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吊在政客生涯的車尾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09 03:2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內閣遲遲不作調整。 聯合報資料照...
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內閣遲遲不作調整。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曾吉松/攝影
許多人注意到台灣民主政治越來越走向政黨「偏私化」:取得執政權的政黨,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卻忽略了國家社會的平衡發展和整體利益。大家較少注意的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個人化」現象:民眾把希望放在少數政治明星身上,以為他們能帶來救贖,卻忘了從不同領域追求民主的深化,而政治新星卻一次次讓人民失望。這兩點,都是台灣民主多年來無法提升的主因,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第二點。
從最近政壇的戲裡戲外,都可看到這類政治「個人化」現象。例如,早已運作困難而應改組的內閣,卻遲遲不作調整,原因只是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卻拒絕改組內閣,這其實是以私誼害公務,消耗民主。再如,內閣多位閣員去年即遭各界指責顯不適任,林全卻因這是自己「班底」,始終無意調整人事,而放任政務擺爛。這不也是以私害公?

再如,賴清德是否應北上參選,或者應先進入中央政府增加歷練,他擁有許多為政治效力的機會。但賴清德卻遲疑再三,擔心自己像朱立倫那樣為職務所困,幕後原因是,敦促他直取二○二○總統大位的勸進恐怕更誘人。簡言之,賴清德對政治生涯有更遠大的企圖,在通往權力大位的進路上,他不想被無謂的職位牽絆。如此,把自己謀取大位的盤算置於大局之上,是用個人得失去打量民主政局,但許多輿論居然也苟同其選擇。事實上,朱立倫兩年前反覆其行,因而演出「換柱」戲碼,不也是個人權力考量多過對大局的思考所致?

民主政治變成政治明星的競技場,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總統川普是打著「反華府」的旗幟而當選,在競選期間,他不少言行甚至也跟共和黨唱反調。儘管川普反華府、反民主的腔調在選舉中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殘酷的是,他當選後,其各種反民主施政寸步難行,更導致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角色岌岌可危。

反觀台灣,我們的民主制度仍缺乏深厚根基,五權分立及權力制衡的意識仍然薄弱,民眾過度崇拜政治明星的結果,只留下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撇開陳水扁不論,且看最近的政治氛圍,蔡英文上任僅十五個月,聲望已急速下墜。然而,朝野及政論節目所熱烈討論的,卻不是台灣應如何挽救這個國家泥淖之局,讓政治回歸軌道,卻反立即將眼光投至下一場選舉,討論民進黨誰可取而代之,在野黨由誰出馬最有勝算云云。遺憾的是,一般大眾對於這樣的論戰推演似乎也津津樂道,人云亦云。試想,政治若只是停留在「把誰選上去、把誰選下來」的洩憤模式,民主最後除只剩一堆爛蘋果,還有什麼?

一般台灣人對民主有三個迷思:第一,以為人民可以投票直選總統,就是莫大的民主成就;第二,以為台灣曾經締造三次政黨輪替,就是偉大的民主典範;第三,對於表現欠佳的政黨或民代,下次選舉可以用選票制裁他們,這就是民主的真諦。這種以為「投票等同民主」的想法,其實膚淺而消極。投票作為一種政治參與,其實只是民意授權的基本形式;然而,當政治人物獲得政治授權後為所欲為,不再聽取民意,甚至為禍國家社會,人民卻找不到約制之道,那才可怕。

回顧台灣近廿多年的變化,民主政治淺薄到只剩選舉,選舉被淘空到只剩少數明星,明星被炒作到只剩民粹口號,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事。當民主政治等於被吊掛在政治人物生涯規劃的車尾,只能隨轎夫的腳步進退,這根本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台灣三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成就」,如今只換得國家認同的分歧,經濟元氣的耗怠,和社會民族情感的撕裂。對這種政治「個人化」的現象,我們能不警惕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