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科汙染遊行 號召民眾加入
2015-07-26 08:10:19 聯合報 記者蘇木春/西屯報導
反中科汙染自救會昨上街遊行,發送傳單、街頭宣講,要求進行附近居民的健康風險調查,依調查結果重新檢討中科環評核定,希望透過遊行號召更多人站出來,反對中科擴建。
中市環保局表示,依環評報告,總致癌風險值及非致癌風險評估指標在可接受範圍,為求慎重,市府將針對中科園區、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附近居民,進行健康風險調查,已辦過5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預計今年11月前完成規畫,明年1月實施。
反中科汙染自救會昨下午號召群眾,在西屯區世斌公園集結,沿著永福路、西屯路、康福路上街遊行,他們手持「撤銷環評」、「打敗汙染怪獸」標語,在路口宣講、發放傳單給民眾。
遊行發起人之一、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表示,在中科擴廠的環評報告中,中科擴廠後,西屯區總致癌風險暴增2.28倍,此屬重大開發行為卻未進入二階審查,根據學者研究分析,2007年中科附近居民尿液中的重金屬,是中科北區民眾3.4倍、南區2.6倍,不應該讓中科擴建。
中捷意外當義交 他獲少年英雄獎
2015-07-26 08:10:16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英雄出少年!陳思瑋(左起)、馬怡忠、陳美汝、洪政緯榮獲首屆「大台中少年英雄獎」金質獎。 記者喻文玟/攝影
分享
4月10日中捷意外發生不久,東山高中學生馬怡忠正好下課經過災難現場,他看到現場混亂擁擠,警消人員全都投入救災,學過交通指揮的他背著書包,主動協助疏導車流,勇敢行為得到肯定,獲得首屆「大台中少年英雄獎」的勇敢金質獎。
群園基金會與台電今年首辦「大台中少年英雄獎」,由全市學校推薦孝順、勇敢、仁愛、智慧的青少年,共有1648名學生參與初選,最後選出13名金質獎得主。
就讀高二的馬怡忠熱愛單車,他加入腳踏車隊,接受過義交訓練,讓他在中捷意外中能發揮功用。馬怡忠回憶,中捷意外現場混亂不堪,文心路、北屯路車流回堵動彈不得,他在現場指揮交通2小時,忘了打電話回家報平安,讓媽媽心急如焚。
他目睹從捷運鋼梁下拖出壓成扁扁一片的小客車,迄今仍心有餘悸。他強調,災難現場很多人圍觀,願意幫忙的人不多,其實意外現場最怕看熱鬧的人潮,會妨礙救災,反而是幫倒忙。
獲得仁愛金質獎的新民高中學生陳美汝,熱心公益,不到2年已累積300多小時志工時數。她是新住民之子,小時候老師提到「外配」、「越南新娘」時,同儕都給予異樣眼光,她覺得我們都是台灣人,常擔任新住民相關的營隊志工,鼓勵和自己一樣的小朋友要有自信。
孝順金質獎是今年剛從豐原高職畢業的陳思瑋,出身單親家庭,家中有2個姊姊,由母親獨自扶養,母親左半邊神經因手術被割斷而無法動彈,她國中就負責媽媽的生活起居,從不抱怨。
智慧金質獎得主為大明高中洪政瑋,父母都有精神障礙,他國中差點「走歹路」加入陣頭,轉學後老師發現他有繪畫、藝術天份,鼓勵他參加競賽獲獎無數,今年也順利推甄上大葉大學,朝自己的理想邁進。
花壇虎山巖種李樹 後年賞滿山李花
2015-07-26 08:10:23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彰化三大名寺之一的花壇虎山巖40多年前曾盛產李子,後來產量減少,為重振花壇李子名聲,虎山巖10多名志工親手栽種李子樹,預計2年後有滿山李花可以欣賞,還有李子果實可採收。
85歲居民呂金樹說,虎山巖除了是鳳梨、龍眼盛產地,40多年前還是台灣主要的李子產區,除了可以看到滿山李花,每年清明節前後貨車進出,將新鮮李子送到各地甚至國外。
三級古蹟虎山巖供奉觀音菩薩,也是民眾健行爬山的去處。虎山巖公關組長許瑞成說,早期虎山巖種滿水果,但台化廠區煙囪長期排放廢氣,懷疑是空氣汙染影響果樹生長導致果園荒廢。近年台化廠廢氣改善,居民重新試種李子樹成效不錯,花壇鄉公所進一步補助,今年6月由志工陸續種下500多棵李子樹。
志工將虎山巖後方的山坡地整理出來,雜草叢生的環境被打造成果園,虎山巖管理委員會最近以2000多萬買下鄰近筍子田,4分大的用地將妥善運用。主委周焜山表示,周遭環境陸續改善,山上小黑蚊問題也會減少,虎山巖將來會是賞花好去處。
彰化資源回收「以物易物」 童拿炒鍋換可樂
2015-07-26 08:10:21 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線西報導
彰化縣線西鄉昨天試辦資源回收「以物易物」下鄉服務,清潔隊員大聲吆喝「舊鍋換肥皂、飲料」,真有小朋友拿炒菜鍋、飯鍋要換可樂,小朋友的阿公出面證明,清潔隊員才收下。
線西鄉是全縣人口數倒數第三的偏鄉,全鄉僅8村,鄉公所過去每年配合大型活動舉辦一次資源回收「以物易物」,鄉長黃浚豪採納鄉民反映,昨天起試辦巡迴下鄉服務。
「緊來換,舊鍋換肥皂、飲料,換好康的。」清潔隊員在德興村信仰中心德興宮向村內高喊,村民陸續拿廢鐵架等資源回收品秤重,歡喜換得肥皂、洗碗精、衛生紙或飲料。
有2名小朋友捧著兩口炒菜鍋、4個飯鍋和湯鍋來「以物易物」,清潔隊長楊應良驚問「真的要換?換了中午沒鍋子炒菜煮飯。」清潔隊員不敢收,問村長曾明和「這是誰家的孩子?」小朋友的阿公拿了幾件舊鍋具隨後趕到,證明授權以物易物。
吆喝效果不錯,曾明和、楊應良又高喊「電視、冰箱快搬出來」,有村民搬出舊電視、金爐,看起來堪用,經再三確定要資源回收,清潔隊員換給半打香皂、清潔劑等用品。
昨天德興村回收4公斤電池、塑膠類250公斤、寶特瓶49公斤、鐵305公斤、紙類24公斤、鋁3公斤和一架電視機;楊應良表示,回收效果奇佳,會續辦巡迴下鄉以物易物。
集集驛站傳收回 農夫市集恐不保
2015-07-26 08:10:25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集集報導
集集鎮農夫市集主委許芙銘(左一)與攤商張雅芳等人,都期待市集持續經營下去。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開張一年半的集集鎮農夫市集,60名農民用心經營打出口碑,如今每月營業額逾50萬元,但市集主委許芙銘說,最近許多攤商聽說縣府年底要把驛站收回委外經營,憂心市集就此消失,希望縣府能讓他們做下去。
南投縣長林明溱說,縣府規畫活化縣有資產,集集驛站也是活化重點,設在廣場的市集並無任何租金,違背公有資產活化增縣庫收入的想法,如果收回驛站,如何兩蒙其利,縣府會研究可行辦法。
集集鎮農夫市集是前鎮長嚴鴻邦任內向農糧署爭取的輔導計畫,執行至今一年半,在地農民利用周六日賣在地農產品,初期慘淡經營,現逐步走上正軌,成為小鎮發展觀光的特色,市集提供在地新鮮食材,受主婦們青睞。
市集攤販王富民、張雅芳都說,消費者直接向農民購買,農民直接受益,找回生產者、消費者的友情,讓農民直接受益,市集生意好不容易做起來,遊客都知道周末可來集集買新鮮蔬果,希望持續下去,農民和消費者互助共好。鄰近的水里、鹿谷、信義等地農民也會來擺攤銷售農產。
許芙銘說,小鎮人口外移主因在缺乏經濟收入,如今市集做出一點知名度,收益慢慢提高,可吸引年輕人下鄉,期盼縣府能給鄉間農民一個生存空間。
集集鎮公所農經課長莊桂惠說,將協助農民向縣府爭取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讓市集繼續生存下來。
帝國糖廠 將化身台中產業故事館
2015-07-26 08:10:17 聯合報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東區台糖大水池中央的舊糖廠,屬於歷史建築,市府將規畫為產業故事園區。 記者喻文玟/攝影
分享
台中市東區有座歷史建築,在日本統治時期是「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台中工廠」,矗立在大水池中;市長林佳龍昨視察表示,將規畫為台中產業故事館,串連新規畫的綠空鐵道,成為舊市區的新亮點。
東區台糖大水池中央的舊糖廠,屬於歷史建築,市府將規畫為產業故事園區。 記者喻文玟/攝影
分享行經東區跨越鐵道的高架橋,可瞥見這座建物的蹤影,位於台糖土地,被水池包圍難以接近。台中市文資處長張祐創說,這座製糖工廠興建於1935年,迄今有80年歷史,結構完整保存不錯,要修復利用不難,因為區段徵收與建物再利用定位難,周邊變成荒草一片。
舊糖廠與大水池成為不少攝影外拍秘境,目前該區域進行區段徵收開發,大水池與舊糖廠將規畫為公園,周邊為商業區與住宅區。
林佳龍說,舊糖廠將規畫台中產業文化園區,定位為台中經濟發展代表性建築,以過去製糖產業為主軸,結合周邊舊酒廠文化園區,在鐵路高架化後,原本的鐵道將規畫為「綠空廊道」,可以騎單車串連暢遊2個園區,帶動東、南區的觀光。
張祐創說,舊糖廠腹地廣大,還有大片生態池,開發後兼具滯洪功能,園區內有偌大綠地,預計在明年9月開工,民國107年9月完工。
谷關溫泉旅館 沒執照要開罰
2015-07-26 08:10:15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和平報導
台中市和平區谷關風景區的溫泉聞名,當地有10多家溫泉旅館林立,有6家業者長期違規使用土地,沒拿到合法營運許可,市府組成專案小組輔導,並限期改善,否則不排除開罰。
台中市觀光局表示,谷關溫泉區靠近山區,部分旅館位於限制區域,例如水質水量保護區、山坡地保育區和原住民保留地等,興建時未做環評、水土保持等審查,沒拿到建築使用執照,但仍非法營業多年。
觀光局副局長陳育正說,谷關旅宿違法問題從縣市合併前就存在,市府組常跨局處專案小組,邀請都發局、環保局、原民會及和平區公所加入,已到谷關與業者溝通,將輔導業者改進合法,但業者若不配合,持續非法營業,將依法開罰,罰款從18萬到90萬元,而且可連續開罰。
觀光局強調,非法旅館未通過消防安檢,環境衛生也有疑慮,市府將加強督導,民眾要慎選旅館,否則選到非法旅館,投宿時發生意外可能拿不到保險理賠。
員林百年楓香命垂危 樹醫生動手術
2015-07-26 08:10:22 聯合報 記者何炯榮/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鎮百果山區明湖國小前的百年楓香老樹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且命在旦夕,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決定伸援搶救。 記者何炯榮/攝影
分享員林鎮百果山區的明湖國小校門前山坡,有一株彰化縣最老的百年楓香,最近樹幹出現多處中空,內部更有靈芝子實體形成,命在旦夕,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決定伸出援手,將展開為期10天的樹病防治工程。
基金會執行長邱慧珠說,今年的搶救老樹大作戰活動,除這株百年楓樹,還有社頭鄉清水岩寺二葉松、花壇三春老樹的3株老樹。樹醫團隊28日上午10時30分到明湖國小說明樹病起因及防治工程,希望各界共同關心老樹保育議題。
楓香老樹約5層樓高,樹圍可3人環抱。明湖國小校園內開林寺理事吳春景說,原本有2株百年楓香,其中1株在20多年前遭遇雷劈斷裂,倖存的楓香老樹遭受白蟻侵蝕,曾向縣府農業局求助,但不見效果。
吳春景說,社區居民曾土法煉鋼自力救濟,將損壞的樹幹挖出,然後一層沙、一層好年冬,再一層沙、一層草藥,利用紅土當陶土敷上後密封,目前傷口依舊,因老樹位在邊坡,擔心斷裂倒塌,才求助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希望能恢復老樹昔日綠意盎然身影。
樹醫團隊日前到場會診後,給楓香老樹帶來生機好消息,28日起展開樹幹靈芝根基腐、木材腐朽菌的清創處理,也加強老樹生育地的改善 ,以免影響樹木本身的生長。
新生國小校友 放假最愛「回娘家」
2015-07-26 08:10:20 聯合報 記者凌筠婷/二林報導
新生國小畢業校友把母校當家,每天回校打掃,傳為佳話。 記者凌筠婷/攝影
分享
彰化縣新生國小有一群校友,暑假每天回校打掃,成為校園守護尖兵,母校歡迎他們「回娘家」,家長也感到很放心,母校成為校友最好的暑假去處。
新生國小每天都有一群已經是國中生、高中生的校友回到母校,到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從總務主任或其他老師指派工作,將校園打掃乾淨,並讓老師檢查過關後,才可到電腦教室或樂活教室,從事娛樂活動。「這些學生就像家人,學校是他們第二個家」校長鄭麗雅說。
因為學校小,全校師生彼此熟悉,會互相照應。即將升上高一的校友陳秀鳳說,來母校有同伴聊天,還能幫學校打掃環境,也有電腦可上網或打籃球運動,家長隨時找得到人,也很放心。
一名國二學生的阿公說,雖然孫子暑假喜歡往母校跑,他只要找不到孫子,就到學校找,「很感謝學校幫我們顧孫子,不擔心他到處亂跑或交壞朋友」。
水里玩水節登場 奪寶大戰
2015-07-26 08:10:23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南投報導
水里鄉水上嘉年華揭幕,一早就吸引超多遊客來戲水。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每年暑假戲水重頭戲—水里鄉玩水節昨天揭幕了,吸引各地家長帶小孩來玩水消暑,現場情緒超HIGH,水里鄉長陳癸佑說,明年暑假準時開鑼,還要增加新玩法。竹山鎮昨天則推出木屐寮踩街嘉年華,與玩水節互別苗頭。
水里鄉玩水節昨天開幕,連續3周周末在水里鄉親水公園有熱情活力的活動。現場規畫可愛主視覺拍照區,水上親子遊戲的戲水區、兒童娛樂遊戲區、可愛充氣玩樂遊憩區、奪寶大作戰五寶球池等多項水上設施。
玩水節第三周主打親子嘉年華—父親節特別企劃「王的誕生」親子檔走秀Show才藝表演,父親節8月8日當天凡至FB打卡親子家庭,即可至拍照區免費拍攝拍立得照片乙張,抓住夏日溫馨回憶。
竹山鎮東埔蚋溪木屐寮生態園區昨天舉辦「桃芝14周年感恩愛地球護環境」活動,地方居民以踩街嘉年華方式表達感恩祈福的心。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另,社團法人南投縣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昨日在竹山鎮東埔蚋溪木屐寮生態園區,舉辦「桃芝14周年感恩愛地球護環境」活動,社區全員投入,以踩街嘉年華方式,搭配奇裝異服、各式道具,表達感恩祈福的心。竹山鎮長黃丹怡說,木屐寮生態園區位於竹山交流道口,每年下竹山交流道到溪頭、杉林溪達200萬人次以上。鎮公所結合協會舉辦活動,希望未來有更多人能在此歇腳,創造地方商機與繁榮。
搶救集集綠隧 學者:改汽車單行道
2015-07-26 08:10:14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集集報導
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劉東啟建議綠色隧道改成汽車單行道,可容機慢車行駛,保護綠樹生命。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搶救集集綠色隧道進入新的里程碑,護樹志工主動投入搶救樟樹之餘,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副教授也是樹醫師的劉東啟說,綠隧經數十年的演替,柏油與水泥已嚴重侵害沿途老樟樹的生命力,護樹之餘,要讓綠隧永續,建議改成汽車單行道,只讓機車雙向通行,剷除部分柏油留給老樹呼吸空間。
南投縣長林明溱說,綠色隧道算是照顧得還不錯,改成單行道,這是他很早就有的想法,但要考量沿線居民的意見與通行便利性,他會研究找出兩全齊美,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確保居民進出便利與老樹生命延續。
劉東啟長期關切綠色隧道老樹的生存問題,他說,綠隧經過數十年的變化,柏油一再重舖,威脅老樟樹的生命力。
集集鎮公所召募志工展開用水刀幫老樹鬆土等任務,劉東啟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要確保綠隧沿途老樟樹能活得長長久久,就要把造成老樹根系腐壞的柏油移除,應研究適當縮小路幅,改成汽車單行車,讓機慢車可雙向通行,搶救行動才能落實。
劉東啟說,長治久安之計,就是把目前的汽車雙向通行改成單行道;這決定能否成真,要和沿線居民好好溝通,才能圓滿。
公告版位
- Jul 26 Sun 2015 01:46
中彰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