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解決醫療問題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3 04:11聯合報 蘇益仁/國家衛生研究院感疫所前所長(台南市)
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在院長懸缺兩年半,新院長即將選出之際,學術界及國衛院內部掀起了國衛院的定位問題及任務論戰。
長久以來,台灣生物醫學界即有這樣的說法,中研院原應強調基礎科學研究,卻去主導南港生醫園區,發達國家生醫產業;而國衛院理應以任務導向的醫學研究為使命,解決國家醫藥問題,如登革熱及癌症治療等,但歷任院長皆為院士出身,卻著重在基礎學術研究。
問題是,國衛院是衛福部下設的財團法人,衛福部歷任部長期望國衛院的研究能解決相關的政策問題,如流感、登革熱、食安、PM2.5、癌症、老化等的學術問題,並提供科學證據,作為決策依據或參考。
國衛院歷任院長皆是國外院士回台就任,相對地對國內醫療環境不熟,其研究也偏基礎科學。因此,即使出席衛福部部務會議報告,也天馬行空,兩邊嚴重脫鉤。衛福部內部也常批評國衛院每年二、三十億預算,占衛福部科技預算的大部分,其研究卻不能為政策應用。
其實國衛院也有話說,院內部分研究人員來自大學,希望從事學術轉譯研究不願為政策服務。但一九九六年回國任國衛院臨床研究組組主任(後改為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的何曼德院士,他回國四年即發現台灣的抗生素使用問題嚴重而從事臨床研究,也解決門診上呼吸道疾病及外科開刀抗生素使用的準則訂用,為國家年省四億。
何曼德以其深厚的學術能力,用來解決國家的醫療問題,是學術研究的典範。相似的例子,是一九七○年代在台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斯里(Beasley)博士。他來台不到五年,即發現台灣B型肝炎母子垂直感染是B肝傳染的主要途徑,而自一九七五年起開發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奠立了台灣以B肝疫苗控制肝炎及肝癌的世界典範。
何曼德與畢斯里都以學術研究解決台灣的重大醫療問題,也是國衛院該遵行的典範。
學術研究的發現,除了滿足好奇心外,貢獻社會是主要的使命,也才對得起納稅人的期待。
國衛院新任院長的使命其實很清楚,應領導院內研究人員,以其學術研究來解決國家的醫療問題,並提供政府決策參考,而不應是象牙塔式的研究,其取悅自己。
公告版位
- Apr 23 Sun 2017 03:04
國衛院長的使命:解決醫療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