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策略經營/王碧竣說故事 揮灑建築美學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21 00:45 經濟日報 江碩涵


01

精銳建設總經理王碧竣創立「AAM精銳藝術館」,想推廣藝術文化,讓全民向上提升美學素養。 精銳建設/提供
精銳建設在台中七期重畫區內有不少豪宅建案,一向被當地業界稱為七期豪宅王,豪宅建築雖然總給人冷冰冰、高不可攀的感覺,但精銳建設總經理王碧竣卻打破了刻板形象,不僅是建築業少見的女性總經理,同時也將藝術、人文氣息注入建築,成為建築業中難得的溫柔力量。
七期豪宅王 推案實力傲人

王碧竣原本並沒有任何建築背景,全是因緣際會,才會一腳踏入房地產界、投入大半青春。她說,從小就喜歡閱讀、說故事,小時候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要當老師,輔仁大學大傳系畢業後,就擔任雜誌記者,直到26歲決定離開媒體,加入太平洋房屋台中分公司,成為太平洋房屋在台中開疆拓土的草創元老。

那時正逢1985年前後房地產高峰期,王碧竣回憶,一開始承作建商代銷案,接手的「三采藝術大地」建案,200多戶房屋半天內就銷售一空,晚到的民眾甚至買不到房屋,連接待中心的地板都被蜂湧人潮給踩壞了。

看到台中地產發展的盛況,王碧竣1989年自立門戶創立廣告公司,承接各大房地產廣告企畫,1994年成立的精銳建設就是她的客戶。

王碧竣說,那時她與精銳建設只是合作關係,但精銳每個案子,她都從購地、規畫、設計、行銷全程參與,慢慢地融入公司文化,2006年精銳建設董事長徐日新邀約,她才正式加入精銳建設團隊,擔任精銳總經理職務。

王碧竣外表溫柔婉約,內心卻堅毅不拔,對建築也有一定的品質與美學要求。她說,不少建案都只訴求奢華,卻沒有特色、美學素養,因此規畫新建案時,每棟建案都打造出「專屬的故事」,讓每棟作品都成為值得珍藏的稀有品,回到她當時想要說故事的初衷。

打造藝術館 提升藝文素養

因為懂得說故事,讓更多消費者願意買單,精銳建設在台中七期成為當地的豪宅王,近年來又積極開發台中單元二重劃區的案子,去年推出「精銳博」總銷金額32億元,今年則有「精銳雲」總銷14億元、「花映樹」7.8億元,替不景氣的房地產增添不少市場動力。

除了推案,王碧竣更是努力推廣藝術人文氣息。她說,藝術是無形的資產,藝術就在生活裡,當生活品質提升後,如何「過得好」、「有意義」,就是美學追求的核心價值。

02
精銳建設總經理王碧竣創立「AAM精銳藝術館」,想推廣藝術文化,讓全民向上提升美學素養。 精銳建設/提供
王碧竣為了實現理念,從四年前開始推動「AAM精銳藝術館」,每年固定辦展,不做藝廊、不營利、不收門票,僅透過展覽分享更多生活美學。她說,雖然舉辦藝術展無法立即增加收益,但卻可以無形的回饋社會,增加大眾美學素養,也讓藝術家有發揮的空間。

「AAM精銳藝術館」今年展覽主題為「找我」,第二階段參展風格多元,有紙雕家邱雨玟、油畫家盧昉、黃舜廷、陶藝家胡慧琴、金屬編織家黃裕智、熱塑性樹脂藝術家黃蘭雅等人,主題形式相當多元。

王碧竣說,因為台灣缺乏美學教育,美學也不在人們生活之中,因此在全球創立品牌與創意設計領域總是晚人一步,唯有積極推廣藝術文化,讓更多人可以貼近藝術生活,全民向上提升美學素養,經濟才能真正轉型,而這也是她下一個階段要努力的工作。

豪宅﹒建案﹒建商

業務最前線/新南向…製造業要服務業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21 00:45 經濟日報 吳育宏


新南向政策想走出新格局,就要給「服務業」更廣義的範疇。

傳統定義的服務業以餐飲、零售、民生消費品為主,然而即使是生產加工為主的製造業,也必須擴大對客戶的服務範圍,才能在產業鏈上有更高的顧客忠誠度與黏著度,產生可延續的附加價值。如此一來,台灣廠商才不會像是遊牧民族般的「投資者」,只會「逐訂單而居」,而是真正對南向國家的產業發展有影響力的「參與者」。

舉例來說,當某一個零組件或產品的台灣製造商要去新興國家設廠,政府或企業思考的角度不能停留在如何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產品。產品本身只是客戶需要的眾多價值其中一環而已,我們應該將之延伸到包裝、運輸、品管,甚至是當地認證與註冊等相關服務,都應該納入價值鏈的一環,提供一站式購足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這樣的做法初期會帶來額外挑戰,因為以往只擅長管理產線的台灣廠商,必須去接觸過去不熟悉的物流管理、認證註冊等在地化的領域,勢必經歷更長的學習曲線。

然而,擴大服務範圍卻也將競爭門檻提高,並加深對整體產業、在地環境的了解,從各種面向來說,無疑都提高了企業彈性應變的能力。

增加被客戶利用的價值,永遠是增加獲利的不二法門。反之,當企業只專注在降低成本、提高產能,短期內的確可以把少數產業活動做得專精,但是整體視野不夠廣、價值不夠獨特的結果,就是等著更低成本的廠商來進行紅海市場的廝殺。

其實我認為不僅是對外策略要將傳統製造業進行「服務業化」,它同時也是台灣提振內需經濟體質的一帖藥方。效率管理、標準化程序(SOP),帶我們從開發中國家逐漸走向已開發國家,但是要真正更上層樓,政府和民間企業自己必須先看見「服務」的價值,進而在企業營運方向的設計階段,就以服務為核心(而非產品),打造成為與產業上、下游緊密結合的價值提供者。

產品會因為終端應用而不斷替換,而且改變的速度愈來愈快。但是以服務業概念來打造的企業,比較不容易被趨勢淘汰。且容我再次強調,它不只適用在服務業,而是各行各業。

(作者是LAICA萊卡公司營運協理)

創新平台/3D列印升級 給你好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21 00:45 經濟日報 李珣瑛

三創生活園區12樓經濟部技術處舉辦的「解密科技寶藏展」,展出各式各樣高科技展品,其中,有一組栩栩如生的彩色立體象棋,在一堆科技展品裡,顯得特別不同。

原來,這是利用粉末式3D列印彩色提升技術,所印製而成的象棋,Q版的將士象車馬包,不僅吸引大小朋友的目光,連外國訪客也對這組精緻的象棋愛不釋手。

這組象棋,是研發法人印研中心以科技專案支持的「粉末式3D列印彩色提升技術」所印製的成品。棋盤上36顆棋子,各有姿態,色彩漸層明顯,但是大獲好評的背後,是印研中心下了多年苦工的成果。

三年多前,3D列印逐漸興起,印研中心也挾著傳統印刷技術的研發能量,進軍3D列印領域。研發團隊認為,色彩是影響3D列印成品精緻度的重要關鍵,就像櫥窗裡本該色澤動人引人食指大動的海鮮丼飯模型,如果上色技術不佳,就沒有辦法吸引客人。因此,印研中心決定把其在平面色彩管理的技術,帶進3D列印領域。

然而,平面色彩管理技術只要解決一個維度的色彩表現,但是3D列印必須做到360度無死角的色域管理,難度加倍。於是,研發團隊延伸運用了傳統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術,先是分析粉末式3D列印設備原有的色彩列印範圍和能力,製作3D列印用的色彩導表,藉以調整並判斷實際列印時的色彩品質,量測3D印表機每一個維度的色彩導表,用這樣來累積出3D列印每個角度最大色域的資料庫。

光是這個蹲馬步的工夫,團隊就花了一年。但這還只是第一個挑戰。

第二個挑戰則是,3D列印很多是以石膏粉末做為粉末式列印的底材,它雖然比金屬或塑膠底材更能展現色彩特質,但是石膏粉末也有吸墨性強的物理特性,不容易展現飽和的色彩。如果無法克服這個困難,就沒辦法印出有品質的公仔、藝術品。

研發團隊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用色彩管理技術讓3D印表機的色域擴大,例如利用視覺上較為鮮豔的螢光色,與原來設備所使用的彩色墨水調配,讓可列印的色彩變得更多,就能因應不同物件列印的色彩需求。

同時,在3D印表機堆疊粉體的過程中,將不同顏色的墨水噴印在粉末上,使成品能夠展現多樣化的色彩,藉此增加3D列印色彩飽和度,終於能印出具市場賣相的公仔、藝術品,甚至也吸引到不少要舉辦婚禮的新人,運用這套技術印製新人公仔,成為婚禮上獨一無二的亮點!

3D列印﹒3D印表機

藝術治富/恐攻效應 藝品收藏轉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21 00:45 經濟日報 劉家蓁


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有點沉重,沉重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它深切地左右收藏家的荷包與藝術市場及藝術資產的升貶動態,更因為它為人類文明帶來沉痛的浩劫。

在開啟話匣子之前,容我再叨絮資本金融上的一個法則:凡事均有代價、一定得有人承受代價(Always someone else to pay)。牢記這個法則,將可為我們袪除藝術投資時的許多幻象與錯覺。

03
鐘俊雄畫作《異鄉的故事》。 圖/劉家蓁提供
90年代的波斯灣戰爭,啟動了西方世界與穆斯林世界的矛盾,1993年發生了紐約911恐攻事件,往後的恐怖組織像災難片選角一樣,極端份子無不希望爭當第一男主角,此後以全球大都會為目標的恐攻事件開始瀰漫開來。

瀰漫的程度,在2016年7月14日法國尼斯恐攻這一次達到極端:前一天攻占全球媒體頭條的尼斯恐攻,24小時後的頭版位置拱手讓給土耳其政變。以死傷人數在搶攻頭條的狀態,再再讓身處藝術市場的我們深感憂矜。

90年代西方世界與穆斯林世界矛盾升高之際,正是亞洲、特別是台灣畫廊及日本企業級大藏家崛起的年代,並也是國際級大師如畢卡索、高更、印象派、野獸派、現代主義…開始飆漲的年代。

那個時代更是海外華人大師幫的奠基年代。以法國巴黎國立高等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為核心成員的海外大師,包括林風眠,徐悲鴻,吳大羽,劉海粟,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大師,衛星成員則應納入常玉、潘玉良等,都在這個時期被市場賦與高度關注。

千禧年代的第一個十年,恐攻的密度及模式加劇,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乘機坐大,除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天王天后晉座之外,台灣本土前輩三大教父級藝術家也應聲補漲:陳澄波、廖繼春、郭柏川;坐實了華人收藏圈的實力與眼光。

千禧年代的第二個十年,前半段中國成長放緩,而華人指標性藏家也早將視野放諸全球,大藏家競逐國際級大師已成趨勢,有人大興土木蓋美術館、也有人將收藏展拉到日本的美術館去辦。

換句話說,恐攻瀰漫在藝術市場的效應是從細胞核內由裡向外層層擴散的。

各國應付恐攻的成本,其實還是受薪階級在繳稅負擔的,這打擊了消費金融的藝術購買力,是的,受薪階級包括醫師律師建築師,過去十年來,醫師建築師在參與藝術收藏的比例與腕力已大不如前。而消費金融的藝術購買力所對應到的藝術品,比較不容易是經典大師,因為起手價已太高,而多半是購買當代新銳或接近藝術品的文創商品。

資本金融的藝術購買力,是把藝術當成資產配置的其中一項,藏家們對全球保險成本急遽升高是第一層有感,為了驅散風險,藏家們會願意把資本投入到成熟型的大師藝術家:因為在其他環節的風險已經升高了,得想辦法抑制在藝術市場上的相對風險,因此寧可花大錢買大師,不要再花小錢挺新銳,免得石沉大海。

我不曉得這算不算藝術市場的福音,但從恐攻年代起算到現在,過去八年走得很辛苦的中生代優質藝術家,未來應該有補漲空間。未來五年或許會有新的一批大師級藝術家入主帕德嫩殿堂吧。

(作者是資深藝評策展人、著述散見出版媒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