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農夫婦「開課」 教孩子農人「功夫」
2015-07-05 08:14:16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鹿谷報導
小朋友拿起耙子,實地體驗日光曬穀。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鹿谷鄉瑞田村過去盛產稻米,以「瑞田米」聞名全台,後因人力老化、農田轉耕種茶等因素,植稻面積萎縮,稻農湯英華、曾盈婷夫婦憂米文化沒落,特別開放稻田和穀場傳承稻作經驗,教孩子曬穀和紮稻草人。
瑞田日光米稻農湯英華說,瑞田村是縣內重要米倉,村內孩子雖多為稻農子弟,卻因產業變遷,下一代對早期農家文化漸感陌生,想透過體驗勾起孩子興趣,瞭解地方產業,提高未來傳承意願。
瑞田村為清水溝溪流入濁水溪的沖積平原,擁有富含有機質的黑土和水源,過去以種出「瑞田米」聞名,隨著稻田轉作茶葉或廢耕,種植面積從早年逾200公頃萎縮剩不到50公頃,傳統稻作文化也跟著沒落了。
「多次均勻耙翻,日光才能曬到每粒稻穀」75歲阿嬤林幸拿耙子熟練翻弄稻穀,曾盈婷在旁講解,她指出,傳統曬穀不用風乾機,單靠日曬,每20分鐘耙翻一次,直到太陽下山以後,確認完全乾燥才可以收藏。
大小朋友忙著發揮創意,組裝稻草人。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村內孩子進入曬穀場實作時,被高溫酷暑曬得直呼「受不了」,直到學做稻草人才恢復生氣。學員蔡昀芷說,曬穀和做稻草人都是初體驗;張芸齊則說,體會農人的辛苦,進而懂得珍惜。
瑞田國小教導主任黃翡卿說,稻農自發性提供場地,讓孩子有機會「走讀瑞田」,從稻米教育認識地方產業,激發愛鄉土的心,傳統文化才得以延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