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粗糙能源政策 寶島生態殺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3:50聯合報 楊成功/自由作家(台南市)


各地發展綠能相繼遭遇民眾反對鄰避設施的抗爭,亟待中央協助解決。 本報資料照片
在「非核家園」政策主導下,除了已蓋好的核四封存,復因核一、二廠機組「技術性」停機,使得非核家園的時程提前多年。然而,也因為少了核能發電,電的來源立即出現危機。為了避免產生「缺電」危機,台電在短時間內必須投入幾千億的投資,興建發電設備。但因鄰避效應,無法或難以找到適合的地點興建電廠,於是著手進行「離岸風力」(風能)與「濕地種電」(太陽能)的政策規劃。
問題在於「離岸」與「濕地」看似無人居住,卻潛藏生態危機,因為離岸與濕地都沒有「居住人口」,所以沒有來自民眾的抗爭。但這兩處卻都是生態敏感地,如此粗糙的能源政策,將成「美麗寶島」的生態殺手,不可不慎。

一、破壞棲地:台灣西南部沿岸,是瀕臨絕種之「中華白海豚」出沒海域;濕地更是候鳥(例如黑面琵鷺)聚集的棲地。貿然種電,將造成棲地的破壞,縮小中華白海豚與候鳥的生存空間。

二、造成汙染:太陽能是否為綠能一直有很多的討論,因為太陽光電的製程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甚至太陽光電板有使用年限,太陽能板廢棄物處理也是重要議題。至於風能發電機看來好像汙染較小,但是風機產生的聲音,已有居民抗議的案例,(魔音)會否影響離岸的生態(生物,特別是魚種),也不無可議之處。

三、影響生態:中南部濕地好不容易在二○一五年通過濕地法後,才剛開始要好好的整理或進行生態保育工作。貿然在濕地種電或設置離岸風機,可能造成濕地的破壞,影響生態。

台灣係極度缺乏自主能源的國家,約有九十八%的能源仰賴進口,如何設計永續發展的能源,需有縝密計畫,不應便宜行事,更不應成為生態殺手。大家應知先進國家如德國,花了幾十年才發展出的再生能源政策,台灣卻要在兩、三年迎頭趕上,就可能出現配套或規劃不足的問題。還有,台灣是獨立電網,無法向「鄰國」買電。但德國缺電時,可以跟七成五核電的法國買電,因為歐洲本來就有跨國電網。

「非核」不應成為破壞生態的殺手,除了離岸風能與濕地太陽能,我們還可以有其他選項,或至少應有更多的政策討論,再決定採用何種發電方式。

濕地﹒德國﹒非核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