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南韓 活用FTA戰略價值

【聯合報╱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2014.07.26 02:04 am

日前工總針對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問題,發表年度白皮書,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處境,表達諸多關注,並特別提及年底即將談判完成的中韓FTA對台灣的可能影響。

事實上,在當前台灣的公共對話中,兩岸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有著十分尷尬的角色。對反對者而言,自由貿易協定常被詮釋為市場強者掠奪弱者的工具。對支持者而言,自由貿易協定卻又被視為國家整體實力增長、經濟命脈延伸的關鍵。在兩岸政治關係的前提下,兩岸自由經貿往來的安排,被視為可能鎖台灣於中共的政治掌握中的工具

上述爭辯或各有對錯,只是需注意的是,事情常有多重面向的意義。以自由貿易協定為例,除經濟意義之外,其可以發揮的戰略意義,亦是不能忽略的。南韓對於中韓FTA的戰略運用即可為我國所參考。

同處東亞的南韓,戰略處理的難度不下於台灣。處於中、美、日、北韓之間,南韓長期仰賴小心翼翼的平衡策略,以汲取最大的戰略及經貿利益。

隨著美國新亞太戰略布局,以及美國對日鬆綁的複雜態勢,南韓除了固有來自北韓的威脅之外,又多了與日本的對峙問題。在此更為複雜的新形勢中,需有更新的戰略,以保證南韓的國家安全和利益,故其試圖再一次的再平衡:「消極配合美國,政治外交轉向中國,重點針對日本」

習近平藉訪南韓,意圖離間「美日韓三國軍事同盟」時,南韓則藉中韓FTA戰略的表態與操作,不斷提升和中美兩國的戰略與經貿合作關係;透過中韓FTA,遊走中美之間,也藉此協定鞏固其戰略再平衡。

從戰略思維看,包括ECFA、服貿協議和貨貿協議在內的任何FTA,其不只具經貿意義,並有可發揮的外溢戰略價值。

經濟上,兩岸ECFA及後續協議的協商簽署,如果運作順利,不只可以建構兩岸的區域經濟整合,拉抬台灣的經貿戰略地位,讓台灣擁有連接世界區域整合的籌碼和槓桿,加大進入TPP及RCEP的機會,讓台灣能夠連結,以中美歐日為主體的世界市場。

戰略上,如南韓在東北亞的處境,台灣的最佳戰略,並非選擇中國或美國,而是不斷的靈活再平衡戰略。因台灣海峽的天然屏障,其實台灣比南韓更有優勢,讓相關各方都願意把台灣當成戰略籌碼,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施作,及日本右翼路線抬頭的戰略風雲下,不只美日有意把台灣當作更積極的戰略籌碼,中共也希望通過ECFA及後續協議,和台灣形成某種特殊的、具有兩岸特色,只能做不能說的戰略夥伴關係。

兩岸與區域自由經貿協定,可被運用的戰略意義是多重的。妥善為之,台灣的戰略地位不無被拉抬的空間;南韓戰略操作FTA的經驗可為台灣所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