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科技「配方」有機菇 品質好供不應求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04 10:39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即時報導
嘉義縣中埔鄉和睦農場以高科技「配方」生產有機菇類大獲好評,知名連鎖賣場都一再要求增加收購量。創辦農場的劉家三姐弟響應青農返鄉,從繁華的台中,搬回父親劉永安老家的農村,雖然設備費用投入大筆資金,他們希望朝環保、高科技的綠色作物工廠發展,開發健康的好食材。
佔地一甲的和睦農場,栽種有機的杏鮑菇、雪白菇和鴻禧菇,自家實驗培育菌種,並引入先進的可重複使用聚丙烯菇類栽培瓶,在台灣僅有少數農場有用,同時大量自動化,人力需求減少6成。
他們生產的有機菇類大受歡迎,主要是他們研發的「祕方」,高科技溫濕管理系統,對菇類生長、風味和口感都有影響,同時屋頂裝設太陽能板,節省5成以上電費。
兩年前當農場生產達到相當規模時,卻常常發生跳電,曾一個月50次以上,投入的資本全賠光,劉家兄弟曾氣餒到想要放棄,父親劉永安多次耐心和台電協商整修供電系統,終於有穩定的電力。
熱心公益的劉永安還接任當地社區理事長,以及嘉義市羽球委員會主委,他從小在農家長大,體驗務農辛酸,曾跟父母說這輩子決不務農,但當孩子們有務農的熱情,他和太太全力支持。
劉家3姐弟最小的劉家宏今年30歲,參與農場5年,頭髮都白了好幾根,他說務農勞心勞力,假日還要巡視農場,但台灣的農業一定有新一代投入才有前景。
和睦農場以科技生產有機菇類。記者謝恩得/攝影
和睦農場研發出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讓菇類生長和風味更好。記者謝恩得/攝影
和睦農場架設太陽能板節省一半以上電費。記者謝恩得/攝影
劉家3姐弟響應青農返鄉,雖然農場大多是自動化,但相當勞心且假日也要到農場巡視。記者謝恩得/攝影
facebook
台電
公告版位
- Aug 04 Fri 2017 07:01
高成本科技「配方」有機菇 品質好供不應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