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1-01 23:53聯合報 楊之遠/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任(台北市)
image
中國大陸日前已公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將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制度。在美國退出巴黎協議,全球對抗暖化氣氛低迷之際,此舉無疑注入了強心針,使得國際媒體、環保團體、歐盟等大為鼓舞。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第一,推動碳排放交易有助於發展低碳經濟,早於二○一一年即選定天津、重慶、杭州、廈門、深圳、貴陽、南昌、保定等八個城市做為低碳試點。希望各試點在建立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產業體系及溫室氣體排放資料管理體系時,能找出運作的礙難點,於二○一五至一六年期間完成了碳市場基礎建設工作,並不斷優化交易制度,自一八年將正式實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在納管行業方面,為求慎重,將原訂包括鋼鐵、水泥等八個重工業行業,修正為初期僅以電力業為交易對象。主因是納管之一千七百多家發電業均屬國營企業,擁有相對完整的排放數據,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卅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百分之四十。未來運作穩定後,將進一步擴大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覆蓋範圍。

中國碳排放交易制度係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拍板定案,近幾年的肅貪行動,或可嚇阻未來執行各項監管、認證程序時之人為弊端。但是要贏得國內與國際社會之信心,中國政府勢必需要保持碳交易之透明度。

國際實施碳交易制度,須先經過試行階段,如歐盟、中國等,均從試行經驗中尋找出可能的錯誤或弊端,亦是符合氣候公約之在執行中學習的精神。但檢視我國頒布之溫管法卻缺乏可實施「試驗」或「試行」之授權,貿然上路,主政機關勢必承擔較高之風險。

與國際相比,我國排放交易市場太小,恐無法產生有效的碳價格,發揮驅動減量誘因,其效果未必優於徵收碳稅;例如我國發電廠約廿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占總量百分之六十,其中台電公司占多,交易對象實在有限。

且溫管法第廿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於核配予公用事業之核配額,應扣除其提供排放能源消費所產生之間接排放二氧化碳當量之額度」。以台電公司為例,由於係屬「公用事業」,在實施排放交易後,該公司電廠被納管的溫室氣體減量責任僅包括廠區用電及輸配電損失之溫室氣體排放,而其餘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責任都將由消費者承擔,與國際間優先納管電力業之作法存有明顯差異,這也是我國未來實施排放交易制度亟待解決之處。

環保署為改善嚴重之空汙問題,已大幅修訂空汙法,展現了相當之積極作為。建議該署能再接再厲,儘速修訂溫管法,找出有更有效之執行工具,既能減緩氣候暖化,亦可改善空汙,二法相輔相成,將更能有效提升我國環境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