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院研究:腸道細菌感染 加速阿茲海默症退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20 14:05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國內最新研究提供前瞻性的探究方向,國家衛生研究院經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降低活動力與壽命。人體器官間同樣有免疫生理平衡的特性,團隊因此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建議,應保持腸道健康,避免感染,以免加速疾病惡化。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目前已有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目前已有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降低壽命。圖為情境照,與新聞事件無關。 報系資料照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指出,阿茲海默症一般被認為是β類澱粉蛋白沉澱在大腦,引起大腦神經元發炎所致,然而,大腦神經元發炎也可能與腸道有關。
果蠅實驗 腸道細菌感染 加速腦神經退化
他表示,果蠅的腸道系統與人類腸道系統有多處可相比擬,因此國衛院研究團隊5年前選用果蠅實驗,將腸道桿菌餵給失智的果蠅,破壞其腸道內的菌相平衡,隨後發現,感染後的腸道會刺激免疫血球細胞,使之變得好動、移動能力上升,並受到大腦的氧化自由基吸引而轉移至大腦,讓氧化自由基與發炎激素變得更高,神經細胞凋亡得更快。
這些果蠅的反應與爬行活力變差,壽命也縮短,以攝氏29度的飼養條件為例,健康果蠅約能活35、36天,失智但腸道健康的果蠅約能活25天,失智且腸道受感染的果蠅壽命則在20天以下,最短者甚至在1周內死亡。此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青睞,已於上月20日刊登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目前正進一步以老鼠進行實驗。
腸道感染2周要小心
莊志立說,成人腸道內約有幾百至上千種腸道菌,種類與組成比例會保持動態的平衡,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國衛院2012年就有研究顯示,腸道若遭細菌感染,會牽動其它器官出現免疫發炎反應,本次研究進一步看見,腸道遭細菌感染的失智果蠅退化更快。
腸道感染在所難免,莊志立說,吃壞肚子這類短期急性的感染毋須過度驚慌,但2周以上的感染就須特別留意。他也提到,人體腸道菌的種類與數量會隨著老化逐漸減少,不少老人腸胃差就頻頻吃藥,但更健康的作法應是均衡飲食、補充足量的膳食纖維、多運動,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排除,更能保有好菌。
腸道感染加劇阿茲海默症病程之示意圖。 圖/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提供
注意九項因素 阿茲海默病例可減少三分之一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20 14:05聯合報 記者范振光╱即時報導
《柳葉刀》醫學期刊委託20多位國際專家分析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發現持續學習、注意飲食、不抽菸、避免聽力損失、多社交,或許可使全球阿茲海默症病例減少三分之一。
這些專家發現,15歲之後持續受教育,中年時期減少高血壓、肥胖、聽力損失,更老時期減少吸菸、避免憂鬱症、運動不足、社交隔離、糖尿病,可大幅減少阿茲海默症病例。上述九個因素中,延長年輕時接受教育的時間、避免中年聽力損失和戒菸,影響最大。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最新估計,全球有470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每年耗費8180億美元醫療成本。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患者人數2050年可能增至1.31億人。
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肥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20 14:05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國內最新研究提供前瞻性的探究方向,國家衛生研究院經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降低活動力與壽命。人體器官間同樣有免疫生理平衡的特性,團隊因此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建議,應保持腸道健康,避免感染,以免加速疾病惡化。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目前已有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
阿茲海默症迄今沒有解藥,目前已有動物實驗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將加快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退化,降低壽命。圖為情境照,與新聞事件無關。 報系資料照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指出,阿茲海默症一般被認為是β類澱粉蛋白沉澱在大腦,引起大腦神經元發炎所致,然而,大腦神經元發炎也可能與腸道有關。
果蠅實驗 腸道細菌感染 加速腦神經退化
他表示,果蠅的腸道系統與人類腸道系統有多處可相比擬,因此國衛院研究團隊5年前選用果蠅實驗,將腸道桿菌餵給失智的果蠅,破壞其腸道內的菌相平衡,隨後發現,感染後的腸道會刺激免疫血球細胞,使之變得好動、移動能力上升,並受到大腦的氧化自由基吸引而轉移至大腦,讓氧化自由基與發炎激素變得更高,神經細胞凋亡得更快。
這些果蠅的反應與爬行活力變差,壽命也縮短,以攝氏29度的飼養條件為例,健康果蠅約能活35、36天,失智但腸道健康的果蠅約能活25天,失智且腸道受感染的果蠅壽命則在20天以下,最短者甚至在1周內死亡。此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青睞,已於上月20日刊登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目前正進一步以老鼠進行實驗。
腸道感染2周要小心
莊志立說,成人腸道內約有幾百至上千種腸道菌,種類與組成比例會保持動態的平衡,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國衛院2012年就有研究顯示,腸道若遭細菌感染,會牽動其它器官出現免疫發炎反應,本次研究進一步看見,腸道遭細菌感染的失智果蠅退化更快。
腸道感染在所難免,莊志立說,吃壞肚子這類短期急性的感染毋須過度驚慌,但2周以上的感染就須特別留意。他也提到,人體腸道菌的種類與數量會隨著老化逐漸減少,不少老人腸胃差就頻頻吃藥,但更健康的作法應是均衡飲食、補充足量的膳食纖維、多運動,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排除,更能保有好菌。
腸道感染加劇阿茲海默症病程之示意圖。 圖/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提供
注意九項因素 阿茲海默病例可減少三分之一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20 14:05聯合報 記者范振光╱即時報導
《柳葉刀》醫學期刊委託20多位國際專家分析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發現持續學習、注意飲食、不抽菸、避免聽力損失、多社交,或許可使全球阿茲海默症病例減少三分之一。
這些專家發現,15歲之後持續受教育,中年時期減少高血壓、肥胖、聽力損失,更老時期減少吸菸、避免憂鬱症、運動不足、社交隔離、糖尿病,可大幅減少阿茲海默症病例。上述九個因素中,延長年輕時接受教育的時間、避免中年聽力損失和戒菸,影響最大。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最新估計,全球有470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每年耗費8180億美元醫療成本。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患者人數2050年可能增至1.31億人。
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肥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