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雪崩式的斷交」是否危言聳聽?
2015-07-16 02:3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馬總統出訪中美洲三友邦,並返回母校哈佛大學演講。國內政治焦點已轉向二○一六,馬總統的第十一次出訪被形容為「準畢旅」,或許已經吸引不了太多關注。然而,此行卻也留下一個更大的懸念:這種外交陣線無戰事的太平景象,究竟還能維持多久?

一個多月前,國防部前軍政副部長林中斌表示,如果明年民進黨贏得大選,執政後可能將面對「雪崩式斷交」;其後,前副總統呂秀蓮也警告,下屆總統上任後,台灣可能會面臨「比八仙塵爆萬倍可怕」的「骨牌性斷交」危機。這些說法看似危言聳聽,卻非空穴來風。

「雪崩式斷交」或「骨牌性斷交」,都是指明年新總統上任後,若兩岸關係生變,必波及我外交關係,而致烽火遍野。對比扁政府時期的躁動和馬政府任內的穩健,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相剋相侮或相生相成,表裡因果不言而喻。馬總統在多明尼加接受CNN記者訪問時提到,明年不論哪一個黨候選人當選,只要遵循他的策略,兩岸關係不會有問題;但如果不這麼做,結果就很難說。的確,有些事情看似無趣,卻是必須鴨子划水慢慢琢磨,兩岸與外交的布局即是如此。

七年來,馬政府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推動兩岸關係,同時以「外交休兵、活路外交」推展國際關係,兩岸和解與外交休兵同步,兩岸交流與活路外交並進。因此,在兩岸陸續簽訂二十一個協議的同時,台美、台日關係也進入數十年來最佳狀態,台灣民眾還享有一百四十二個國家與地區的免簽待遇。這不能不歸功於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所產生的良性循環。

馬總統出訪前,特別引述美國務院高層不斷提到,台美關係的建設性結果,與兩岸關係的穩健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長期以來,美中、美台與兩岸關係已日益發展成一種不等邊的三角關係,而三組關係相互傾軋的結果,美中關係的提升通常是以犧牲台美關係為代價。此一國際政治的現實,迄難改變。但馬總統上任後,不論是第一任提出的「和中、友日、親美」,或第二任強調的「和陸、友日、重美」,七年來逐步讓美中台三角關係打破零和賽局,三組雙邊關係出現同步提升。

可以說,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與互信積累,已讓兩岸「和平紅利」溢出到對外關係領域。一方面,外交休兵與活路外交,都建立在兩岸關係穩定和平發展的基礎上;另一方面,華府相信台灣不會製造麻煩,更知道北京信任台北的外交休兵,因此,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同時,台美關係也得以大幅提升。美國更發現,兩岸關係穩定與台美關係改善,非但不影響美中關係的進一步開拓,更能在有意無意間作為平衡區域情勢的重要籌碼。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把兩岸關係與台美關係連結,也意味著在某種情況下,台灣可能遭遇如扁政府後期難堪的「美中共管」窘境。「美中共管」儘管難堪,但在「預防外交」下,台灣不易暴衝,也就不致演為毀滅式決絕的地步。蔡英文訪美,能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之說,贏得美國稱許,道理在此;而洪秀柱從不易解釋的「一中同表」回歸「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美國自然放心。

但是,在兩岸與我國各邦交國之間,不僅缺乏美中台般的三角競合關係,中共挾其政經實力也早已深入我國友邦,因此我外交關係受兩岸關係的影響當然更深更廣。呂秀蓮質疑「外交休兵」變成「外交休克」,事實上,七年來兩岸在共同政治基礎上累積互信,從而創造了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的良性循環,卻是顯見的事實。而如果未來兩岸互信基礎流失,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勢必陷入惡性循環,倒戈、挖牆腳、金錢外交的惡鬥必然再起,則「雪崩式斷交」未始不會成為現實。

隨著大陸崛起,我國與各友邦的邦誼愈來愈難繞過兩岸關係;馬總統此行,包括過境美國,說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撐起了兩岸關係,從而也撐開了外交關係。面對斷交危機,現已知洪秀柱至少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解危;蔡英文卻「空心」如故,直呼「朝野一致共同努力」。這樣,就能奏效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