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陸嚴控網路金融 都怪股災
2015-08-09 02:34:37 聯合報 陳望博/金融顧問(新北市)
日前兩岸的網路金融發展,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趨勢!

向右看,台灣首批第三方支付執照即將在本月發放,銀行及非金融業者紛紛圈地插旗,躍躍欲試;向左看,中國大陸央行推出了史上最嚴厲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意見稿」,第三方支付業務明顯由創新氛圍,轉向監管及風險控制。

大陸的網路金融,往銀行治理框架發展,還得從這次股災談起!

中國的貨幣政策,對貨幣供需是透過監管手段完全掌握,供給面上對金融機構的交易信息,價格面上對利率匯率的調控,幾次金融海嘯都安然度過。網路金融創新,突破了央行對供給面信息的掌控,辦法出台落實金融實名制,央行是透過「辦法」,將交易信息重新拿回手上!

恆生電子的HOMS系統築起的大水庫,挑戰中國政府監控干預的法眼,金融及股市靠經濟基本面支撐,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落實到經濟發展,是五年以上的事,當短期過高的股價無法支撐,振興經濟的方案欲振乏力,影響到政府執政信心時,干預只能從支付源頭著手,這是大陸發展網路金融的一股逆流。

大陸的支付體系一直以來都是銀行,管好了銀行也就管好了金融,舉個例:當餘額寶(非針對性只是舉例)把銀行的活期存款搬進高收益的同業拆借、基金、理財等投資市場,影響短期流動性的資金成本,更重要的是餘額寶大水庫;其他跟餘額寶一樣的網路金融P2P民間借貸資金存量,大到難以管控!

當銀行會計存款科目下的實名帳戶,轉到民間借貸的大帳戶,股災落難,於是矛頭指向這些非金融機構資金池,支付又是資金供給的最底層源頭,這是為何中國把網路金融第一箭射向第三方支付業務。

第二箭指向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得為金融機構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開立支付賬戶,簡單說,就是把支付交易的實質內涵,框在電子商務的買賣交易,排除金融投資行為,同時也就排除存款保險制度外了。

「辦法」取消跨行轉帳,表面上是為了加大洗錢難度,實際上是管制資金流向非金融機構的資金大池,禁止非銀行體系資金入股市,這是第三箭!

這會影響到網路金融的發展嗎?

以物易物發展到銅錢、銀票、鈔票,再到無實體電子支付,支付行為一直都沒改變。支付方式的改變,改變了風險控制的手段,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把第三方支付業務,重新轉回銀行業務治理框架,這是彰顯出銀行業務「管理」價值,台灣首批第三方支付執照有銀行及非銀行參與,說明了監管框架必須平衡創新及風險。

大陸央行也為網路金融創新留了出口,有條件的允許非實名制的遊戲規則,定了每日交易的限額,在網路交易的虛擬環境,通過「量」做控制。

網路金融怎麼看?台灣的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才剛剛開始,中國大陸的支付業務,則由創新回歸到管理價值的立法精神,向左看?還是向右看?

別擔心,擁有創新及管理的雙重核心價值,才是網路金融健康發展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