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治視野再建構 青年新課題

【聯合報╱趙祥亨/研究生(台北市)】
2014.07.24 02:10 am

行政院青年顧問團廿二日首次舉行會議。面對網友質疑「為什麼不老實一點取名為應援團?」青年代表們表示,要在一年後拿出亮麗成績單,「讓網路酸民們瞧瞧」。

體制內外的青年各持己見隔空交火,話題性十足,但是更深一層思考,整個年輕族群事實上不得迴避一個課題:青年世代應培養的政治視野。

台灣青年常犯的以小見大、以部分概括全體的謬誤,常常是因為囿於自身經驗的不足,尤其是在政治價值的判斷上,流於自見;反過來說,青年可以迎頭趕上的,正好就是政治價值觀的演繹思路。

台灣是一個小型海島,地理位置使然,必須對世界開放,但是因為規模受限,逐漸導致人民思維上的狹隘和片面。因此,青年首先必須先從「大」的結構切入政治,學習撇除僅以自己的觀點著眼事件和議題,譬如判斷年底地方選舉,若只從一人、一派、一黨的角度觀察,只能以管窺天,不若從政治的兩黨結構或從政府與社會的上下層結構分析來得全面。

在全球化時代,台灣民眾的視野卻仍存有台灣中心觀的色彩,認為一切事物的變動都必須以台灣的利益作為考量。這樣的想法明顯與現實違背,也凸顯人民亟待認清的政治事實。台灣青年作為新世代的啟航者,應該開始認識國際關係,了解台灣所處的東亞結構為何,進而研判世界格局的走勢,再反思台灣在此應扮演的角色,擬定十年以上的戰略目標。當南韓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生於憂患」地積極啟明人民和企業的國際視野,也才有漢江二次奇蹟。台灣青年的視野,也該從下一世代的時間觀作為思考準據。

最後,儘管結構和國際等大思維模式非常重要,但對於青年來說,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台灣媒體亂象日趨嚴重,事實上也反映閱聽人的媒體識讀能力不足,尤其在政治事件上容易隨輿論起舞。要打破這樣的窠臼,應該先重新了解自身政治價值培養的過程,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儕環境、工作環境等方面,徹底了解自己,方能再次建構自身應有的政治視野。

套用那句淺白的廣告台詞:「了解政治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政治」,只要台灣青年願意,豐富多樣的多元價值並存的寶島,擁有無數待發掘的思想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