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拆解果蠅 新科院士江安世探索人類腦袋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4.07.04 09:17 pm

清華大學教授江安世研容他的工作是把果蠅的腦袋拆開、重組、換零件,進而探索人類的認知與行為,今天他以卓異研究當選中研院生科組院士。

江安世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歐盟和美國已鉅資挹注腦神經科學研究,企圖全盤解讀腦運作的奧秘,探究神經疾病的成因,發展出會思考計算的聰明電腦,這將是本世紀重大成就。

江安世專攻腦神經科學、神經基因學、生物影像,他說,已經了解哪個腦神經細胞掌管儲存記憶,哪些腦神經細胞壞掉,果蠅就會出現異常行為,因此「拆解、重組、換零件」,養出阿茲海默(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果蠅。

「果蠅的腦細胞有13.5萬個,現在知道其中300個的功能」,江安世說,人類腦子有1000億細胞,別以為解讀腦細胞遙遙無期,上個世紀科學界破解了人類的基因密碼,本世紀人工腦由科幻變成真實的那天來臨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

江安世率領的研究團隊正運用超高速電腦,模擬重組動物的神經網路,例如果蠅聞到味道到飛近水果,從看到水果進而吸食,腦子會如何運作,藉此想了解腦神經網路如何操控人類的行為。

他不僅在「科學」等頂尖期刊發表論文,也以生動有趣的演講,吸引有志青年加入研究團隊。他說,很開心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在台灣完成,感謝很多辛苦學生串聯了10年來的努力。

江安世研究團隊來自生醫、電機等多元背景,他歡迎任何跨領域的學生投入腦神經科學,「只有興趣」就可以投入,投入之後「要更有興趣」持續下去。
新科院士何文壽創新技術 解決酸雨問題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4.07.04 09:22 pm

旅美學者何文壽今天當選第3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研發的專利技術,能大量降低硫化氫,解決煉油廠製造的酸雨問題。

現年71歲的何文壽,2002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目前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何文壽研發出創新技術,能夠將煉油廠殘餘的硫化氫降低至排放標準,煉油廠不再需要再把殘餘的硫化氫轉化為製造酸雨的二氧化硫,成功解決酸雨問題,這項技術目前已商業化。

此外,何文壽在近期的研究中開發出一種薄膜,能夠抓取煉油廠排出的二氧化碳,除了能有效降低煉油廠的碳排量,經壓縮後的二氧化碳可存放於地表1萬英呎下,與石油融合後,可降低黏度,使石油容易流出,一舉兩得。

何文壽的另一項研究是「水的純化技術」,可將海水變淡水,或淨化受污染的水源。但他坦承,如何增加產水量、降低能源消耗,是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

過去何文壽曾任職於美國Exxon石油公司,在美國工業界擁有28年的製程研發經驗。他希望把經驗傳承下去,對社會做出貢獻。
中研院士/周芷研究被剽竊 諾貝爾遺珠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4.07.04 10:36 pm

新科中央研究院院士周芷是第一個發現病毒基因不連續的,卻被剽竊成果而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現在中央研究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把榮耀還給她。

中研院長翁啟惠今天說,199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的獲獎發現是「不連續基因、RNA剪接」的研究,其實這篇研究第一個作者是周芷,實驗也由周芷執行,本屆中研院士會議第一次提名她即當選院士,也算讓她獲得應有的榮譽。

周芷說,學術界原本以為基因是連續不間斷,她於1977年率先在電子顯微鏡發現病毒基因不連續,後來又發現除了細菌之外,高等物種的基因都不連續。

學術創見遭到剽竊並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周芷說,失落是一定會有的,但是她現在已經不放在心上,如果一直耿耿於懷,後續的研究就無法做下去。

周芷專攻分子病毒學與生物化學,她久居美國,卻從來沒有入籍美國,只有一本中華民國護照,她認為這是因為自己5歲與父母從大陸來台,從小在紫藤蘆長大,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緣故,不會忘本。

周芷的弟弟周渝是紫藤蘆現任負責人,周渝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紫藤蘆就是姊弟生長的家,周芷讀小學是體育賽跑健將,初中是體育校隊,並且一直學習鋼琴,直到忙於研究才中斷,從小周芷就不是書呆子,北一女畢業時,大學聯考丙組榜首,她本身也很意外。

周渝說,周芷拿著中華民國護照在國外參加會議申請簽證,曾經遭遇不少麻煩,她卻沒有想過要雙重國籍,美國國家科學院2012年選她為外籍院士,她正是鳳毛麟角的中華民國院籍院士之一,當年剽竊研究的人卻未入選,可見美國學術界都肯定她的成就。
當選院士時在業界 林本堅首位

【中央社╱台北4日電】
2014.07.04 09:51 pm

中央研究院第30屆院士今天揭曉,台積電技術副總經理林本堅是史上第一位當選時在產業界服務,而非學術界的院士。

林本堅是光學微影的先驅者,中研院長翁啟惠指出,林本堅數十年來貢獻卓著,將積體電路製程中的光學微影技術,推進了16個技術世代,也讓台積電長期在該領域居於世界領導地位。

中研院院士都來自學術界,少數幾個與業界有淵源的院士,如曾擔任台積電執行長的胡正明,以及創辦美國Atheros通訊公司的孟懷縈,當選時都是學者身分,不像林本堅正在業界服務。

中研院預計於下一次院士會議開始,在現有的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外,再新增第4組「工程科學組」,外界期待未來將會有「企業家院士」,沒想到提早在這一屆便出現。

翁啟惠表示,林本堅能出線,代表台灣企業的研發能力很「強韌」,能夠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他也希望藉此加強產學間的互動,一同提升台灣創新能量。

林本堅今天表示,希望自己的身分能讓產學有更多互動,會找院士一起溝通,「找出一些最好的東西來做」。
新科院士王明珂 破解大漢想像共同體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2014.07.05 09:17 pm

中研院選出的新科院士王明珂,專研中國羌族等少數民族文化,他說,自己向來認為學術和現實密切相關。他早期研究中國古代周邊華夏和蠻夷戎狄關係,現在則研究中國和周邊民族關係,發現以大漢為中心的「漢族正統」根本是「想像(出來)的共同體」,被漢族認為邊緣的種族根本沒把漢當正統。

如此思想顛覆中國極力創造的華夏典範說,也挑戰中共向藏人等灌輸的中華一統思想。王明珂說,他的書在大陸數度遭禁,也常一邊演講、中共官方一邊在旁「消毒」。但最讓他痛心的是,川震地點正是他的研究所在,熟識的人事物一夕全毀;中共後來進入救災,靠的還是他畫的地圖。

本屆人社院士最年輕也是唯一女性者,是香港出生的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李惠儀,李惠儀和院士王德威是同事,研究以明清文學、秦漢史傳等為主。她的研究獨創一格,以即將出版的「明清文學的女子與國難」來說,注入女性主義觀點;新譯的「左傳」也即將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