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泥掀環評爭議/還要用大地換鈔票嗎?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25 01:54聯合報 陳文卿/環保技術服務業(新竹市)


「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鏡頭下的亞泥採礦場。 圖/取自多羅滿賞鯨臉書粉絲團、...
「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鏡頭下的亞泥採礦場。 圖/取自多羅滿賞鯨臉書粉絲團、齊柏林攝影
亞泥在花蓮挖出可以養魚的大洞,並取得再延廿年的採礦權;如今因齊柏林墜機身亡,成為眾矢之的,亞泥當然覺得很冤,因為一切都是合法的。
水泥產業是各項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誰都不能否認它。可是水泥從原料開採,到生產過程的耗能、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等,卻也是大家關注的環保議題。

今天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我們是否仍需要生產這麼多水泥;其次是生產水泥是否非開採這麼多的礦石不可?

關於第一個問題,按照水泥業者的說法,水泥是內需型產業,這點當然也對,可是去年水泥生產量約一千兩百萬噸中,國內需求量約一千萬噸,也就是說約兩成是出口到國外去。更有甚者,為了與國際市場競爭,水泥賣到國外的價格,竟然比內銷還低;然而,國內的混凝土業者卻無法進口價格較低的水泥,因為全台灣約有廿幾座的水泥儲庫,幾乎都控制在國內水泥業者手中,國外水泥根本進不來。

我們是不是要維持拿台灣礦土去換鈔票的產業政策,值得商榷。水泥生產成本中,占極高比例的能源也必須靠進口,若直接進口水泥,除可減少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外,也可降低空氣汙染。

為了節能減碳,國內營建相關學研機構都很努力開發各種可替代水泥的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發電廠、煉鋼廠的廢棄物,包括煤灰、爐石粉等具膠結性能的「卜作嵐材料」,來替代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替代比例最高甚至可以達五十%,所產製的綠混凝土,抗壓強度相較於使用卜特蘭水泥的混凝土毫不遜色。也就是說,土木工程上的混凝土,其實也可不必如此大量使用。

內政部前年修訂綠建材標章評估手冊,已將「綠混凝土」納入再生綠建材中。

退一步說,生產水泥也可使用廢棄物作為原料,如廢輪胎混燒,以及煉鋼爐碴等,減少礦石之開採,也為循環經濟盡一份力。

為了推動循環經濟,應加強水泥生產時使用再生材料的限制,並加速使用卜作嵐材料的綠混凝土之工程應用,減少使用水泥是推動綠營建的重要一環。

廢棄物﹒碳排放﹒換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