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讓文化與經濟共生共榮
2017-09-12 03:0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歷經近半年分區會議及多場主題論壇後,第四屆全國文化會議於日前順利舉行。在時代的脈動下,這場睽違15年後文化部再度舉行的文化會議有著迥異於以往的內涵,特別是規劃了「文化永續力」議題,強調文化與經濟的共榮發展。這對日益重視經濟轉型的台灣而言,實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文化經濟和文創產業成為國家文化政策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文化界與產業界卻常落入文化內涵與經濟發展的二元對立。此次文化會議強調的「文化永續力」指出應從文化生態平衡體系的角度,重新思考台灣的文化政策,尋求文化與經濟產業的共生和共存。這是一個令人樂見的發展。

台灣的產業經營最被詬病的特質之一,就是缺乏文化內涵,以至於始終難以高值化;而台灣的文化產業向來積弱不振,必須大幅仰賴公部門的政策支持,欠缺自我發展的動能。西方先進國家乃至於亞洲的日韓泰等國向來重視文化與經濟的共榮發展,也都能獲得很好的成果。台灣的產業政策與文化政策過去多是各自為政,缺乏整合與系統性思維。

事實上,文化與經濟的雙元獨立發展已愈來愈無法面對外在局勢變化的衝擊。如今數位科技加速了資源與資訊的跨國流動,加深了全球化發展對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不僅文創產業的國際競爭加劇,也影響本土文化多樣性的平衡。因此,一方面未來文化必須藉由產業經濟價值帶來營收,以便能維繫創意永續發展的能量 — 文化需要經由生產、流通、接收到消費的過程建構文化循環的基礎性支持,使經濟利益成為挹注文化創作的活水;另一方面,經濟產業也需要透過文化特色與文化輸出等軟實力來加值與傳布。由此可知,讓文化多樣的內涵與經濟發展的價值共榮、共存和永續發展,實是當前台灣文化經濟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此次文化會議能察及此點,並得到若干較新政策思維的結論,這對建構台灣文化發展的生態系與經濟轉型都有重要意義。首先,如要建構文化產業發展的生態系,不應長期依賴政府資源挹注,有限的政府資源應該用於最具公共性、最有正向外部性的項目,因此,應建立包含租稅、基金在內的文化金融體系,引入市場與投資者,型塑良好的公私民夥伴關係,並減少政府直接補助作業。相關事務應交由像即將成立的「文化內容策進院」這類中介組織來進行資源分配評估與策略執行。

此外,文化永續的根基在於青年的創造力,文化產業健全的生態體系也是支持青年創意最具體的實踐,包含透過教育的跨領域融合、公共媒體的產學連結、文化金融體系在創作、創業的支持,支撐青年創意的想像與實現,讓青年成為文化永續發展的活水源頭。現今的經濟活動與政府政策都極重視青年的創意創新與創業,事實上,青年的創造力正是縫合文化與經濟發展落差的最佳動力,只要對青年有更多的支持,無限的創意就會是讓產業得以轉型發展的契機。

因此,政府部門除了擴大文化經濟投資活絡藝術市場,振興影視音產業之外,更要思考如何健全文化經濟支持體系,建立文創投資的合理回饋機制,平衡文化貿易與文化多樣價值,讓文創產業的利益能真正回饋挹注文化發展的基礎建設與創作。在策略上,除了建立媒合跨域藝文經濟平台、藝文電商平台,壯大公共廣電集團,人文出版與獨立書店的適當補助之外,也要思索如何透過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中心以及視覺、表演藝術及出版等相關中介組織,投入文創人才的培育,並強化文化內容研發使創意源源不絕。

透過一次又一次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所形成的文化會議結論,既然已經展現人民前瞻與進步性的思維,更凝聚出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議,剩下的就是政府部門如何跳脫文化工具性思維,透過跨部會、跨領域的協商合作,真正讓文化多樣的內涵與經濟發展的價值共榮、共存和永續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