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鴻海營收第4季站高 去年全年仍現衰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19:51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圖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圖/報系資料照
圖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圖/報系資料照
鴻海去年12月合併營收來到歷年同期第3高,去年第4季營收來到歷年單季第3高,不過去年全年營收是上市以來首次年負成長。

鴻海自結去年12月合併營收新台幣4496.39億元,較去年11月4806.71億元減少6.45%,比前年同期4096.54億元成長9.76%。鴻海去年12月營收來到歷年同期第3高,次於2014年和2013年同期。

法人表示,鴻海去年12月仍持續受惠5.5吋iPhone7 Plus拉貨力道,鴻海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河南鄭州廠區和廣東深圳觀瀾廠區產量,仍維持相對高檔。不過4.7吋iPhone 7市場需求相對趨緩,部分牽動鴻海去年12月營收表現,未能衝上5000億元大關。

鴻海去年第4季自結合併營收達1兆4022.43億元,較去年第3季1兆753.48億元成長30.4%。

法人表示,鴻海去年第4季營收仍維持季節性旺季表現,來到歷年單季第3高,次於2014年和2015年同期。

累計去年全年鴻海自結合併營收達4兆3569.88億元,較前年4兆4830.95億元減少2.81%。

從公開資訊測站資料顯示,鴻海於1991年上市,從財務報表資料來看,鴻海從1991年到2015年,每年營收都呈現年成長趨勢。

法人表示,去年iPhone 7整體銷售狀況不若市場預期,鴻海去年全年營收較前年減少,這是鴻海1991年上市以來首次全年營收出現年負成長。

展望今年第1季,法人預估鴻海第1季業績將呈現季節性表現,今年上半年需觀察全球景氣和蘋果iPhone實際出貨狀況。

展望今年第1季iPhone出貨表現,投顧分析師先前預期,今年第1季4.7吋iPhone 7銷售量可能保守看待,加上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力道趨緩,第1季iPhone出貨可能低於去年第1季表現。

大立光高股價壓垮程式 投資人可求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17:48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大立光電公司。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大立光電公司。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股王大立光昨天開盤後價格異常熔斷22次。證交所指出,經查是瞬間價格穩定措施暫存區僅32位元,大立光的高價壓垮電腦程式。證交所表示道歉,指投資人若有損害,可以申請賠償。

大立光昨天開盤後價格異常,觸動22次「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是台股推動盤中熔斷機制以來首見,引發有人刻意操縱股價疑雲,證交所今天公布調查結果,原來是價格穩定措施計算程式出包。

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簡立忠表示,昨天問題發生時,內部關注是否委託面有問題,未及時發現原來是電腦程式出錯,但分析當天委託方面無異常,且成交價格穩定,未發現刻意操作痕跡,後來才發現是價格穩定計算公式出錯。

證交所解釋,由於撮合程式內避免小數點運算,所有價格都乘以1000計算,若大立光成交價4150元,以觸動熔斷機制3.5%計算,已達4295250000,超過32位元整數的最大數值4294967295,馬上觸動熔斷機制。

簡立忠說,過去價格穩定計算公式的股價上限約落在4150元,在修改程式後,價格上限調至99萬9999元;雖然昨天大立光在觸動熔斷機制期間,成交價無大幅波動,但證交所表示,投資人若有損害,可以向證交所申請賠償。

證交所表示,經過內部查核,發現價格穩定措施的計算公式當試算成交價超過一定價格時,會出現異常,將主動檢視撮合程式內暫存區是否存有類似問題,加強臨界值壓力測試,且針對瞬間價格穩定措施實施頻率過高者,將納入異常交易注意標準。

大立光熔斷22次 原來真相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16:55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即時報導


大立光台中總廠。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立光台中總廠。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立光(3008)昨(40)日早盤一小時內觸動22次「盤中瞬間價格穩定措施」,為史上首見,證交所今天坦承,是因大立光高價股價過高,使得證交所電腦程式發生錯誤所致,今天開盤前交易程式已修改。

證交所發言人簡立忠在記者會上鄭重道歉,並指出電腦程式會全面啟動壓力測試。

當大立光股價超過4,150元,就引發程式異常。

簡立忠說,若有損害可以跟交易所申請,願意負起責任。

大立光﹒證交所﹒高價股
延伸閱讀

兩岸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14:09聯合晚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值衰退至3,247億美元年減3%。展望2017年,新應用領...
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值衰退至3,247億美元年減3%。展望2017年,新應用領域持續成長,據研調機構Garnter預估,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成長至3,400億美元,年增4.7%。 報系資料照
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進入擴張期。除了台積電(2330)與聯電(2303)分別於南京與廈門擴建12吋晶圓產能外,中國當地業者也積極針對邏輯IC與記憶體進行擴產,帶動晶圓製造設備及耗材需求。法人認為,主要的晶圓製造設備集中於微影、蝕刻、擴散、檢測,但全球主要供應廠商都集中在歐美日,預估兩岸設備廠整體受惠程度有限,但部分耗材廠、精測研磨光阻液台廠仍有機會。

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值衰退至3,247億美元年減3%。展望2017年,新應用領域持續成長,據研調機構Garnter預估,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成長至3,400億美元,年增4.7%。

國內投顧最新報告認為,全球80%晶圓產能集中在亞洲地區,又以台灣及中國分居前二名,分別占全球產能50.2%及13.9%,據SEMI統計,2016~2018年兩岸將擴建十座晶圓廠,其中五座主要以6吋及8吋晶圓為主,其他五座則以12吋晶圓為主。據Gartner預估,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產值將由2015年的37.1億美元成長至2018年的78.9億美元,年增率高達20.7%。

未來二年兩岸半導體產業積極擴建新產能,微影、蝕刻、擴散、薄膜等設備受惠程度較大,國內法人認為,國內相關半導體耗材廠受惠兩岸晶圓代工廠擴廠需求程度較設備廠顯著,台廠方面如精測(6510)切入高階通訊晶片市場。崇越(5434)為信越光阻液獨家供應商,預估可望同步受惠。

聯電﹒台積電

名家觀點/掌控AI商機 人腦也要升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盧希鵬


幾天前,網路圍棋出現一個代號為Master(大師)的棋士,連敗中日韓頂尖高手,包括中國棋王柯潔、日本圍棋七冠王井山裕太、南韓圍棋守護神朴廷桓、中國棋聖聶衛平、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等,締造了七天60勝的戰績。後來Master表明身分,原來是Google人工智慧AlphaGo。在圍棋上,人工智慧徹底打敗了人類。

我學生時代讀過一本科幻小說,談到一群外星人在宇宙中尋找可殖民的星球,後來找到地球,因為地球正在被一群極低等的生物統治,就是人類。小說中描述人類如何的低等—記憶力差、計算能力差,從出生到步入社會,要受教育20年;在畢業時,又把過去20年所學都忘了。但是,這群低等生物卻發明了一種高等的機器,就是電腦,電腦的記憶力、計算力都很強,沒有情緒也不會疲累。於是星際戰爭展開,結果當然是人類贏了,人類有一種電腦沒有的能力,就是思考學習與創意。

只是,自從2006年開始,人類的優勢愈來愈小。腦科學的發現用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研究上大有斬獲,讓語言影像識別、認知辨識、甚至創意的準確度都大幅的提升。

人工智慧領域可以分為機器學習以及自動執行兩個方向。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上,人工智慧是一種「合成智能」(Synthetic intellects),透過無所不在的感知器、數位足跡、大數據,經由深度機器學習演算法而得,對你的了解可能比你自己還多。過去靠的是知識工程師的邏輯萃取設計,現在則是靠電腦反覆的大數據機器學習。

比較可怕的是,人類智慧已經無法理解人工智慧自己發展出的邏輯。所以一個完全不懂下棋的人,有可能「教出」天下無敵的下棋高手;同樣的,一個不太懂理財投資的工程師,也有可能訓練出比自己還準的投資機器人,只要餵給電腦夠多的學習案例數據。

在自動執行(Supervised Autonomy)上,電腦可以在人類無法感知的時間內替人們做決策並採取行動,像是Google可以精準地投放廣告;Amazon Echo更可以接受語音,替你訂餐、購物與控制家電;臉書可以幫你自動辨識人臉與挑選資訊;理財機器人可以在計算大數據的同時,以每秒10萬次的高頻交易幫你低買高賣。當然,智慧工廠、智慧城市、各種機器人、無人自駕車……都是自動執行的代表。由史丹福大學團隊成立的Willow Garage公司,已經開始免費提供具有機器學習、視覺、語言等功能模組的機器人作業系統(ROS)給各界使用,未來機器人的開發門檻愈來愈低。

表面上看起來,人工智慧能夠帶來許多利益,但也有可能,因為彼此競爭著保護自己的主人而不經意地毀滅他人,如2010年5月6日,道瓊工業指數莫名其妙跌了9%,1兆美元瞬間蒸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六個月後才搞清楚,原來是一群高頻交易的理財機器人,在試探並利用彼此交易策略的行動上失控了。所以霍金博士才說,「我們還不知道:強大人工智慧的興起將是人類最好或最糟糕的事情。」並警告人工智慧具有毀滅人類的危險。

在十年前,人工智慧的研究是無產業價值的,2006年後,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果企業主管或政府官員大學畢業超過十年又不用功的話,就會不理解這項商機的龐大。主政者「對過去的堅持,與對未來的無知」,讓人為台灣的產業發展捏一把冷汗。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專任特聘教授)

華碩 上季營收1172億元超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聯合報 記者曾仁凱


受惠新手機的銷量、單價齊揚,加上筆電市場傳統旺季發威,華碩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品牌營收達一一七二億元,季增百分之九點一,衝破公司原先設定上季營收一○○○億至一一○○億元目標的上緣。

華碩去年營收成績單出爐,十二月營收三九五點五八億元,從十一月的高檔滑落百分之十八點八,也比去年同期略減百分之三點八。累積去年全年營收四六七○億元,年減百分之一點一三。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昨天表示,華碩去年第四季營收成長的動能橫跨不同的產品線及市場,代表整體營運體質健康。

長榮

緯創轉攻智慧機 拚毛利率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代工廠緯創近年來為甩開筆電代工「毛三到四」的低毛利率泥沼,積極轉攻伺服器、智慧手機、醫療器材等非筆電業務產品,期盼能提升毛利率,力拚企業轉骨。

由於筆電代工毛利率僅4%至5%,單純靠筆電代工將無法有效提升獲利,國內代工業者勢必要發展新事業,才能持續提升業績。智慧手機代工毛利率達雙位數,成為許多代工廠積極發展的業務之一。

緯創今年也積極投資醫療領域,日前增資旗下子公司緯創生技投資控股公司6億元,資本額已達12億元,主要業務在整合緯創於醫療、軟體應用的投資。

緯創近年全力發展非筆電領域,包括伺服器、智慧手持式裝置、電視、生物科技等,其中以伺服器、智慧手持式裝置收穫最多,伺服器目前每年營收貢獻逐漸攀升,年出貨量數百萬台,僅次於廣達、英業達。

此外,智慧手持式裝置業務在蘋果光罩頂下,即使緯創明年新機出貨量仍低於鴻海、和碩,但未來仍有機會迎頭趕上,藉此添增營收動能。

緯創﹒筆電﹒伺服器

緯創搶i8單 昆山廠將擴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本報系資料庫)
緯創昨(9)日董事會決議,將以不超過1.95億美元(約新台幣60.45億元)額度內,針對大陸昆山廠進行設備採購;這是緯創近半年內第三度投資昆山廠,有助擴大智慧手機產能。市場猜測,緯創應是為今年承接蘋果iPhone 8訂單做準備,將搶食鴻海、和碩代工訂單。
針對市場傳聞,緯創發言系統不予置評。緯創去年9月底曾公告,提高昆山子公司緯新資通投資金額上限達2億美元(約新台幣64億元),用於採購產線設備;接著在11月公告投資1,000多萬美元;此次是第三次對昆山廠投資,顯示出緯創已接獲智慧手持式裝置大單,組裝良率也大幅提升,才會砸銀彈添購設備。

據了解,緯創昆山廠主要生產智慧手持式裝置,因此引發市場揣測緯創擴大設備投資的動作,是準備量產iPhone 8。法人指出,緯創曾加入iPhone 5c組裝行列,針對該產品組裝練兵,因此可能受到蘋果指示加入組裝行列,成為繼鴻海、和碩外,第三家iPhone代工廠,以提高未來新機的市場供給量。

不過,即使緯創成功切入iPhone 8供應鏈,但未來供貨量仍遠不及鴻海、和碩,加上代工機種若是毛利較低的4.7吋機型,能否對緯創獲利有明顯幫助,有待觀察。

緯創昨天公告去年12月營收達697.98億元,月減5.8%、年增19.6%,累計去年全年營收6,594.19億元,年增5.8%,略高於法人預期。

17
圖/經濟日報提供

強化體質 布局新興服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中華電信昨(9)日舉行尾牙,新任董事長鄭優與總經理謝繼茂都表示,新的一年,產業競爭更加激烈,要積極開拓新的市場。鄭優表示,他已聽了許多業務單位報告,中華電信面臨競爭者很大的威脅,將強化體質、開發新品應戰,包括加強提升通訊網路品質、並開發整合MOD與寬頻網路的數位匯流商機。

昨天尾牙,剛卸任的董事長蔡力行未到場,前兩任董事長呂學錦、李炎松都出席。鄭優逐一向員工敬酒,並上台高歌「快樂的出航」與員工合唱。

鄭優表示,中華電信剛完成今年度的財測目標,將在25日的法說公布。面對市場激烈競爭,中華電信有優秀的人才與技術,有信心維持競爭優勢,將以「數位經濟的發動機、創新產業的領航員」為使命,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他說,整體電信環境已改變,例如語音業務的營收衰退非常嚴重,各競爭同業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希望穩住營收衰退的趨勢。新的一例一休制度也影響成本支出,初估一年人事成本增加1.9億元,不過相較人事成本約300億元,幅度不大。

鄭優說,過去一年來中華電信有不錯的營運績效,是大家努力的成果。今年面臨的挑戰更加艱鉅,但仍有信心突破難關,將加速發展匯流服務及持續布局新興服務,有效發揮在研發、技術以及人才方面的優勢;同時積極開發海外市場,與合作夥伴創造新的成長契機。

中華電信﹒鄭優﹒營收

中華電槓有線電視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新任中華電董事長鄭優(中)昨在尾牙會上表示,中華電會針對價格進行競爭,不會讓系統...
新任中華電董事長鄭優(中)昨在尾牙會上表示,中華電會針對價格進行競爭,不會讓系統業者打在地上。 記者胡經周/攝影
中華電信新董事長鄭優上任,將以數位匯流政策殺出新血路。中華電信的MOD今年將結合光世代寬頻,對戰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寬頻網路加數位有線電視。鄭優更向主導系統台頻道代理權業者凱擘、中嘉、年代「叫陣」。他表示,頻道在不同平台無法同等公平上下架的狀況由來已久,他近期將拜會主管機關NCC「訴之以理、動之以情」,爭取更多主流頻道在MOD播出。
鄭優昨(9)日表示,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有網路、有數位平台的頻道內容,看似搭配較低的價格和中華電信競爭,中華電信的網路費用可能比較貴,但MOD價位較低,搭配起來有價格優勢,今年也會盡量整合寬頻網路與內容、以此方向做訴求。他說,系統業者打價格戰,但影視加寬頻未必比較便宜,中華電信也會針對價格去競爭,「不會無所作為,讓他們打在地上」。

中華電信昨舉辦尾牙,鄭優對員工說,希望面對競爭、開發新業務。他強調,MOD業務這十年來受到很多限制,希望努力突破。例如內容方面,要爭取觀眾愛看的關鍵頻道上架,打破不合理的規範。他說,黨政軍條款有不利的影響,讓中華電信站在跟有線電視業者不公平的基礎上,一些好頻道不能上架,有很多背後的因素,但MOD有心要耕耘,希望好的頻道業者來上架,也要爭取民眾喜歡的頻道。

他表示,前一陣子才鼓勵頻道同業,要先占先贏、先在MOD取得好位置,讓整個市場的秩序改變,他希望有遠見的頻道業者攜手一起打拚。

去年公平會重罰三大頻道代理業者1.26億元,分別是富邦旗下的凱擘、中嘉的全球數位媒體及年代集團的佳訊視聽,理由是對新進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頻道上架條件不公平,影響市場新業者。

中華電信﹒有線電視﹒MOD

向台廠借將 只是序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遭遇美國川普新政府全力阻擋,未來恐加速自主研發。資深半導體業界人士分析,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進入群雄爭頭,對外挖角行動也會加快,借將台廠資深半導體菁英,只是序幕,且未來挖角行動也會擴大到其他國家。

中國大陸稍早在國家發展半導體集成綱要中,明定中芯和紫光為主導邏輯晶片和記憶體兩大指標廠,不過各地方競相爭首,希望獲得中央關注及國家產業發展基金(大基金)青睞注資。

中芯目前是中國大陸晶片製造龍頭,但和全球尖端製造廠相比,技術仍落後一大截,雖然中芯去年市值超越聯電,但因兩地本益比落差大,扣除這些因素,加上大陸政策在光罩等項目給予補助,聯電價值遠在中芯之上,更遑論要和台積電抗衡。

紫光集團也看中中芯目前遭遇瓶頸,希望匯集各方寵愛光環,快速切入邏輯晶片製造,與記憶體雙軌並進,超越中芯,成為全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廠。

因此紫光近期在記憶體領域接管武漢新芯,並與大基金合資成立長江存儲公司,另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興建全球單一最大3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廠,為全球記憶體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不過紫光在記憶體領域,同樣面臨合肥長鑫和福建晉華有意角逐卡位的競爭。

這些半導體投資,最具關鍵是就是技術。目前南韓三星和SK海力士都已拒絕提供技術給大陸半導體廠,陸資目標幾乎都鎖定爭取和美國合作。

但美國白宮科技顧問向川普政府建議,面對中國大陸全力推動半導體科技,應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加強保護美國半導體業。川普上台後可能更嚴加限制中國大陸投資美國半導體業。半導體業者深信這股虹吸力量擋不住,如何留才和育才,考驗政府和企業的智慧。

半導體﹒川普﹒聯電

孫世偉 讓聯電市值 一年增兩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經濟日報 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孫世偉專長研發,是聯電集團過去相當倚重的專業人士。2005年因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爆發和艦案淡出後,孫世偉浮出檯面,以50歲成為聯電最年輕的資深副總。

2008年他進一步被推舉為執行長,上任時,聯電股價不到10元,一年後市值增加兩倍,成功帶領聯電脫離營運谷底,2012年升任副董事長,於2015年退休。

孫世偉在曹、宣陸續淡出後,為聯電新生代的代表,在晶圓代工業過去90、65奈米先進製程的年代,是追趕台積電的最大推手。

2008年7月16日聯電為使公司更趨年輕化、活力化與效率化,決定局部調整組織,由洪嘉聰、劉鴻源與顏博文三位資深經理人遞補為董事,並於會中推舉洪嘉聰為新任董事長,通過任命原營運長孫世偉為執行長。

聯電在孫當執行長期間,法說會大多數由他一人擔綱。他剛上任初期,聯電股價最低曾跌至6.6元,一年後股價最高曾達19.1元,市值等於增加了兩倍。

聯電﹒晶圓代工﹒台積電

震撼!聯電前執行長孫世偉 投身大陸紫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0 05:06聯合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紫光集團昨天宣布,延攬聯電前執行長孫世偉出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這也是繼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加入紫光集團後,另一位台籍重量級半導體界菁英投入大陸,協助大陸發展半導體事業,震撼半導體界。

紫光內部人士透露,孫世偉加入紫光集團,將協助紫光在成都設立十二吋晶圓廠,建構紫光集團擘畫「從芯到雲」關鍵的自主邏輯晶片製造業務,與記憶體業務雙軌並進。

而紫光集團主動宣布孫世偉的人事案,也等於否認先前傳出中華電信前董事長蔡力行將轉戰紫光集團任職。市場一度這個位置原矚意由也曾擔任台積電總經理的蔡力行出任,但蔡力行秉持台積人不和老東家打對台的原則婉拒,紫光最後說服孫世偉加入。

孫世偉曾任聯電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負責聯電的研發中心晶圓廠的運營以及全球晶圓代工業務的拓展。擁有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的他,加入聯電之前,先在美國摩托羅拉半導體公司工作十年,負責先進產品研發,並曾任IEDM(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亞洲委員會主席。

據了解,紫光延攬孫世偉加入,主要是借重他在晶圓製造的豐沛歷練,尤其紫光集團稍早決定在成都計畫投資二百億美元,建置成為以十二吋晶圓生產邏輯晶片的生產重鎮,必須有熟悉半導體製程擘畫產能和建廠規畫。

孫世偉在紫光位階與高啟全相同,都是擔任全球執行副總裁,但兩人各自負責不同業務,等於紫光為達大陸政策在二○二五年半導體關鍵零組件自製率要達到七成的目標,紫光在邏輯晶片和記憶體晶片雙軌並進,並借重台灣發展經驗,希望能快速達到目標。

隨著紫光決定跨入邏輯晶片製程,也凸顯原列為國家指標型企業的中芯國際,在晶圓製程技術遭遇瓶頸,紫光集團在產業基金強力奧援下,企圖取代中芯,成為大陸邏輯晶片和記憶體製造雙領域的指標廠。

二○一五年一月從聯電退休後,孫世偉在全球咨詢和半導體公司擔任高級顧問。他也在A* STAR(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院)、美國西北大學McCormick工程學院、布魯爾科技(Brewer Science)、R&D Altanova以及勤友光電等公司擔任獨立董事,並於上海慧智微電子公司(Smarter Micro)擔任非執行董事長。

在紫光未延攬前,孫世偉加入金莎江集團和橡樹投資合資的GOScale Capital擔任營運合夥人,專注於尋找海外併購項目。
18
圖/經濟日報提供
半導體﹒新加坡﹒台積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