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典範:感念李亦園先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1 00:02聯合報 王漢國/大學教師(新北市)


中研院院士李亦園。 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院士李亦園。 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灣人類學開拓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日前病逝,享壽八十六歲。他對比較宗教學、本土人類學的發展有卓越貢獻。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綜觀李院士的一生,他不但以其宏觀遠謀之識,結合同好許倬雲、胡佛等人創辦《思與言》雜誌,提倡自由主義思想,獨樹一幟,群領風騷;更秉持有教無類精神,創立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為樹立「整合科學」(人類學、心理學、物理學、社會學及醫學)之風,打破人文與科技的界限,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一往直前,樂而忘憂。

作為一個傑出的人類學者,僅就台灣一地,李院士的足跡早已遍及各處。他研究過排灣族的源流和家庭組織、分析過蘭嶼雅美族惡靈信仰的社會功能、也考察過南澳泰雅族的神話和儀式行為等等。因而提出不少學術創見,仍深值當下台灣社會的回顧與省思。譬如,他談到對「文化差異性」的包容時表示:「人類學所追求的是人的內在的,甚至連自己也無法覺察的深層原則,所以必須先承認所有的文化系統都具有其自身的價值,甚於這種立場,我們才有機會重新發現自身文化的價值。」

另因長期浸淫於傳統文化的研究,李先生在論及中華文化的基礎觀念時,十分重視「均衡和諧」或「致中和」之理。他認為中國的均衡和諧觀有三個層次,此即尋求與自然、人際關係以及自己身體的均衡和諧。而華人社會不論是倫理關係、飲食習慣或養生修練之道的表現,或以命相、風水、氣脈為主的人體觀與宇宙觀,亦莫不以講求均衡和諧為重。

反觀時下的台灣社會,對立嚴重,衝突四起,此盡皆喪失均衡和諧所致。

在倫理關係上,子弒其親者有之;在飲食作息上,晝夜顛倒、暴飲暴食者有之;在社會人群上,自我中心、為所欲為。再加上各種文化上的偏見歪風,政治掛帥、短視近利,毫無「文化差異性」的基本認知和起碼的包容心。目睹一個社會的日漸沉淪,將伊於胡底,實令人憂心不已!

「鸛雀樓上窮千里」,李亦園先生雖已辭世,然他所留下的人文風範和跨領域的學術創見,必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追求和諧之美的典範。

院士﹒人際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