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胖孩子長大罹患憂鬱症機率高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4 14:33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把孩子養胖就是養得好?一項國外研究發現,小時候出現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國內醫師指出,肥胖的孩子較易被取笑,加上運動量不足,會影響腦內啡及多巴胺等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建議家長從小鼓勵並陪伴孩子運動,才能保有好體態與好心情。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該研究由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進行,調查889名平均75歲的冰島居民,了解參與者是否有憂鬱症狀或病史,再透過學校紀錄,了解參與者8到13歲的身高與體重資料,屬觀察性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曾有超重現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個時刻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比一般人超過3倍;兒童和成年時期皆過重的人,與只在成年時期過重者相比,前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也高逾4倍。
「體胖並不會讓人心寬。」開業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說,該研究結果很有趣,雖然體態與憂鬱症的關聯未有明確結論,但肥胖的孩子運動量相對較不足,會影響腦內啡及多巴胺等情緒相關內分泌,孩子也易被同儕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造成自我價值感低弱。
吳佑佑提醒,從小肥胖的孩子,大部分家人體態也圓潤,雖然難改變遺傳性基因影響,但孩子可透過運動,刺激腦內啡分泌並增進人際互動,有助保持好心情。
葉雅馨說,傳統長輩認為「孩子養胖就是養得好」、「孩子要多吃不能瘦」,卻使孩子體態肥胖,結果受同儕嘲諷與霸凌,容易感到沮喪,再自暴自棄以食物當作安慰。
葉雅馨建議,家長除了要改變觀念,也應陪伴孩子運動,可下載手機APP計步器,親子每天以「競賽」方式保持固定活動量,才是預防憂鬱的不二法門。若孩子已經過重,則不要選有壓力時減重,例如重要大考或交報告前,很容易失敗。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4 14:33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把孩子養胖就是養得好?一項國外研究發現,小時候出現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國內醫師指出,肥胖的孩子較易被取笑,加上運動量不足,會影響腦內啡及多巴胺等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建議家長從小鼓勵並陪伴孩子運動,才能保有好體態與好心情。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該研究由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進行,調查889名平均75歲的冰島居民,了解參與者是否有憂鬱症狀或病史,再透過學校紀錄,了解參與者8到13歲的身高與體重資料,屬觀察性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曾有超重現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個時刻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比一般人超過3倍;兒童和成年時期皆過重的人,與只在成年時期過重者相比,前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也高逾4倍。
「體胖並不會讓人心寬。」開業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說,該研究結果很有趣,雖然體態與憂鬱症的關聯未有明確結論,但肥胖的孩子運動量相對較不足,會影響腦內啡及多巴胺等情緒相關內分泌,孩子也易被同儕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造成自我價值感低弱。
吳佑佑提醒,從小肥胖的孩子,大部分家人體態也圓潤,雖然難改變遺傳性基因影響,但孩子可透過運動,刺激腦內啡分泌並增進人際互動,有助保持好心情。
葉雅馨說,傳統長輩認為「孩子養胖就是養得好」、「孩子要多吃不能瘦」,卻使孩子體態肥胖,結果受同儕嘲諷與霸凌,容易感到沮喪,再自暴自棄以食物當作安慰。
葉雅馨建議,家長除了要改變觀念,也應陪伴孩子運動,可下載手機APP計步器,親子每天以「競賽」方式保持固定活動量,才是預防憂鬱的不二法門。若孩子已經過重,則不要選有壓力時減重,例如重要大考或交報告前,很容易失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