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火線話題/誰砍斷了石門水庫的水脈?
2015-04-21 03:59:07 經濟日報 吳父鄉
老天爺不給水,十年大旱來襲,讓「石門水庫」近日躍上媒體版面,高度曝光。石門水庫蓄水率多寡,突然成為網路關鍵字。但是,各界除了關心石門水庫的水位,責怪其淤泥過深,從小就享受打開水龍頭嘩啦啦的年輕的一輩,似乎已淡忘石門水庫曾經的歷史與光榮。

去年,石門水庫走過半世紀,經濟部舉辦一系列回顧活動,講解石門水庫如何羽化重生,並破例首次開放監測廊道供媒體參觀。可惜去年風調雨順,並未引起各界關注。如今藉旱災之際,正好提醒大家,石門水庫對台灣的農業與經濟發展帶來莫大貢獻,如今已年過半百,人們應該珍惜水資源,響應節水行動並做好水土保持,來疼惜水庫的高負荷。

石門水庫於1964年全部竣工,已故的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蔣夢麟曾親撰碑文,一方面縷述創始的經過,另一方面也訴說石門水庫如何抗旱防澇,又解百姓用水之苦。

蔣夢麟說:「大嵙崁溪之上游,層巒環抱,溪流蜿蜒其間,過石門始得平地,經桃園、台北兩縣,而入於淡水河。惟以上游陡峻,貯洩無功,遇暴雨至,則急湍挾泥沙俱下,日久河床淤塞,致沿岸各地區,時為旱潦所苦,地方父老,咸以為憂,而有識之士,為謀防洪及灌溉,早有於石門建築水庫之議。惟因工程過鉅,非地方財力所能負荷,遂寢其事。」

「洎民國34年,陳辭修先生來台休養,曾赴石門遊覽。檢謂興建石門水庫,具有灌溉、發電、公共給水功能,且可控制洪水,防止淤砂,減輕災害,其為裨益民生者至大。」

石門水庫的設計與施工,前後歷經8年,建設經費約達新台幣32億元,換算現值約200億元,共計培育工程師近千人,技術工人逾萬,為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奠立了深厚的基礎。去年,在經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審核後,石門水庫獲得土木性文化資產認證,為全台首座被認定為國家級土木文化資產的國家建設。

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全台灣水庫嚴重淤積,儲水能力小於3個月旱季的使用量,已進入「死亡交叉」。姑且不論其是否危言聳聽,庫底淤積泥沙,確實扼殺了石門水庫的有效儲水能力。

而讓石門水庫泥沙淤積達三分之一的深層原因,與上游水土保持有極大關係。由於當年石門水庫造價不斐,為達最大經濟效益,除了民生與工業用水、農田灌溉,為了刺激經濟,更讓水庫集水區內開發了小烏來風景區、角板山、拉拉山等不少熱門景點,更標榜活魚餐廳,遊客量年年破百萬。

反觀同為北部地區的翡翠水庫,鄰近支流共717平方公里皆受水源特定區管轄,95%為水源保護區,禁墾、禁建,水源也受都市計畫法與自來水法雙重規範,管理最為嚴謹。此外,每年從水費撥出2.5億元補償水源保護區居民,增加上游水土保持的誘因。

各跡象顯示,石門水庫已禁不起更多開發,人類必須減少自身的慾望,不能嚴苛的要求石門水庫要十項全能;水庫就是水庫,要完美的達到蓄水目的,做好水源保育、水土保持,限制開發有其必要;否則不久的將來,觀光客到石門水庫旅遊就只能望沙興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