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駁二特區「宅壁畫」 50年老公寓變潮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3:34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37

參與駁二宅壁畫創作計畫的紀人豪,操作堆高機攀上18公尺高的建物,揮灑出風格獨特的大面積塗鴉,讓原本不起眼的老舊建築搖身變成「潮」到不行。 記者蔡容喬/攝影
「這房子的壁畫好潮啊!」三位年輕藝術家Reach、紀人豪、Candy Bird進駐駁二特區,展開「宅壁畫—駁二鄰居牆面創作計畫」,以塗鴉藝術改造民宅壁面,在3棟建物揮灑出令人驚豔的塗鴉藝術,讓4、50年老公寓變身成「宅藝術」。
駁二營運中心主任王慧說,駁二特區原緊鄰民宅後方,參觀人潮多,原本房舍後方成了門面,希望透過塗鴉藝術牆面創作,讓老舊住宅改頭換面。居民對藝術家到自家牆面畫畫相當好奇,常邊曬衣服、邊探頭和窗外的藝術家聊天。

藝術家紀人豪25歲,11歲就出版繪本,多次參與國內、外塗鴉藝術節,畫功扎實、風格多變,這是他首次嘗試大型壁畫創作,得自行操作堆高機到18公尺高的牆面作畫,「不但得克服懼高症,還因太熱中暑。」他說,當居民熱情送上三餐和飲料,讓他創作的20多天感受到高雄滿滿的溫情。

國際塗鴉藝術家Reach,在國外參與大面積塗鴉創作經驗豐富,去年展開塗鴉環島計畫,足跡踏遍22個城市。他表示,在駁二是首次挑戰充滿雨遮與鐵窗的民宅外牆,以獨特風格的貓手為基底蔓延建築外牆,與建物外觀巧妙搭配,創作過程中常有民眾探出頭跟他討論,激盪出更多靈感。

剛進駐創作的Candy Bird,擅長利用構圖與空間對話,將斑駁磚牆、水塔、變電箱等與作品巧妙融合。他計畫以繫著領帶的「番薯人」,在布滿窗戶的民宅創作,透露對生命的哲思,7月中可全部完成。

38
國際知名塗鴉藝術家Reach(右),在國外參與大面積塗鴉創作經驗豐富,這次在駁二挑戰充滿雨遮與鐵窗的民宅外牆,創作過程中常有民眾探出頭跟他討論,激盪更多靈感。 記者蔡容喬/攝影

「尖石甜柿王」棄噴農藥 找回愛妻健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3:34 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林麒瑋/新竹縣報導


39
尖石小農黃錦光(左)與妻子陳美君(右),致力推廣自然農法。 記者林麒瑋/攝影
新竹尖石鄉民黃錦光曾被稱「尖石甜柿王」,使用傳統噴藥長出來的甜柿大又漂亮,年營收百萬;五年前妻子罹患猛爆性肝炎,才驚覺美麗果實背後的殺傷力,毅然砍掉上百柿樹,改學自然農法,復育原鄉蔬菜,如今他的農場成為大學生實習教室。
黃錦光的柿子園位於尖石鄉新樂村鳥嘴山下,果園裡的雜草總是修剪得乾乾淨淨,更別說是害蟲,絕不允許出現在果園;定期噴灑大量農藥、除蟲除草劑,「一隻蟲、一根雜草,都不放過」,他說,這樣長出來的柿子才會又大又漂亮。

民國九十八年全國柿子評鑑,黃錦光種的柿子脫穎而出,成為「尖石甜柿王」,每年評鑑都屢獲佳績;家境從此獲得改善不愁吃穿,平均每年營收超過八十萬,最高甚至達百萬,他形容「人生迎向高峰」。

黃錦光的柿子大受歡迎,但長年在尖石推廣有機農業的國中同學羅恩加卻說:「你的柿子我一口都不敢吃」,多次勸黃錦光改變種植,別噴農藥,但黃錦光堅持「就是要噴農藥,柿子產量和品質才穩定」。

五年前,妻子陳美君罹患猛爆性肝炎,黃錦光的身體也出狀況,才驚覺噴灑農藥短時間或許沒感覺,但長期下來「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自己」。從此放棄化學農業,砍掉果園裡上百棵柿樹,學習自然農法。



「無蟲無雜草的果園,如今成了蝴蝶螢火蟲的基地。」改用自然農法後,黃錦光種植小米、芋頭、南瓜、小黃瓜等數十種蔬果,太太逐漸恢復健康,果園環境也改變,重新回到自然狀態。黃錦光說,這十年來從谷底爬向高峰,再重摔谷底,「雖然苦到連孩子學費都付不出來,但能看著環境改善,也心滿意足」。

黃錦光的自然農法感動許多農民,許多大學教授帶學生到他的果園實地教學,還邀他到大學擔任講師,宣導自然農法的重要性,讓他找回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大自然的熱愛。

黃錦光一度窮到借錢吃飯 「得到的是無價資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3:34 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林麒瑋/新竹縣報導

黃錦光投入自然農法五年,其間一度窮到連吃飯錢都向人借貸,如今他從農場開始復育部落原生種蔬菜,夜晚整片山螢火蟲點點閃耀,「我得到的,是無價資產!」

「整個部落都罵我傻!」黃錦光說,自然農法無法一蹴可幾,他從稱霸尖石的柿王,改用自然農法耕種,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全家人有一餐沒一餐,但「為了家人健康與土地,我選擇堅持下去」。

黃妻陳美君回想這幾年,「窮到會吵架!」過去每年暑假都帶孩子出國玩,如今「小孩帶回娘家吃飯省飯錢」,孩子抱怨我們怎麼變那麼窮?後來看到丈夫努力的背後,有著希望家人健康、土地能自然復育的「愛」,一家人轉而認同支持。

黃錦光的果園不但用自然農法栽種,還自行復育近五十年未見的原生種小米。他說,現在做的不僅是為部落,「更希望能恢復族人過去的記憶」。部落裡不少耆老到黃的農田幫忙,鼓勵他「堅持下去!」

過去黃錦光施作大量農藥,全身要包好幾層隔離,還要趕妻女下山,怕農藥殘留中毒;如今,親子一起下田,果園裡可見蟲鳴鳥叫、猴子偷桃,他欣喜自己得到無價資產。

自然農法﹒螢火蟲﹒中毒﹒親子


引導用的繡球花通道爆紅 花季還在持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9:49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即時報導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入口處到農場餐廳有長達300公尺的繡球花通道,每年5至6月花期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留影,假日車潮多,業者還得管制出入;業者指出,今年疑似受異常天氣影響,加上連日午後雷雨降雨量及氣溫適中,使得繡球花盛開且花期可能延長至7月15日,歡迎電洽(037)821517。

40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的繡球花通道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今年花期還延長。記者翁浩然/攝影
「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繡球花通道是南庄知名景點,每到花季,沿路兩旁及山間溪流都有盛開的繡球花,因土壤酸鹼值差異,呈現不同的花色,當日光灑下鮮豔明亮,逢山嵐、霧氣時則有秘境美感,讓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除了賞花、攝影,還有人專程來拍婚紗。
農場目前由潘秀芬、潘志剛姊弟接替母親風采伶,分別負責農場餐廳、外場事務共同經營管理;他們說,母親早期除了在農場開餐廳研究在地食材特色料理外,也非常喜歡園藝、栽種花草,20多年前發現繡球花不僅美麗也適合海拔900公尺的在地環境而開始大量種植、裝飾農場。

潘秀芬表示,繡球花一開始在農場內栽種,後來從入口處沿路栽種只是為了引導客人用,「看到整片繡球花,就是到高山青了!」沒想到長年以來經過客人、網友及媒體宣傳會變成熱門景點,每逢花季還得找親友或雇用人力幫忙管制交通。

潘志剛指出,為因應花季大量車潮,每天管制交通人手至少有10人,會限制上山車輛在200輛以內並酌收100至200元入場費,尖峰時段還得請警方協助,就怕山路狹窄會車不易造成塞車,遊客也掃興,希望大家諒解;由於今年花季延長,這幾天仍歡迎大家來走走。

41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山林溪水間有大片繡球花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留影,今年花期還延長。記者翁浩然/攝影
42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入口處到農場餐廳有長達300公尺的繡球花通道,每年花期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留影,今年花期還延長。記者翁浩然/攝影
44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山林溪水間有大片繡球花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留影,今年花期還延長。記者翁浩然/攝影
43
苗栗縣南庄鄉「高山青鱘龍‧鱒魚農場」的繡球花通道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今年花期還延長。記者翁浩然/攝影
車潮﹒南庄﹒雨量﹒婚紗﹒塞車

花蓮奇石「猴瘋石尚」 賞大自然的神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3:34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45
花蓮縣奇石協會精品展中,不少在地奇雅玉石齊亮相。 記者范振和/攝影
花蓮奇石協會去年羊年推出「羊洋得意」美石展,大受歡迎,今年猴年,即日起至8月28日續推「猴瘋石尚」精品展,期盼協會對石藝文化的用心,能贏得國人芳心。
奇石協會長廖文雄說,花蓮的風景是首無言的詩篇,永遠以它的壯麗、柔美鋪陳,深植每個人的心中,而奇雅玉石是以大自然的彩筆,造就出空間與意境,讓石、人與風景對話出永恆之美的禮讚。

廖文雄表示,今年獲文化局等單位協助,以「猴瘋石尚」舉辨年度會員聯展。展出的石藝部分,收集上百張美石精品相片,包括玫瑰石、圖案石、金瓜石等不一而足;石藝文獻部分,收集上百篇文章資料,包括玉石分布、採集、特徵、賞析等,期盼積極作為,能為花蓮石藝文化扎根。

他說,在文創園區的精品展,除了會員提供的88件珍藏品外,還有十餘家廠商提供各種產品,包括雕刻、佩飾、壁飾、原石等類別,琳瑯滿目,他希望在大陸旅遊團銳減後,在地石藝界透過文創作為,引領出新的賞玩與交易天地。

文創﹒金瓜石﹒文化局

台中新社「酋長」的葡萄園 老外瘋打工換宿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5 03:34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


46
綽號「酋長」的陳榮雄,深受港澳新日旅客喜愛。 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新社果農陳榮雄將家族葡萄園轉型為觀光採果,由於皮膚黑常被誤認是原住民,乾脆自封「酋長」,不少港澳新日遊客打工換宿體驗採果;他也積極栽培青農,聘請大專畢業生上山,從工作中傳承接棒。
六十三歲的陳榮雄,沒有四年級生農民的舊思維,採納兒女建議,將零點八公頃葡萄園轉型為「新峰農場」觀光果園,果園裡有枇杷、葡萄、甜桃、筆柿等水果,不少國外遊客來台專程到新社採果,最多一天曾接三百位遊客入園。

陳榮雄皮膚黝黑,遊客常以為他是原住民,個性開朗的他「順應民意」自封酋長,不少人採果拍照指名「酋長」入鏡打卡;新加坡情侶鄔美珍與男友來台遊玩,特別安排來這採葡萄,表示新加坡少有葡萄園,第一次看到葡萄掛在樹上,自己採的果實感覺更好吃。

最忙的寒暑假是「酋長」最期待的日子,陳榮雄說,每到寒暑假遊客上山採果,「就像自己的孩子返鄉」。

為讓更多青年接觸農業,陳榮雄積極培養青農,與「大專生洄游農村」合作,聘請畢業大專生到果園工作,年輕人負責經營網路行銷,他則教上山的年輕人種葡萄,緊緊繫住中青兩代農民的新式傳承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