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經濟╱全球貿易停滯,台灣需新策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10 02:34 聯合報 林建甫
財政部公布五月出口二三五.四億美元,年減九.六%,連十六個月負成長,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我們要檢討台灣的問題,但不能不了解世界貿易停滯的現象。
最近世界貿易組織數據指出,全球貿易量已經大幅放緩,去年全球貿易總額僅增長二.八%,增幅連續第四年低於三%,不再有十%的大幅成長。現與全球經濟的增長三%相比,甚至感覺是停滯。
全球化下,為何世界貿易不再大幅增長,反而慢了下來?雖眾說紛紜,但有兩個主因,一個是生產消費的連結加強;另一則是新興科技、交易模式的衝擊。
前者是指全球消費市場都有廠商就地取材,盡量貼近當地生產。如此可以避免匯率風險,減少貿易成本,又因貼近市場,訂單調整、成本控制靈活許多。對於跨國企業來說,在消費地生產,成本可以節省許多,且現今新興國家的人才、技術也慢慢跟上國際,例如大陸的海爾、美的、海信、格力等大型電器產品,功能上與國際品牌大廠差不太多,但價格低上一大截,發揮在地生產的巨大優勢。
後者是指新興的科技、商業模式,取代舊有的貿易。十年前,想要購買音樂就只能買唱片、CD之實質商品,但今天只要從網站下載,就能取得,包含音樂、電影、電腦遊戲、書本雜誌等能虛擬化的商品,都朝向虛擬服務貿易形式進行。
然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人工智慧、機器人、3D立體列印等技術日新月異,將打破當前的生產供應鏈,3D列印機已經可以生產運動鞋、人工關節、機車、衣服等實質商品;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過往因勞動成本考量外的製造業,更多商品可在地生產。預測不久的將來,現代貿易的跨國供應鏈消失,取而代之將是進口原物料,並在國內完成所有生產。
面對此趨勢,台灣應如何因應?一方面加強FTA談判,加入區域整合,為企業南向、西進、布局全球提供助力,以取得別人的內需為我們的生產找出路。另方面,改善內部環境,吸引人才,發展更新的技術,用智慧、技術的輸出取代商品的輸出。如此台灣才能突破目前困境,發展經濟。
公告版位
- Jun 10 Fri 2016 20:10
酷經濟╱全球貿易停滯,台灣需新策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