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店擺魚乾…蘭嶼小七賣飛魚嗎

【聯合報╱陳秀惠/國小校長(桃縣龍潭)】
2014.07.20 01:55 am

劉克襄談蘭嶼該不該有小七時,我正在蘭嶼島上。小時候就跟著父親來島上深耕的特產禮品店業者說,小七是違建,小七一開,雜貨店就沒生意了;我在店裡把全文讀完,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感受,直到三天後離開開元港。

教育界有一玩笑話,甚麼是偏遠學校?附近沒小七的學校,就是偏遠學校。可見小七的便利性,影響生活與工作住所選擇甚鉅。蘭嶼,給不曾上岸的我,極大的憧憬,湛藍的海水、珊瑚礁岸的海水清澈見底,奇石林立維妙維肖饒富想像。

大學時代在西子灣四年,每天山與海的日子都不曾見過這麼美麗動人的美景。達悟族的圖騰到處可見、海岸邊靜置的獨木舟、傳統的船屋與地下屋、涼台上迎著海風的住民、芋田裡工作的婦女、工作台上補著漁網有說有笑的男人、海之崖山之巔覓食的羊群、悠哉漫步街道的大豬小豬。

這一分悠閒屬於蘭嶼。

然而,在傳統純樸與唯美印象中,又出現許多的不協調!水泥建築各自發展、希臘風情的民宿夾雜在水泥建物住家中、隨意搭建的鐵皮屋寮與雜亂的物品堆砌、唯一的環島公路坑坑洞洞,讓遊客騎士不免心驚、東清灣邊的小小攤販市集,除了幾個原民藝品攤位外,與台灣一般夜市賣的吃喝沒有兩樣。此外,餐廳多使用衛生筷、民宿業者供應一次即丟的盥洗備品,垃圾減量似乎沒被重視。這一分文明紊亂原不該屬於蘭嶼。

小七會賣飛魚嗎?應該會像我看到的蘭嶼鄉農會超市般,每天早上有一群原住民婦女坐在門口兩邊,擺著自製飛魚邊販賣邊聊天,她們用族語聊得很盡興、似乎也沒刻意去么喝進出的客人來買魚乾。在椰油國小與台東師院畢業返鄉服務的年輕老師閒聊,他說孩子們很多都不會說族語了;我很訝異,學校有教啊,且在島民這麼集中、相互間還說著族語,怎奈孩子們就不說了?朗島國小操場上一群大孩子練投棒球,不也是用國語對話。

屬於傳統蘭嶼的漸漸在消失,看得到地下屋、船屋的毀傾、年輕族人的國語交談;原先不屬於蘭嶼的也漸漸在消失,例如有歷史意義的監獄已被占為倉庫、鋁窗工廠、工作場,只剩粗細不同的鐵窗可以辨識。蘭嶼如何就緒?如何回復她的美?

觀光客想看到的文化與傳統、原民想要的便利與自在,如何取得平衡,縣府與鄉公所應積極溝通與凝聚發展共識,文化保留與街景秩序並進,蘭嶼之美與觀光的經濟效益才能永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