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植入電子眼英2盲人「看見」
藉光影辨物形動作 台灣年底人體實驗
出版時間:2008/04/23 蘋果日報
image

【蔡筱雯、袁世忠╱綜合報導】在英國首開先例的電子眼植入手術,上周順利完成,兩名病患復元良好。醫學專家認為電子眼就是治療眼部遺傳性疾病的關鍵,如長期觀測成功,未來可讓類似病患重見光明。
英國
倫敦摩菲爾眼科醫院,上周在美國專家協助下,為兩名約50多歲的男性盲人完成電子眼手術,醫生在病患眼球植入微小訊號接收器,並在視網膜後方植入約1公厘見方晶片,再配裝在眼鏡上的微型攝影機與影像處理器。攝影機傳送出來的影像,可轉成電子訊號以無線傳輸進入眼部,再從晶片轉換成電流刺激視神經傳送到腦部,讓病患「看見」光影。
病患看見的並非自然景象,而是由光和暗影組成的黑白形象,大略可看見物品形狀,感受人物動作,病患花時間適應後,就能自己外出、找到屋裡放置的物品,更輕鬆的獨立生活。


「看孫女跳舞真美妙」
這套電子眼設備名為Argus II,是第二代電子眼產品,由美國學者研發製造,在美國已有6名病患接受初步實驗,廠商找上倫敦、巴黎、日內瓦、墨西哥的醫院進行人體實驗,預定要觀測病患3年後才正式推出。
64歲的美國婦女莫芙特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失明10年,2004年植入第一代產品,讓她恢復部分視力:「我可以跟孫兒投籃,看孫女跳舞,真是美妙!」第一代晶片只有16個電極,第二代產品則有60個電極,影像更清晰,業者未來努力目標是攝影機變得更小,能直接裝在眼球上,還要研究更精細晶片,讓失明者能「看見」別人的表情。
國內致力發展電子眼的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昨表示,英國和台灣使用的人工視網膜技術,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克魯茲分校電機系教授劉文泰團隊的授權,但台灣因簽約延誤,要到今年底才能展開人體試驗,不過合作的醫院有台大、榮總及長庚,屆時能一次三個病患同時進行試驗,速度可以加倍,預計明年內完成試驗。
雖慢英國一步,但吳重雨說,由於歐亞人種不同,台灣如果成功,將是亞洲首個案例;而且人工視網膜技術不斷更新,台灣測試將可使用最新技術,這也是我方優勢。

英國電子眼手術小檔案
名稱:Argus II視網膜植入技術
製造:由美國第二視力醫學產品公司(Second Sight)生產
實驗:第一代產品自2002年起在美國實驗;第二代產品有5國病患參加實驗,包括英國
病患條件:因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失明,但視神經健全者
手術費用:約90萬元台幣(15000英鎊)
手術時間:3至4小時
正式推出:預定2010年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