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視就是公視,何必像BBC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12 01:06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公視、華視董事(台北市)


公視新董事會成立,有新任董事說「為何台灣不能有自己的BBC」,事實上台灣公視一開始就是努力要成為BBC,所以才成了現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叫好」是一直是金鐘獎的大贏家,「不叫座」是收視率永遠是五家無線電視台的最後一名,而且占比只有第四名的一半。

電視制度受到政治體制制約,電視內容則反映在地文化,所以BBC與NHK成功都有其社會文化基礎,BBC的節目迎合英國庶民的口味,NHK的大河劇滿足日本人對「做為日本人是光榮」的想像,日本與台灣文化接近,NHK的戲台灣人尚可接受,但把BBC節目複製來台灣就成了菁英文化,與庶民格格不入,陽春白雪當然收視率不高。

BBC只會存在英國、NHK也只會存在日本,文化無法複製,電視體制和內容也無法複製,要政府把每年九億元調高為六十億元,公視就會變成「自己的BBC」?這是忽略了社會文化條件的「科技決定論」。數位時代,數百個電視頻道,觀眾選擇多,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如何強迫觀眾一定要看陽春白雪?

公視就是要擺脫菁英電視台思維,以服務多元公眾為使命,讓庶民接近使用,不要讓普羅大眾繳稅,但只有菁英收看;第五屆熱心的董事募了數千萬元,開闢了晨間英語新聞,說要服務在台的外國人,結果收視率掛零,相同的資源若來製作印尼語、泰語、越語新聞,以服務弱勢的外配移工,豈不更佳,也更符合公共的精神。

此外,公視不是政府電視,應展現不同聲音,維持言論獨立性,這點目前公視做得很好,「獨立特派員」、「有話好說」、「我們的島」都呈現有別於商業電視台的聲音,觀點也未必與政府同調,值得肯定。第五屆部分董事曾提案制訂「製播準則」以規範公視員工發聲,我就全力阻檔,公視大概是全台灣唯一不用看老闆眼色做新聞的電視媒體,應該珍惜。

公視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服務傳播產業,公視應成為公共場域,鼓勵委製,開放同業參與,以提升整體產業製作水準為目標。曾有立委質疑公視自製率太低,這是誤解,公視自製率太高才是錯誤的,公視本應善用公家資源,讓獨立製作公司有演出的舞台。

同時公視應積極研發創新(如4K電視),技術轉移同業,以服務產業;這是殷鑑,數位電視在廿年前被討論時,台灣每家電視台都不斷嘗試錯誤,所繳「補習費」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千萬元,這些錢都進外商口袋,所買的器材不久就進倉庫成了廢鐵。新科技的嘗試錯誤,請撥專案費用讓公視來做,然後技轉給所有電視台。

公視一年政府提撥九億元,連同專案補助,年度預算約十二億元,和一般商業電視台接近,公視因為沒有收視壓力,可放手做節目,也屢獲金鐘獎及國外獎項肯定。現在國家財政短絀,希望政府大幅增加預算成為「大公廣」,「大公廣」的目標是什麼?收視率就會更更高?天方夜譚!

公視﹒英國﹒外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