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熔斷」影響 在美中概股身價暴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0 05:14 經濟日報 記者蘇珮儀/綜合報導

受大陸股市兩度暴跌熔斷影響,2016開年至今,141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總計折損470億美元(約新台幣2,371.2億元),光是一家阿里巴巴就蒸發了230億美元(約新台幣1,160.4億元),高達總金額一半。令人擔憂的是,這恐怕只是開始。

中國概念股曾是美國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一類股票,但是受到近期大陸A股暴跌影響,中概股隨之低迷,美國投資者對其的熱情正在消退。今日美國甚至形容,「如今對美國民眾而言,被中概股套牢的煎熬,可能更甚於學習普通話,而且還見不到未來」。

根據標普智匯(S&P Capital IQ)的數據分析,在美國股市上市的141個中國概念股,今年迄今平均跌幅達4.8%,已蒸發了470億美元。

今日美國分析標普資本智商(S&P Capital IQ)數據後發現,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價值4天來已下降4.8%。財富消失的速度驚人,但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可能只是剛起步而已,陸股賣壓沉重,恐將持續衝擊美國股市。

上證綜指上周四狂跌7.3%後「熔斷」,股災隨後波及美國市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周四猛跌390點,以16,517點收盤。該指數今年以來已下降4.8%。

中國大公司交易所基金指數目前下降至3.5%,讓擁有美國中概股的投資人相當頭痛。市值下滑最多的是電商阿里巴巴,其股票今年以來下跌11.4%,相當於蒸發市場價值230億美元,損失最鉅,占了中概股的一半。

蒸發市值排名第二的是商務網站京東商城,跌幅達14%,損失62億美元。百度以損失50億美元排名第三。

不僅知名的大型中概股遭重創,小型股如網路旅遊商務平台去哪兒以及KBS時裝也無法倖免,股價已分別下跌30%及28%。

熔斷風暴 李劍閣批證監會人才耗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0 05:14 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image
李劍閣批評「熔斷機制」的決策是倉促、粗糙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分享「熔斷機制」(自動停盤機制)堪稱是A股最短命的政策。大陸前證監會副主席、現任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昨天表示,這說明去年在緊急狀態下公布的監管措施是倉促、粗糙的,他並直言,如果總是在股市大跌後才公布政策、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不解決,A股的危機還會一波一波的到來。
澎派新聞報導,李劍閣昨天在第廿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發問,指「熔斷機制」於去年十二月推出,市場參與者人人都知道的公開新聞,但在經濟數據不樂觀、人民幣急速貶值、一月四日將有熔斷趨勢、一月八日是減持大限,這麼多利空集聚,為什麼證監會沒有事先在十二月說明?

其次,為什麼每次證監會在市場的逼迫下,每天晚上都要出現新的政策調整,為什麼沒有事先想到?例如一月八日是減持大限,如果提早在二○一五年十二月就先預警可能會有一個減持高潮到來,但是不要恐慌,有安排,投資人就不虧錢。

第三個問題是,既然宣布暫停熔斷機制,說明去年在緊急狀態下公布的監管措施是倉促、粗糙,這次證監會的公告承認這一點,所以暫停熔斷機制。那到今天為止,是否也有足夠的時間,總結一下去年公布的還有什麼是粗糙的、將要發生的?但事後總要等到市場逼到檯面上才能看到。

李劍閣認為,根源在於證監會所面臨的人才危機。「證監會正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外流內耗』的狀況。」

財新網報導,二○一四年全年,證監會約有卅名處級以上幹部離職,其中大多數都投入市場機構。二○一五年春節過後,發行部、綜合處以及國際部等部門約有廿名處級幹部離職。

不僅如此,從二○一四年底至今,證監會一共有六名官員落馬,包括前證監會副主席姚剛、主席助理張育軍、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發行監管部處長李志玲、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等。

李劍閣惋惜地表示,被抓的許多人都是他的老部下,曾經很優秀,但現在卻要接受調查。當前這種監管、審批體制導致的巨大的尋租機會(利用權力為己謀利),造成了人才的內部損耗,所以監管的人才危機和監管體制的改革應該結合起來,否則大陸股市的危機還會一波一波的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