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葉銀華/「永續式的企業家精神」何處尋?

【聯合報╱葉銀華】
2014.07.26 02:04 am

台灣經濟情勢是否已有春燕歸來?沒有人可以給肯定答案。其實,台灣經濟結構早已陷入不對稱的發展型態;亦即當全球經濟復甦時,我們的經濟雖有正向成長,但仍然「別人吃肉我們僅喝湯」,但一旦全球面臨經濟低迷之際,台灣衰退的幅度卻不比別人輕,也就是說,台灣經濟結構已淪為「苦情式的發展」。

各界討論台灣經濟失去動能的說法,政府效能低、政黨鬥爭、法規監理與勞動政策之僵硬,似乎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然而卻缺乏討論如何尋找「永續式的企業家精神」,跳脫「低成長、缺乏自主發展」的困境。近六年台灣固定資本形成有四年是負成長,而研究發展支出未見成長,在經過換算後,台灣實體與無形投資在減少,這是台灣企業家精神日漸稀落的原因。

一國的經濟發展主要植基於企業家精神,而企業家精神體現於創業與創新能力。面對景氣循環、產業結構變動與競爭的動態性,企業家精神須與時俱進,否則將使原先創造的附加價值愈來愈稀薄,而被經濟洪流淘汰。

當企業經營者原本商業模式面臨嚴厲挑戰時,最經常的作法是把原先的商業模式搬到尚可運作的環境,繼續忍受日益降低的獲利水準,一旦該環境又無法運作,只好再尋覓下個逐水草而居之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企業創業者老了、企業在淘汰邊緣,整體國家的競爭力在消耗中,這是「舊的、短暫的」企業發展模式。此種模式反應的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樣態,使得企業對台灣之優質就業機會與薪資水準的貢獻愈來愈少。

值得眾人尊敬的企業家精神,是挑戰原有商業經營模式,尋找下一個創業與創新之思維、產品與服務,對抗競爭力下滑,再造企業發展的高峰。此種「永續式」企業發展模式,有著長期發展思維,不會只注重眼前獲利,願投注心力、資本於長期發展與研發,因而帶動整體產業的突破方向,甚或為國家創造新產業、新競爭力。

當然永續式的企業發展模式,會承受比較高的風險、有可能要把過去企業者所賺取的獲利再投入,對個人或家族或是一種挑戰;然而如果有較多企業經營者本著永續式的發展模式,將為整體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奠下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家精神要永續的關鍵,是培養年輕人成為新的企業家。年輕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一個國家經濟成長與社會進步的動力。以目前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台灣是否還能培養出下一個如王永慶、張忠謀或郭台銘?這一代年輕人有著改變與突破現狀的潛在特質,如何將年輕人的特質,轉變成創意、創業思考,進而往商業模式演化,便成為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

有愈來愈多的成功企業家捐助財產成立基金會,我們建議透過具公信力的機構,連結成功企業家的創業經驗與他們成立的基金會,共建「創意創業推廣平台」與新創產業投資基金,定期舉辦創業創意競賽,挑選具有商業化與競爭潛力的計畫與團隊,並投資資金扶植新創幼苗,以及培養、灌輸創業經驗與經營方法,讓新創企業比原有企業有更高附加價值,開拓新的巿場,並進攻海外市場。讓「永續式」的企業發展模遍地開花,對台灣之優質就業機會與薪資水準的貢獻與日俱增。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