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薪資凍漲看「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之害

【聯合報╱社論】
2014.07.05 02:10 am

中研院人文組院士邀各界專業探討台灣社會「不公平」的問題,最近就薪資凍漲、所得分配、居住正義、階級流動、教育機會等五個面向提出建言。仔細檢視其中論點,可以發現許多不公平的問題主要都肇因於台灣「經濟結構」的扭曲,而企業大量外移後形成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更是留下許多後患,薪資凍漲就是其中之大。

在上述五個「社會不公」的面向中,有的涉及靜態的貧富差距,有的涉及中低階層家庭子女的動態翻身機會,有的則與年輕世代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有關。其中,有一些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棘手難題,但也有一些是台灣獨有或特別嚴重的問題。例如,全球都會地區房價都很高,但台北市與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卻是飆到全球之冠。再如,在全球化潮流中,各國都有降稅吸引國外投資的壓力,但台灣卻是降到租稅負擔率除了阿拉伯產油國外的全球最低。

進一步觀察,可發現這幾個不同面向之間,其實有相當的貫穿性;大致而言,皆與最近十餘年台灣「經濟結構的扭曲」有關。簡單地說,台灣早就該著手產業的創新轉型,但是,由於鄰近地區如中國大陸、越南等新興經濟體的開放,使得我國較低階的、代工性的、獨特創新性不強的產業,都能外移至這些新興國家設廠生產,找到存續的機會。既然只要「續操舊業」就有賺錢的機會,業主當然不會去做風險高的創新或成本大的轉型。於是,幾十年下來,許多傳統行業或低創新產業紛紛外移,在台灣只剩下總公司的少數管理階層。

這種外移企業,生產基地雖在海外,但國際訂單仍然下到台灣總公司,遂形成極典型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主力的資通訊產品中,有七成左右屬於此類。問題是,儘管這些企業的海外訂單持續增加,但當公司有需要增聘勞工的需求時,卻因為工廠皆在海外,完全不會回饋到台灣的勞動市場。也因此,台灣勞工的薪資當然不會上漲。

過去廿年,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有相當比例反映的都是這類傳統型、加工型工廠已然外移的企業訂單之增加;但是,這樣的成長果實,絕大部分是由總公司的管理階層享受,台灣勞工鮮少有機會參與分潤。經營階層大發其利,勞動階層薪資凍漲,社會貧富不均於焉產生。

再說,由於外移資通產業的工廠並不在台灣,他們因應訂單增加的產能擴充與投資,創造的就業機會當然也就不在台灣。企業大老闆賺得荷包滿滿,卻因在地投資機會不多,他們當然就很容易把錢投注到台灣的房地產。於是都會區房價逐漸飆升,又引起了無殼蝸牛族、都會年輕上班族的相對剝奪感。整體而言,台灣年輕一輩感受到凍薪與房價飆漲的壓力,卻感受不到漲薪的預期與未來經濟的憧憬,其不公平感是深刻的。

如上所述,年輕人相對剝奪感的源頭,主要癥結是經濟轉型受困,然而,要解決此一社會不公的問題,恐怕不能單看經濟面。十年甚至更長的壓抑,已使若干年輕人將怪罪的對象轉移到政府、全球化、對岸,也使得問題益趨複雜。三月引爆學運爭議的服貿,也許只是個導火線;背後醞釀的年輕人全面性不公平感受,才是社會動盪的根源。

令人不安的是,主政者似乎還未充分意識到當前經濟運作之失衡,財經部會對學運背後所隱藏的「不公平」失落感,不但提不出經濟轉型的有效策略,甚至還在示範區減稅、企業加薪減稅、外國人來台減稅、吸引資金回台減稅等極傳統的「減稅拚效率」手段上打轉。事實上,這些已經推了卅年的政策如果有效,今天的局面就不會如此。之所以有今天「GDP成長、薪資凍漲」達十五年的困境,不就表示需要改弦更張嗎?

行政當局必須正視今天台灣社會的種種不公,並且循此重新構思經濟轉型的策略。那些享盡優惠、荷包賺飽的企業家,也該看看這個自己直、間接參與了剝削的社會,並想想自己能彌補些什麼!
那麼,該勞誰費心呢?

【聯合報╱黑白集】
2014.07.05 02:10 am

蔡英文說,台獨是民進黨的「家務事」,不勞馬總統「費心」。

台獨重大影響兩岸關係、台灣前途及世局安危,所以,不但馬總統及全體台灣人民應關切台獨的消長,美國、北京及國際社會也關切台獨的動向,因此難謂台獨只是民進黨的「家務事」。但是,台獨在世局、兩岸及台灣內部皆已經顯然不成氣候,且主要已經成為民進黨及綠營內鬥的題材,並藉此溢出為台灣內部選舉時用以撕裂社會的工具而已;若就此而論,則台獨確已成為民進黨的「家務事」。

至於,外人能否為台獨問題「費心」?其實,近十餘年來,美國指陳水扁為推車撞壁的台獨分子,北京指李扁二朝開著台獨戰車,馬政府則將兩岸關係導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皆已為台獨問題大大地「費心」。但如今台獨問題既已儼然成了「民進黨的家務事」,一派主張「凍結台獨黨綱」,一派主張「實踐台獨黨綱」,蔡英文歡迎張志軍到訪,太陽花對來客擲白漆,在在皆可證台獨問題已經成為民進黨及綠營內部矛盾的「家務事」,這部分,則是馬英九、美國、北京及局外的台灣人民無從「費心」的領域。那麼,民進黨的「台獨家務事」,該勞誰「費心」呢?

台獨問題是攸關台灣生死榮枯的大問題,且確已成為民進黨的「家務事」。馬英九、美國及北京都無從「費心」為蔡英文解下脖子上的台獨鈴鐺,唯賴民進黨自己來做解鈴人。因此,蔡英文不勞馬總統「費心」,卻須自問是否對「台獨家務事」費心?

中韓FTA將在年底簽定,兩岸服貿協議卻被蔡英文困在立法院,這一切都是民進黨的「台獨家務事症候群」所導致。是否請蔡英文為台灣的生死榮枯「費心」
加入區域整合 全民動起來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7.05 02:10 am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日前發表共同聲明,表示中韓將爭取在年底前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馬英九總統隨即在訪問中南美期間表示「心急如焚」;前副總統蕭萬長日前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演說,指出區域整合是台灣非走不可的路,並對目前停滯不前表示憂心。相對於政府高層的憂心忡忡,朝野卻遲遲沒有共識,台灣經濟要再躍升,面臨重重的挑戰。

事實上,今年初馬總統已經邀請具有國際視野、德高望重的蕭萬長,籌組協助我國參與國際經貿組織的「民間推動委員會」;以結合學界、政界及社會人士,推動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各界也都樂觀其成。只是,這件事情到現在已過了半年,這個「民間推動委員會」到底現況如何,做了甚麼工作,對台灣加入上述兩個重要組織到底發揮了何種影響?迄無對外揭示,難免讓關心台灣未來的有識之士更加不安。

當然,一個新的機構要迅速發揮影響力並不容易;只是,時間已經過了大半年,兩岸ECFA服貿協議遭遇重大挫折下,和民眾及國會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可能高於諮商本身,這個重要民間機構的運作機制,也應隨著時局的變化調整;如果運作上真的遭遇無法克服的困難,則是否該早日調整或另起爐灶。

由於加入TPP和RCEP這種貿易自由化機制是影響一國經濟運作的大事,在先進國家一定會在社會中進行廣泛討論;受到影響的企業,特別是將會「受惠」的企業,通常都會組成社會團體,邀請官員、學界和業界專家進行對話和意見交流,凝聚共識來對政府產生影響。這些意見可能受到政府採納,成為該國諮商的基本態度;而如果不被政府採納,政府也會事前充分說明其決策模式,及早讓社會理解。因此,極少在先進國家中看到政府簽署的自貿協定回到國內後,讓社會大眾感到意外而無法接受的狀況。

以美國為例,無論是目前諮商中的TPP,或是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或是美國力推世貿組織架構下的「服務貿易協定」(TISA),都會在「美國服務業聯盟」及深受其影響的「全球服務業聯盟」中,邀請各界專家代表共聚一堂,對其所關切的議題進行交流,了解政府代表的態度、提出業界的看法和要求。因此,在還沒有進行諮商的新協定,或是正在諮商的協定中,美國政府對各種議題的態度、諮商中遇到的困難和各國的態度,在這些相關的研討會議中都會大致了解並獲得交流,絕對不會以「諮商內容必須保密」來加以搪塞。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前訪台,針對台灣有意加入TPP和RCEP的問題釋出善意,願意共同協商台灣加入區域貿易組織的問題;因此,我國加入這兩個貿易協定的機會已經大增,目前正是進行內部溝通、尋求共識的大好時機。「民間推動委員會」可以舉辦各種研討會,研討加入經貿組織的各種內部障礙及克服困難的方案—例如當農業被要求開放時,應如何因應?若美國堅持各國消費者的「巨量資料」(Big Data)必須允許進行跨國傳輸,俾讓跨國企業(例如Google)分析消費行為來發掘商機時,我國應採何種態度?其成本與效益如何?如果願意配合,個人資料保護法又該如何進行調整?如果「民間推動委員會」因為缺乏資源無法運作,其他企業組織是否應該挺身而出,特別是極可能獲利的資方企業組織,如工商協進會、工業總會、商業總會等,都應積極參與。

台灣要走出去是大家的共識,但企業界不宜只想「搭便車」而毫無動靜,無論是「民間推動委員會」或其他機構,請趕快上路、各盡一份心力吧!
年輕人不要受失敗主義催眠

【聯合晚報╱社論】
2014.07.04 03:12 pm

當年「六個孩子吃一碗麵」的故事讓很多人心酸,最近新聞報導,魏家老大冠宇年滿18歲要從軍去了。媒體多以「為家計放棄升學」報導,充滿憐惜之意,但這孩子看來自信堅定開朗,從小吃苦的歷練,希望能賦予他未來強韌克服困難的能量。

為負擔家計而棄學從軍,現在像是悲情故事。但早年台灣經濟困窘又「多子化」時期,家裡老大犧牲學業以讓弟妹讀書,把女兒送人當養女(奧運獲獎選手紀政幼時的養女生涯為人熟知),成績優異卻為生計考量而去念師範、警校以求就業保障,這類故事所在多有,多當作勵志教材,而非賺人熱淚的苦情連續劇。

誠實地說,老天賦予每條生命的起跑點,並非公平一致。但人生的驚奇正在於:有時磨難會轉變成日後奮鬥途中的禮物,含著銀湯匙出生也並非無往不利,近日竟然連連勝文都說出「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做人」。所以,「人生境遇」這幾個字不必太早定論,更不必非以悲觀主義或犬儒態度去應對。

但如今社會似瀰漫失敗主義潮流。經濟景氣不佳,GDP成長緩慢,薪資水準倒退,的確是客觀事實,而社會拚命責以一片罵政府、怨怪大環境之聲。這種心理因素使然,讓很多年輕人與其說是真正處於「前途沒希望」的困境中,不如說是「覺得沒希望」的心理更擾人,例如學運領袖林飛帆說,「想要追求卻又追求不到,只好挑戰體制」。連中研院院士談賦稅改革,都把年輕人買不起都會住房和薪資凍漲,作為怨氣累積而參與學運的原因,好像「革命有理」已到爆發關頭。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軌跡,早年確實充滿「努力工作會有回報」的積極氣氛,但再有雄心大志的年輕人,恐怕不會以「如果買不起都會精華區的房子」作為造反的理由。如今一方面仍有魏冠宇樂觀從軍的例子,另方面卻有女大生在男友教室裡玩手機被阻止即發飆向教授摔杯潑水的例子。「對環境不滿」和「自己力求改變命運」的對照,何其刺眼!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的對象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何必接受失敗主義的催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