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在產業鏈上創造新價值 突破僵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2 01: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三位總統侯選人在經濟方面的政策,都強調要調整產業結構,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問題是大家了解台灣以代工出口的生產模式,必須轉型,政府和企業高喊產業升級也好多年了,為何至今效果不彰?政府輔導六大新興產業,也投入很大資源,但是,需求還是出不來,更難帶動出口,所以我們要探索結構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在全球範圍下,開創自己的新興產業供應鏈。

目前台灣面臨的景氣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嚴峻許多,例如,出口連續十個月衰退,其中七個月衰退幅度高達兩位數以上;工業生產指數連七月負成長;而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除了2月基期因素外,其餘全數負成長;失業率也逆勢增加至3.91%。細究這些數據的意義,可以發現反映的不只是景氣現象,也是結構問題。

以出口結構來看,在區域別上,我國出口去年前11個月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分別衰退了13%及9.9%;對東協較先進六國也衰退14.3%,這些地區占我國出口區域比重高達57%;相反地,衰退幅度較少的美日歐則占我國出口比重不到三成。此一現象說明,倘若未來全球貿易成長動能不再由亞洲所支配,那麼我國貿易的挑戰,還不會結束。

再拉高格局來看,過去亞洲貿易的熱絡肇因於生產供應鏈的繁複但卻很有效率的分工所致,這樣分工及產業內貿易所創造的相互貿易效果遠比美日歐進口金額高出許多,也就是說,當美日歐最終消費市場需求1元時,在亞洲所創造的貿易量效果遠遠超過1元。但是如果美日歐先進經濟體的進口需求減緩,或是製造業回流本地,那麼對於亞洲生產供應鏈的負面衝擊,也會產生加成效果,另外,中國大陸採進口替代策略,中間財大量產能開出後,這個供應鏈便產生外需動能弱化,內部膨脹割喉競爭的現象。

過去支撐亞洲貿易繁榮的內外條件都已經走樣,而所受衝擊最大者莫過於亞洲四小龍,過去扮演串連、協調、整合先進市場及開發中國家生產資源的角色,曾經是關鍵,但現在卻顯得尷尬。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經濟成長還可維持6.5%及5%左右時,四小龍卻得面對中國大陸及東協進口衰退幅度高達15%以上的貿易緊縮,換句話說,雖然亞洲各國都得面臨貿易成長弱化的挑戰,但沒有內需支撐的四小龍可能轉圜空間最小,以致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四小龍也是亞洲國家最低者。

因此,在面對全球成長動能向西方轉、亞洲產能過剩的情勢下,台灣必須採取兩個新平衡策略,一是東、西方市場的平衡策略,二是台灣內需成長動能的強化。首先在西方市場上,如何重新連結美、日、歐下一世代產業的發展機會,實為當務之急,而這樣的連結機制或平台,應有其策略性、系統性,而非現在急就章式的散彈打鳥;在創造內需上,現在全世界的企業都在問,需求在哪裡?過去,只要誰能先開出產能,誰就是贏家,但現在顯然地,無法定義需求價值或創造需求,愈多的產能只是災難,台灣明明就有醫療、健康照護、綠能發展,以及智慧生活的需求,為何這些產業不能從台灣開始呢?

實際上,亞洲生產供應鏈不僅面臨貿易量成長鈍化,加上本身虛胖式的產能擴張,也造成貿易附加價值率的下降,其中又以台灣、新加坡及南韓為最,以OECD所編製的貿易附加價值的資料來看,出口附加價值占總出口比例,台、星、韓是亞洲國家僅有沒有超過六成的國家。同時,四小龍在亞洲生產供應鏈的角色,長久以來被局限於中間財及零組件的生產貿易,因此反映的市場價值也是最低的。

再說一次,企業或產業無法定義需求價值或創造需求,市場價值就不高,台灣產業如果僅能死守供應鏈,而無法在此供應鏈上創造系統、應用及服務價值,那麼只能等著便宜被併購。事實上,這些趨勢及方向,早早就被論及,只是最新數據再次顯示,只有突破供應鏈的迷失,在價值鏈上創造價值,才是台灣產業的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