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美國貿易障礙報告點出的大問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03 02:1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日前公布2016年各國貿易障礙報告,跟去年、前年相比,台灣被點名的項目不但幾乎一樣甚至還有新增,顯示出在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準備方向上,可能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系統性問題。

2016年被美國點名的障礙,包括豬肉萊克多巴胺、牛雜、米酒、稻米、健保、智財權保護、有線電視費用及外資審查這些老問題。本次還新增了新修訂的「學校衛生法」禁止學校使用含基改作物製成的食材及加工食品一項,認為台灣並無提出科學基礎來支持此一禁令。

這次報告最令人憂心之處並非障礙的多寡或高低,而是議題的重複及相似程度。若比較一下這幾年美國提出的障礙項目就可發現幾乎每年一樣,簡直就是將前一年度報告「複製、貼上」。這個結果絕非「習慣就好」即可解決,需要新政府以積極的態度處理以下的結構性問題。

第一是拖得愈久成本愈高。雖然這種報告無疑是以美國利益的角度看問題,對錯當然有討論或談判的空間,但這個結果意味著這幾年美國都在「狗吠火車」,而我們從未提出打動美國的說法或解方。美國處理國際事務的耐心不會比台灣多,其政策更一向遵循「付費主義」,因此吠的愈久,台灣未來的代價也愈高。這個問題不像是政權交替導致,因為幾年前美方第一次提出這些問題時,現任政府應該還無法預見今日的選舉結果。比較可能是主管機關幻想能以拖待變而不願解決,果真如此就有儘速導正錯誤思維的必要。

第二是準備方向的偏差。現任政府正如火如荼在加速進入TPP的準備,想留下一些成績交接給新政府;各部會不但要提出影響評估,感覺TPP各章與我國法制的落差盤點也接近完成。這種積極態度固然值得鼓勵,但方向感亟需重新定位。

仔細看看政府公布的盤點內容就可發現,美國(日本、澳洲等可能也一樣)每年重複提出的貿易障礙,幾乎都沒有出現在盤點或因應對策的清單中。

按政府的說法,加入TPP的順序似乎是分為爭取各國支持的「入場券」及加入後的實際談判二個階段。若依據時間遠近,也應該是先準備入場券,再思考TPP各章談判議題,至少二者應同步進行。但如今政府的準備順序卻感覺是時間遠的積極準備,時間近的完全不碰。這樣的準備方式令人難以理解,因為若拿不到入場券,盤點出的落差也無用武之地。因此在準備方向上,有必要按各國關切事項進行校準,才能達標。

第三是跨部會及行政/立法對經貿問題的協調功能大有問題。2016年貿易障礙不減反增,就是拜「學校衛生法」禁止學校使用含基改作物所賜。學校衛生法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但基改作物的風險是衛福部的職掌。按WTO所要求的國際標準及衛福部目前的立場,基改作物並非不可食用,但要清楚標示;因此教育部事前是否有徵詢衛福部以及經濟部意見?為何明知作法比衛福部更嚴且有違反WTO的不合理之處(例如為何只有午餐禁止、早晚餐卻可吃),最後仍獲得通過?又從美豬美牛案早該學到的經驗,就是食安限制必須伴隨科學依據,因此就算心虛也應找些科學證據先擋一陣。這些步驟無一到位,顯現出的問題就不小。當然這也可能是立法院為討好選民自認的功績,但具有專業的行政機關不敢說不、無法辯護,也難辭其咎。

TPP或任何經貿自由化的工作,絕非幾張圖表幾本報告就算完成;短短幾頁的貿易障礙報告,就點出了不少思維、流程及方向上的結構問題,現任政府既ㄧ事無成,將成為新政府要優先調整改善之處,以避免最後累死三軍還是徒勞無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