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民幣貶值 打開潘朵拉盒子
2015-08-14 02:36: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8月11及12日連著兩天,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大幅貶值了1.8%及1.6%,引起全球震盪,其影響力仍持續中,不僅讓全球股市全軍覆沒、工業原料及油價下挫、債市及黃金上漲,造成全球金融性投資盈虧波動,同時,更牽動全球匯率戰爭是否再起之議。

就中國大陸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的說明,此番人民幣貶值乃基於人民幣有效匯率比其他貨幣強勢,與市場預期不符,因此決定調低參考匯率。但人民銀行也強調,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理由是中國大陸經濟增速相對較高;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快,境外對人民幣的需求逐漸增加;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導致美元在較長一段時間走強,市場對此已在消化之中,未來美國聯準會升息這一時點性震動過後,相信市場會有更加理性的判斷;以及外匯儲備充裕等。

人民銀行雖然解釋了那麼多貶與不貶的理由,但還是無法解市場之惑,這些理由甚至都還有商榷之處。人民幣相對強勢是事實,但與市場預期不符,卻非真實,上個星期,國際主要投資機構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IMF)若延後同意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的時間可能一直持續到2016年,結果人民幣應聲下跌。

另外,若真的相信上述人民銀行說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的理由,作為決策基礎,恐怕風險也很大。首先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是否真能保7,外界仍存問號;而經常帳順差主因是進口大幅衰退所致;另外,外匯儲備多寡與匯率升貶並無絕對關係,例如,全球外匯儲備前幾名國家,包括日本、俄羅斯匯率貶得一塌糊塗,台灣及韓國也是貶多升少;至於,對於美國聯準會升息後影響的預測,恐怕更不具參考性。

也就是說,想要理解人民幣貶與不貶,恐怕無法單純由上述純經濟情勢作為推測基礎,畢竟人民幣仍是管制貨幣,還是得從中國大陸貨幣及金融策略去推敲,這也就是為何之前國際主要投資機構預測人民幣匯率會釘住美元至2016年的基礎,因為就長期而言,人民幣希望納入IMF特別提款權,人民幣希望順利國際化,而金融與匯改本就是習李經濟改革最重要的指標與基礎。

但顯然國際投資機構及大多數的人都誤判了中國大陸的決策依據,到底這樣突如其來的改變,是因為屈就短期經濟而延緩長期改革?還是不滿IMF延後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的反應?還是習近平出訪美國前,展現一下人民幣的威力?倘若是後兩者,問題還好。但倘若是前者,那麼我們就得重估未來國際經濟情勢。

原先合理的設想是,相較於日圓及歐元已被迫棄守相對強勢貨幣,未來十年全球貨幣,大概只有人民幣擁有主客觀政策決定能力。倘若人民幣緊跟美元,那麼,天下還是有兩個太陽,但也預告中國製造主導時代的結束;不過,倘若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一樣,那麼,美國成為全球唯一大型需求經濟體,其他都是供給者,美國再度獨享物美價廉的全球商品,全球資金及人才更進一步匯集美國,全球再度回到不平衡的世界。同時,未來十年人民幣別說想取美元而代之,恐怕連挑戰其地位的態勢都不存在。

說實話,若真如此,可能還有更糟的情境,就是人民幣貶值潘朵拉的盒子一開,人民銀行卻無力或不願關上,匯率戰開打,那麼,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小國來說,除了奉陪之外,也別無他法,只是在貶值同時,得先想好代價最小的配套措施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