今年減170億
2015-06-10 03:52:14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企業不但不投資,今年以來,更有卅多家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減資逾一百七十億元、把現金給股東,掀起減資狂潮。一位民營金控財務長說,從沒見過台灣企業這麼大規模的減資,連科學園區的廠商都加速減資行列。
今年來,包括聯電旗下的智原科技等科學園區廠商大減資,原因是要「提高股東權益」,更因為短期沒有資金需求,沒有投資計畫。園區廠商也辦理現金減資,引起金融界的注意。
會計師指出,企業不投資,反而減資把現金還給股東,代表的是暫時沒有投資機會,與其讓資金閒置,不如還給股東。
但也有民營金控財務長說,因應股利可扣抵稅額自今年起減半,一些沒有資本壓力、營運還不錯的公司,乾脆減資將現金股款退還股東,亦即公司還錢給股東,大家皆大歡喜。
學者則認為,稅制是個原因,但台灣的「權益資金成本」長年過高,讓企業在台灣投資一點都不划算,也是企業資金不投資台灣的關鍵因素。
今年以來,從科技到傳統產業,卅多家公司減資,原因幾乎都是要「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包括上市櫃、公開發行公司,今年至今,現金減資家數已有卅多家,原因都是為了「提高每股盈餘及股東權益報酬率」。
這些公司包括信大水泥、廣豐、華電、穩懋等,其中佳能、富晶通、智原等公司減資比率高達四成,一口氣減掉四成資本。
開南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孫效孔說,台灣近年在IMD排名雖略有提升,但台灣在各項評比中「最差的一個」,就是直接投資、資金都不投資台灣,在這個評比中,六十多個國家、台灣在二○一四年的排名是第五十五名。
台灣金融帳長年淨流出,孫效孔說,資金流出原因很多,包括新台幣匯率偏弱、資產報酬率偏低,會讓民眾的家戶資金往外流,但造成「企業資金外流、不投資台灣」的關鍵,應該是在本地投資的資金成本過高。
公平貿易城市 「台北準備好了」
2015-06-10 03:52:15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明天(十一日)將宣誓推動台北市朝向公平貿易城市邁進,北市府產業發展局長林崇傑指出,公平貿易概念和小農經濟精神相同,都是因為太多的產品遭商業團體剝削的反思。他說,北市府承諾將重視小農、支持國際勞工。
他說,公平貿易和對小農經濟的期待相符,若年底經議會通過,北市有機會成為繼日本熊本市、韓國首爾後,亞洲第三個公平貿易城市。
生態綠董事長余宛如表示,若市議會儘速通過,樂觀估計,明年三月台北市就可望成為公平貿易城市。
余宛如說,隨著公平貿易校園、公平貿易茶水間在台灣各個角落竄出,「公平」的概念近幾年已漸漸滲透到市民心中,她有信心,作為首善之都,「台北準備好了」。
「柯市長會當選,也是民眾渴望能有更公平的社會」,余宛如說,許多亞洲國家羨慕自由開放的台北,除了競逐生態城市或智慧城市,「台北能不能更有內涵?」透過宣誓成為公平貿易城市,等同宣示支持善待勞動者的良心企業,也就是支持更公平的未來。
林崇傑表示,許多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前,經過商業團體層層剝削。林崇傑說,目前有組織願意協助市府推動,亦有通路商願意販售公平貿易產品,除了議會通過,還要民心支持,目前亟需努力的目標在於讓市民認識公平貿易,明白付出的每一分錢都會直接回饋產地、照顧勞工。
北市府接下來將結合教育推廣宣傳,府方與議會也會使用公平貿易咖啡豆,讓台北「由內而外」具備公平正義,發揮在華人圈中的影響力。
2015-06-10 14:51:37 聯合晚報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國營事業近年退休人數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製表:盧沛樺
分享中油、台糖等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逐漸進入員工退休高峰,未來五年退休人數將逾總員工人數的一成,由於退休潮涵蓋基層至高階主管,國營事業瀕臨人力斷崖,許多業務人力面臨青黃不接。
中油、台電、台糖與台水等國營事業員工年齡層偏高,未來數年都是員工退休高峰,每年退休人數比率甚至高達5%,經濟部官員警告,因起薪壓低、獎金遭砍,每年招考卻無法補足人力,國營事業的人力已拉警報。
經濟部指出,「油電糖水」四家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去年屆臨退休及申請退休近2000人,四家公司退休人數占總員工人數比率在4%左右;中油副總經理張瑞宗說,公司員工年齡偏高,退休潮集中在未來五到十年湧現。
高雄煉油廠今年關廠,廠內人力重新安置,有員工被改安排到大林廠上班,上下班通勤多出兩小時,抱怨連連,不少資深員工乾脆申請退休,讓中油人力流失的問題雪上加霜。
經濟部官員說,國營事業的工作不比一般白領,許多工作要日曬雨淋,有的風險還不小;如台電拉輸配電線,維修深山電塔,要克服懼高症,還要負責跟抗爭民眾斡旋。
台水漏水防治處長李丁來表示,地下水管檢修漏工作為避開民眾作息,常在連續假日施工,有時候還要走進地下排水溝,台水員工要忍受臭味、髒汙和蚊蟲叮咬,工作辛苦,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做。
經濟部官員說,中油不是面臨人力斷崖的特例,所有國營事業均面臨人力短缺危機。官員說,近年因油電雙漲與反核等因素,外界對國營事業有些批判,不利國營事業留才,像核四封存後,原龍門施工處不少年輕台電員工因此離職。
財務長又換人 列大量解僱預防通報
2015-06-10 14:51:17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勞動部新增大量解僱預警通報指標資料來源:勞動部 製表:陳素玲
分享為減少勞資爭議,勞動部計畫從「上半場」預先防範,勞動部近期加強大量解僱預防通報系統,從制度面確立上半場介入原則。
勞動部近期訂定行政指導,新增大量解僱勞工預警通報指標,將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公告指標,以及公司跳票、大量移出資金、頻換財務長、重整等納入,日前發函地方政府,若企業出現上述狀況,應向投審會、財稅機關了解,加強監看薪資給付、勞保及勞退提撥狀況,必要時實地勞檢,提前因應化解危機。
去年底勞動部曾在勝華科技公司傳出財務危機,可能大量解僱數千名員工時,首創先例提早介入,在勝華申請破產重整時,成功向銀行攔截9億元貨款做為4000名員工資遣費,避免後續勞資爭議。
當時勞動部長陳雄文宣示,勞動部將打破以往資遣案,都是等到勞工上街頭爭取權益,勞工主管機關才介入「下半場」作法,在「上半場」提前介入,確保勞工權益。
現行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對事業單位大量解僱員工通報,僅規定積欠工資或勞健保費用達一定金額、全部或部分停工、公司決議併購、發生重大勞資爭議等。
鑑於上述指標通報時,公司營運及財務狀況都已出現嚴重問題,資產被扣押或拍費,補救處理手段為時已晚,為落實部長勞資爭議從上半場介入政策,邀請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調查局等單位開會後,增訂通報指標,請地方主管機關納入通報項目。
新增預警通報指標包括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公告49項指標、公司進入重整或有重整、公司或負責人跳票、欠稅,甚至事業單位大量轉出資金等疑似脫產行為等,都納入預警通報。
勞動部表示,已將上述新增通報地方勞工主管機關,未來若地方政府發現有上述各類狀況,可主動向所屬主管機關查詢,例如欠稅可向稅務機關查詢;外移資金或設備,可向經濟部投審會查詢。
「四大咖」縮手 誰來投資台灣?
2015-06-10 03:52:13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林上祚/台北報導
政府、企業、外資、國營事業,投資台灣的「四大咖」縮手,造成台灣投資大熄火。最新統計,國營事業年投資金額,十年來首度跌破二千億元;明年政府公共建設經費仍不到總預算的百分之十,外資不來、企業轉向海外。誰,來投資台灣的未來?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二○一三年台灣吸引外資僅有近三十七億美元,是韓國的三分之一,更只有新加坡的五分之一,居四小龍之末。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日前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世界競爭力排名,外人在台直接投資的存量、流量排名在六十一個國家中,僅排在四、五十名,對外投資金額則排名廿。他說,這顯示「台灣吸引不到外人投資,自己金錢卻一直往外跑。」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上周就表示,未來三年,該集團計畫投資海外一百五十億美元,過去在台投資比重達七成五,未來三年將僅剩百分廿,投資重心轉向海外。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二○一五「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行上升二名,在六十一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一。學者說,各項評比「最差的一個」,就是直接投資排名是第五十五名。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未加入TPP 柴火不足
是什麼原因,沒人願意投資台灣? 王健全分析,台灣內需市場小,又因尚未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如TPP、RCEP等,沒辦法扮演東協、大陸市場跳板。他說,過去開放民營、保險業等都會帶來新投資,但近年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都已陷入停擺,投資的柴火不足。
中央地方 法令不一困境
工商團體日前也指出,產業在台灣面臨缺水、缺電、缺地,中央與地方法令不一等困境,投資環境愈來愈不穩定。
自由開放 比不過星、港
孫明德說,台灣論自由開放比不過新加坡,也無法掌握東協市場;對中國又有政治因素防範,外資要設投資總部,比起台灣,不如去新加坡、香港。
BOT爭議 業者很小心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則因為台灣高鐵、台北大巨蛋等BOT案的爭議,前景也不樂觀。不少金融業者都說,將來投資或是BOT案的聯貸案,都得「很小心」。
沒有新產業 就沒有外資
孫明德補充,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台灣還可吸引外資,近年卻一直空洞化、苦悶,問題出在台灣產業的「新陳代謝」太慢。他說;一九八○年代勞力密集產業輸出,台灣開始發展半導體、面板產業,但現在產業「就只有這些」,沒有新產業,就沒有外資投入。
反商情結 產業發展卡關
此外,台灣近社會出現反商情結,也使產業發展卡關,沒有出現新亮點產業。王健全說,核四、石化產業受環境安全顧慮卡關;博弈因有道德顧慮被打回票;醫療觀光也因就醫權益爭議,導致發展牛步化;金融服務業也因為服貿問題無法前進大陸,「台灣沒有新的產業出現,怎就會有新的投資機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新聞分析/不分藍綠 都必須找解方
2015-06-10 03:52:14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上祚
主計總處上月下修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國營事業投資第一季出現三成的衰退幅度,外國直接投資過去幾年落在亞洲後段班,原本期待發揮招商功能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貨品與服務業貿易協定,都因為政黨惡鬥卡關。「誰來投資台灣」,已經不分藍綠,成為下一屆總統候選人亟應思考的議題。
從總體經濟到個別企業表現,台灣經濟都顯現疲態,國營事業投資今年金額掉到一千八百億元,是近十年新低,台灣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過去幾年持續低迷,被私募股權協會形容,亞洲只贏過斯里蘭卡,外資與台商來台投資受阻,就連台積電中科設廠,都被質疑破壞原生林。
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地方政局藍綠變色,原本規劃的幾個工業區,都重新被新任百里侯檢討,原本國發會喊出的「產業有家」政策,所推出的彰化大城產業園區重新檢討、彰化二林精密園區胎死腹中,雲林縣議會通過地方自治條例,未來四年逐步減少生煤與石油焦燃燒,高雄氣爆後石化管線自治條例,強制石化廠設籍高雄。
連同太陽花學運後激起的社會環境改變,企業在台經商正面臨前所未見挑戰,加上這幾年全球產業快速變遷,台灣科技業除了蘋果概念一枝獨秀,其他都面臨產業轉型壓力,但,「根留台灣」的口號如果不能化作具體的行動,企業減資出走只是經營之必然,產業界對南星計畫延宕二十多年,石化園區至今毫無下文,就是藍綠惡鬥拖垮行政效率最佳佐證。
國發會:跨域加值 提高自償率
2015-06-10 03:52:15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統計,政府投資金額已連續五年衰退,明年公共建設經費還短少六百億元,不到總預算的百分之十。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政府債務接近上限,法定支出又多,能作為公共建設的錢自然就少。他說,近年多透過與民間合作BOT、跨域加值等,以改善投資減緩。
高仙桂表示,政府債務已近法定債務上限,年度編列預算也只能「量入為出」。尤其,政府支出陷入僵固性,法定支出高達七成,研發經費每年又要成長百分之三,剩下的才能投資做公共建設。他說,「錢的大餅不大,又要應付不同支出,可以做的公共建設就會變少。」
收支結構的調整,是改善政府投資「卡卡」的重要工作。高仙桂說,如何增加收入、改善租稅收入,並調節財政支出僵固性,提高運用靈活度,達到結構性調整,是政府各部會努力方向,也是長期發展的議題。
高仙桂說,透過引導民間參與BOT建設,讓建設不再只用政府資源去做,某個程度上,也能讓餅做大,而不是只靠政府的資金支應。
此外,近年也講求「跨域加值」。由中央、地方合作,思考如何在公共建設中產生更多的效益,讓相關建設自償率提高,降低政府財政負擔,也是政府在有限支出下,持續推動公共建設的作法。
日本熊本推公平貿易 6成居民願掏錢
2015-06-10 03:52:16 聯合報 記者黃昭勇、梁玉芳/台北報導
日本熊本公平貿易推手明石祥子(右)昨與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左)共同推廣台北市成為公平貿易城市。 記者蘇健忠/攝影
分享「一起來做件事吧!」廿年前,平常散居各地的明石祥子的四兄弟姊妹,決定要一起做件對全世界生物都有幫助的事,被公平貿易理念深深吸引的明石祥子決定推廣相關理念,促成二○一一年居住地熊本市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第一千個公平貿易城市。
到現在,有百分之六十的熊本市民願意購買公平貿易的商品,當地小學有公平貿易跳蚤市場,大學校園販賣公平貿易咖啡,還有公平貿易巧克力。
明石祥子是熊本公平貿易推進委員會代表理事,育有三個兒子的她,跟教有氧運動的姊姊、在東京教授心理學的哥哥,還有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弟弟,廿年前決定一起推動公平貿易的城市運動。到現在,總共開了三間公平貿易商店─Love Land。
明石比著自己身上穿的花洋裝說:「這就是公平貿易的洋裝,是印度棉、印度傳統的印花。」由印度婦女縫製,收入能改善她們的生活。
剛開始接觸公平貿易,是在熊本當地大學。明石看到來自孟加拉的學生在刺繡,為的是幫助家鄉的孩童長大。明石特地隨他們回到家鄉去,她看到貧窮的母親無法餵飽孩子,甚至眼看著孩子死掉,她認為這是最大的悲劇。
明石拿出行動,開始在孟加拉創設小型的公平貿易生產模式,明石請來日本設計師協助設計,再由孟加拉婦女製作床單、錢包、束口袋等。當她再回到孟加拉,婦女們告訴她,「有錢可以讓孩子上學了」,她覺得非常安慰。
推動公平貿易城市,就是希望用整個城市的力量,幫助全世界的母親養育孩童、改善生活。明石說,公平貿易城市必須讓市民能方便地買到合乎消費倫理的商品,因此除了公家經營的場所如機場、美術館、市民交流中心等,打入連鎖通路也很重要。
回響/經部回應建言…用水大戶水費 估漲二倍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將於27日召開水價審議委員會,有關單位及學者專家將討論新版水價公式;若一切順利,可望拍板,之後再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及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制訂新費率表,最快明年1月上路。
據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已曝光草案,除了按水表口徑計算的基本費,每月用水20度以內的用戶,每度單價維持不變;但20度以上,分不同級距調高水價,用水量1,001度以上的用水大戶,新單價將高達21元,約為現行單價三倍。
因經濟部定調,調整方向將朝拉大水價級距、讓用水較多者負擔較高費用,因此,用水大戶將受到較大衝擊,一般民生水價變化應不致太大。
本報系上月推出《把水找回來》願景工程,呼籲排除政治干擾,推動水價合理化,讓開源、節流有誘因,才能為明日貯水。經部回應本報,著手落實水價調整。
經濟部訂出水價公式後,再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各自訂新費率表。簡言之,依新公式訂出各自合理利潤後,再各自制定水價費率及水價級距。
經濟部與北水處上周五召開水價公式修正案平台會議,由於北水處與台水公司水價公式不同,北水處同意參酌經濟部水價公式修正。官員說,水價審議委員會的組成包括學者專家、消費者代表、會計師等,27日開會時若有雜音將持續溝通,預計最慢7月中旬定調。
台北市現行水價公式為營運費、維護費、稅捐、折舊費、財務支出、投資報酬等六項加總後,分攤到總體售水量,形成每度水價。上周平台會後,北水處同意將現有偏向「用途別」的成本計算方式改為「職能別」。
「職能別」即是以原水費、淨水費、供水費、業務費、管理費、財務費、其他營業費用等七大類別支出,組成水價成本。
經濟部官員解釋,改為「職能別」不僅與會計制度科目相符,有利監督管制;其中,原水費也較舊版公式新增了保護水源費用;各計算因子也將未來營運發展及經營風險因素納入考量。
回響/企業戶想與民爭水…開徵耗水費 將捲土重來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原本將開徵「耗水費」列為水價合理化的第一槍,未料在立法院本會期闖關失敗。
經濟部官員預期,新版水價公式上路後,企業大用戶將面臨與民爭水、與農爭水的困境,屆時耗水費可能捲土重來。
院版「耗水費」將對每月用水1,000度以上大戶,分三級距附加開徵耗水費;若是用水6,000度以上大型製造業,加徵30%。
由於「耗水費」課徵範圍包括自來水、地下水、河川水、井水等,但新版水價公式是針對自來水價公式的合理化,新費率上路後,大用水戶可能減少自來水使用量,改以鑿水井、向農田水利會買水、或引用河川水的較便宜途徑取得水源。
經濟部官員表示,一旦大用水戶大量抽取地下水,恐會造成地層下陷;改用河川水、農田水利會水源等,恐怕排擠農業用水、民生用水等。
屆時恐會掀起環團、農民抗爭,逼迫各界重新正視開徵「耗水費」的議題。
財經觀點/關鍵之役 在產業轉型
2015-06-10 03:52:16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整理
台灣進出口、消費、投資都不如預期,行政院主計總處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這裡透露出很大警訊。現在台灣經濟最大問題不在GDP的數字,而是背後顯現出台灣產業轉型出問題,是急需解決的警訊。
行政院主計總處第1季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達3.78%,當時推高預測值的主要原因,乃是出口減進口的淨外需求相對樂觀。當時出口數字已在下滑,但因進口掉的量比出口更多,順差因而擴大。第2季預測的時候,則是因為消費、投資都不如預期,才會使發布數據下降。
4月國發會景氣燈號一口氣掉了6分,轉為亮藍燈的低迷,更是一大警訊。過去台灣一次掉6分,通常是有極端外在事件影響,如金融海嘯、網路泡沫化等。當有重大外在事件影響,通常效應消失後就會反彈,但這次沒有明顯極端事件干擾就掉分,就顯示出是台灣經濟本質出了問題。
雖然今年整體經濟成長率保3應該不會有問題,可是更需注意台灣整個產業轉型有問題,更顯現出台灣對前景的信心不足。尤其進出口表現不好,當然受全球經濟多多少少有影響,但重點還是回到產業本身。台灣一直沒有辦法從代工轉型,更嚴重的問題是因為ICT產業生態已經改變,現在已經變成網路為主的產業環境,我滿還在說硬體為主的製造模式,自然沒有辦法符合。
產業轉型不好,也連帶影響整體信心不足,而中國大陸的紅色供應鏈也對台灣產生威脅,這些都是我們一該要趕快去面對、解決的問題。
改善產業問題,需要全國同心協力,其實台灣的生存之道就是經濟。經濟做不好,什麼都沒有,當今政府討論、施政重點不放在經濟,應該要把重心拉回來,以經濟作為重心。畢竟在經濟的路上,台灣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經濟長期如何改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本文由梁國源口述)
國營事業停滯 投資「火車頭」難動
2015-06-10 03:52:13 聯合報 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
台灣面臨外資投資減少困境,國營事業近年也因財務體質惡化,出現投資持續下滑現象。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第一季國營事業投資金額僅剩二百七十八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三成;全年國營事業投資預算一千八百五十一億元,是近十年來首次跌破二千億元,比去年衰退一成。
國營事業提供民眾水電大眾運輸等民生必需品,和民眾息息相關,根據中央政府總預算,國營事業固定資產投資為公共投資之一環,內容涵蓋電源開發及電力擴充、石油煉製、工業設施、給水設施、郵政、鐵路及港口等建設。
理論上,國營事業投資應該扮演景氣循環領頭羊,馬政府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推動「四年五千億元」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也讓國營事業投資金額,在民國九十九年一度到達近二千五百億元高點。但最近幾年又開始逐年下降,今年總預算中,國營事業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共編列一千七百六十五億元,比去年大幅減少三百卅三億元。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國營事業投資第一季大幅減少原因,主要是台電通霄電廠更新計畫工程延宕,以及核四二號機封存影響投資。
但國營事業投資減少,並非只是台電而已。根據民國一百零三年與一百零四年總預算,台灣自來水公司投資金額從去年的一百八十一億元降到一百一十八億元,台鐵、台灣港務公司等運輸倉儲業投資從二百九十六億元降至二百卅六億元;;中油桃園煉油廠投資加氫脫硫設備,同樣面臨桃園龜山地區抗爭。
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表示,國營事業會計上有營業循環基金,除了少數投資案,例如台鐵電聯車採購,可能會用到中央政府補助外,多數投資案可以透過自籌或是舉債方式取得資金,舉債比率也沒有類似公債法舉債上限的規定,因此,國家財政良窳並不影響其投資。
那麼,國營事業投資停滯,問題出在哪裡?以台電為例,因環評、民眾抗爭導致投資計畫停擺的案件,包括彰工火力發電計畫、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緩辦二年);第七輸變電計畫也因為工程屢遭抗爭延宕,經濟部去年六月同意減少投資總額廿億元。
台電公司發言人李鴻洲坦言,台電這幾年遇到地方抗爭,預算執行力並不好,去年通霄電廠編列一百五十三億元投資預算,但因為苗栗縣長劉政鴻反對,整個工程因此延宕,台電今年只編了四十七億元預算。至於電網建設方面,輸配電網路一直被民眾視為鄰避設施,推動上也很困難。
企業減資狂潮 今年減170億
2015-06-10 03:52:14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企業不但不投資,今年以來,更有卅多家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減資逾一百七十億元、把現金給股東,掀起減資狂潮。一位民營金控財務長說,從沒見過台灣企業這麼大規模的減資,連科學園區的廠商都加速減資行列。
今年來,包括聯電旗下的智原科技等科學園區廠商大減資,原因是要「提高股東權益」,更因為短期沒有資金需求,沒有投資計畫。園區廠商也辦理現金減資,引起金融界的注意。
會計師指出,企業不投資,反而減資把現金還給股東,代表的是暫時沒有投資機會,與其讓資金閒置,不如還給股東。
但也有民營金控財務長說,因應股利可扣抵稅額自今年起減半,一些沒有資本壓力、營運還不錯的公司,乾脆減資將現金股款退還股東,亦即公司還錢給股東,大家皆大歡喜。
學者則認為,稅制是個原因,但台灣的「權益資金成本」長年過高,讓企業在台灣投資一點都不划算,也是企業資金不投資台灣的關鍵因素。
今年以來,從科技到傳統產業,卅多家公司減資,原因幾乎都是要「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包括上市櫃、公開發行公司,今年至今,現金減資家數已有卅多家,原因都是為了「提高每股盈餘及股東權益報酬率」。
這些公司包括信大水泥、廣豐、華電、穩懋等,其中佳能、富晶通、智原等公司減資比率高達四成,一口氣減掉四成資本。
開南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孫效孔說,台灣近年在IMD排名雖略有提升,但台灣在各項評比中「最差的一個」,就是直接投資、資金都不投資台灣,在這個評比中,六十多個國家、台灣在二○一四年的排名是第五十五名。
台灣金融帳長年淨流出,孫效孔說,資金流出原因很多,包括新台幣匯率偏弱、資產報酬率偏低,會讓民眾的家戶資金往外流,但造成「企業資金外流、不投資台灣」的關鍵,應該是在本地投資的資金成本過高。
公平貿易城市 「台北準備好了」
2015-06-10 03:52:15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明天(十一日)將宣誓推動台北市朝向公平貿易城市邁進,北市府產業發展局長林崇傑指出,公平貿易概念和小農經濟精神相同,都是因為太多的產品遭商業團體剝削的反思。他說,北市府承諾將重視小農、支持國際勞工。
他說,公平貿易和對小農經濟的期待相符,若年底經議會通過,北市有機會成為繼日本熊本市、韓國首爾後,亞洲第三個公平貿易城市。
生態綠董事長余宛如表示,若市議會儘速通過,樂觀估計,明年三月台北市就可望成為公平貿易城市。
余宛如說,隨著公平貿易校園、公平貿易茶水間在台灣各個角落竄出,「公平」的概念近幾年已漸漸滲透到市民心中,她有信心,作為首善之都,「台北準備好了」。
「柯市長會當選,也是民眾渴望能有更公平的社會」,余宛如說,許多亞洲國家羨慕自由開放的台北,除了競逐生態城市或智慧城市,「台北能不能更有內涵?」透過宣誓成為公平貿易城市,等同宣示支持善待勞動者的良心企業,也就是支持更公平的未來。
林崇傑表示,許多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前,經過商業團體層層剝削。林崇傑說,目前有組織願意協助市府推動,亦有通路商願意販售公平貿易產品,除了議會通過,還要民心支持,目前亟需努力的目標在於讓市民認識公平貿易,明白付出的每一分錢都會直接回饋產地、照顧勞工。
北市府接下來將結合教育推廣宣傳,府方與議會也會使用公平貿易咖啡豆,讓台北「由內而外」具備公平正義,發揮在華人圈中的影響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