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融市場須知的北韓危機意涵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2 04:3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全球金融市場日前劇烈震盪,原因無他,正是人們擔憂朝鮮半島戰事一觸即發。但從現實政治的角度看,目前的緊張局勢只是暫泊於美朝政治角力光譜中的「威嚇」階段,且雙方均受多種最壞選擇(lousy options)的制約,尚不致發展為極端的先發性軍事行動階段。無論如何,金融市場若想減緩對朝鮮半島局勢過度反應之害,先得從了解美朝雙方的政治盤算著手。

先談北韓。當前金正恩政權所處的國際局勢,未若其父金正日那般艱苦。金正日時代,遭逢前蘇聯瓦解後的外部援助中斷、國內饑荒等天災不止的危局,只能以「艱苦行軍」為名要求人民共體時艱,並以「軍事優先」的方式治理北韓以維繫政權。但由於扮演經援北韓角色的中國始終有所保留,甚至還與其敵對的南韓建立外交關係,這使得金正恩仍須承襲「軍事優先」的統治思維以求自保,並以強悍姿態警告外界勿有輕侮北韓之念。

惟有別於金正日時代「全民一起吃苦」的戰略,對改善經濟頗有興趣的金正恩,宣稱人民不用再勒緊褲腰帶,也強調軍事與經濟可以同步發展。他任命改革派的技術官僚為經濟官員,為提升效能,讓農場與工廠採行權力下放的管理方式,並設立十二個經濟特區,亦不主動干涉民間的經濟活動。這些,均可看出金正恩發展經濟的意圖。他上任後,北韓經濟也能交出平均一%至二%的年成長率成績。

金正恩政權似乎有愈來愈穩固的趨勢,也凸顯出歐巴馬政府深信少不更事的金正恩必將使北韓政權「自取消亡」的觀點,恐屬誤判。事實上,北韓長程飛彈已有攻擊美國西岸的能力,這使得川普政府更為警惕。因此,川普為確保「讓美國再次安全」,一改歐巴馬的無作為戰略,而改以強硬措詞與積極的軍力調度回應北韓的挑釁。

儘管川普很想「先發制人」,卻不敢輕易地對擁有核武的北韓採取主動攻勢。一方面,是顧慮金正恩若孤注一擲回擊,對雙方及鄰近國家的傷害極大。另一方面,是南韓大選在即,主張全面與北韓接觸以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自由派政治人物當選機率極高;若美國採取大膽的軍事行動,恐為南韓大選增添變數。因此,川普選擇對北韓經濟擁有決定性影響力的中國施壓,要求共同處理北韓問題,使金正恩政權必須知所節制。

自蘇聯瓦解後,北韓對外貿易幾乎全仰仗中國,無煙煤和礦產即幾乎占了北韓對中國出口的近八成,並長期接受中國的各種援助。因此,若中國對北韓實施針對性的貿易制裁,必可收打蛇七寸之效,迫使北韓重新回到談判桌。曾參與美國制裁伊朗相關方案起草的美方專家研判,若中國仍像過去幾年那樣不積極處理北韓問題,美國政府將比照當年對付伊朗的模式,啟動二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進一步在金融層面制裁北韓,並對其貿易往來的第三方國之金融機構開罰。由於「二級制裁」將傷及中國金融機構,美中雙方均不樂見,這也是甫落幕的川習會上雙方友好互動的關鍵之一。

換一個角度看,牽制美國發動攻擊的因素,也同樣制約著北韓。金正恩無論發動挑釁攻擊或採取毀滅式回擊,後果必然慘烈,勢將冒著失去政權的可能性。何況,有意發展經濟的金正恩,也不願採取玉石俱焚策略。因此,面對這種軍事對峙增一分太多、減一分則太少的局面,最好的選項就是進行談判。

只是,談判需要時間,不但考驗智慧也測試耐性。而且,在美國、中國與北韓三方各有盤算下,風險難測。因此,金融市場必須密切關注後續情勢發展,如果檯面上下的談判與利益交換愈偏向美國樂見的狀態,即可相對安心些。反之,若愈背離美方立場,則金融市場就得為劇烈動盪預做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