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達拚轉型 攻高科技服務
2015-06-25 03:44:30 經濟日報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大陸房地產龍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透露,今年內,萬達至少還會併購三家體育類企業,完成併購後,萬達在體育產業方面將成為世界第一。他預估,萬達最快在2018年就會轉型成為高科技服務型企業。

王健林23日在新華網思客講堂演講「萬達的轉型與挑戰」指出,萬達提出的轉型目標是2211戰略,即是到2020年,企業資產2,00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收入1,0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


萬達集團最快在2018年就會轉型成為高科技服務型企業,萬達商業將變成一個商業服務公司。圖為武漢萬達廣場。 網路圖片
分享
來自房地產類的收入降到30%以內,希望萬達不再是一個地產企業。

王健林指出,萬達未來十年將圍繞四個支柱產業發展,一是萬達商業。把原來起家的基礎公司變成一個商業服務公司,沒有地產;二是文化集團。這個集團大約有四個控股公司,一是影視控股,二是體育控股;三是旅遊控股,四是兒童娛樂。

三是金融產業。萬達金融集團很快就要成立,最近一兩個月就會宣佈。萬達將形成一個有銀行、保險、證券、支付公司、資產管理等的金融集團,和傳統的金融集團完全不同。

四是電子商務。萬達要做的電子商務不是在網路上買賣物品,萬達最大的優勢是線下資源,去年在萬達消費已經超過16億人次,今年會超過20億人次。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正進行開放式的簽約,不只管自己,也願意管理其他的大型商業中心等。

王健林還透露,今年內,萬達至少還會併購三家體育類企業,完成併購後,萬達在體育產業方面就是世界第一。他要求併購體育公司的運動項目,都能在大陸舉行,同時這些公司要掌握這項運動在世界的產權或行銷權。

王健林預估,不用到2020年,可能到2018年,萬達就會實現轉型,屆時萬達不再有房地產銷售收入,完全去掉房地產的痕跡,成為一個高科技服務型企業。,

陸銀混改 將獲券商牌照
2015-06-25 03:44:31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大陸銀行業混改大幕拉開,隨著商業銀行法的大修完成,銀行最快在今年下半年獲得券商牌照。

中金報告指出,交通銀行和興業銀行最有可能先行進入證券業。

證券日報報導,未來「券商牌照」、「股權投資」、「理財業務」,將成為銀行業混業經營的三大重點領域。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處於降息周期,銀行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混業經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等六家上市銀行,已發布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混業經營、推出員工持股計畫等重要公告;其中交行將收購華英證券的方案提交國務院審批。

分析人士指出,現階段銀行仍未獲准從事證券業,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利息收入收縮,進行混合經營改革乃大勢所趨。

民生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廖志明表示,混業經營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牌照放開涉及到諸多法律法規的修改及監管體系的變革。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從目前市場成熟度來看,銀行獲券商牌照已是水到渠成,今年有機會成行,提升綜合競爭力。

目前大陸信託、基金、保險、金融租賃等牌照都已向銀行放開,僅剩券商牌照未放開。

今年3月,證監會證實正研究向銀行發放證券牌照,混業經營是未來金融大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

香港財華社報導,今年第1季大陸有超過20家證券公司獲證監會等部門批核,可從事網路證券業務。

2015-06-25 03:44:31 經濟日報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根據大陸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總指數(Financial security index,簡稱FSI總指數)顯示,該指數已經連續四年持續下降,今年降到近十年歷史最低點,凸顯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的問題,官方宜適度放寬總體經濟政策。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5月,A股屢創新高,但商務部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發布的《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安全評估報告》顯示,相對於投資人表現的極大熱情,上市公司整體卻呈現明顯下行趨勢,財務安全狀況為近五年最低,大陸實體經濟態勢與股市變化有明顯反差。

報告指出,從2008年到2015年,FSI總指數呈現先升後降態勢,2011年FSI總指數達到最高值,從2012年開始,FSI總指數已經連續四年持續下降,今年FSI總指數預估為5,227.35點,下降到近十年來歷史最低點,且下降速度較去年加快,顯示大陸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形勢將更為嚴峻。

報告預測,今年在大陸總體經濟環境和政策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GDP成長率將在2014年GDP成長率基礎上進一步下降,預計今年GDP成長率為7.05%左右。

該報告預警,今年已出現財務風險或重大財務風險的上市公司(CCC級以下)比率為27.04%,總數為610家,比去年增加32家,出現財務風險上市公司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以上市房企財務粉飾嫌疑最多。

報告指出,上述數據反映今年大陸總體經濟仍在下行,實體經濟經營和財務困難沒有得到根本抑制,企業財務風險加大,應引起國家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了確保今年GDP增長達到既定目標,有必要在現行經濟政策基礎上,適度放寬總體經濟政策。

但報告也認為,大陸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狀況尚在可控範圍,不會出現重大系統性財務風險。但個別行業已經出現局部風險,如房地產業。
image


滬港IPO規模 躍全球前二
2015-06-25 03:44:32 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24日發布報告指出,2015年上半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市場規模,上海和香港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超越紐約和倫敦兩大國際資本市場。

路透報導,據德勤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場共79檔新股上市集資港幣1,290億元(約新台幣5,193億元),香港46家企業上市集資港幣1,275億元(約新台幣5,133億元),紐交所37檔新股集資港幣1,034億元(約新台幣4,162億元)。第四及第五位為馬德里及倫敦證交所。

報告指出,滬深股市上半年共192檔新股上市,集資額人民幣1,474億元,比去年同期52宗IPO集資人民幣353億元,分別上升兩倍多和逾三倍。

分析指出,上海和深圳全年最少有350檔新股,集資總額將達人民幣2,200多億元,主要有製造、科技和消費等行業。

香港市場部分,上半年共有46檔新股上市,集資額創近四年來最高紀錄,年增57%。

德勤中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表示,之前困擾香港新股市場的幾項因素,包括政改方案、美聯儲升息等影響減退,如果下半年幾個大型IPO項目順利推出,以全年集資額計,香港仍有望成為全球最大IPO市場。

歐振興解釋,隨著大陸資本帳開放、銀行推行混改等,將可吸引十多家中資金融機構赴港發行新股,以全年計香港將有120檔新股登陸,集資額最少達港幣2,400億元。

德勤分析,陸港兩地股市可望受惠於「滬港通」優化、「深港通」開通、大陸基金互認和註冊制推出而拉近。

錢進股市 溫州93萬戶搬存款炒A股
2015-06-25 03:44:33 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A股近期震盪不止,上周全周大瀉13%,但股市中一夜暴富的股民仍大有人在,尤其是溫州人。截至5月底,溫州開戶數92.8萬戶,證券保證金餘額月末已達227.5億元(人民幣,以下單位同),比4月增加87.8億元,增幅達62.8%。

大陸媒體報導,人行溫州中心支行統計,5月溫州全市住戶存款較上月減少62.2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增加76.57億元,意味溫州市民從銀行搬出的錢大部分都流入券商「錢包」。

而溫州市證券期貨業協會的統計也顯示,截至5月底,溫州股市資金開戶數已達92.8萬戶,5個月新增股民約17.8萬人。而且證券保證金餘額每月都不斷攀升,截至5月末,該市月末保證金餘額已達227.5億元,比4月增加87.8億元,增幅達62.8%。

5月10日人行宣布降息後,溫州市各銀行存款利率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進行不同程度上調,與投資股市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無論是定存、理財產品、國債的收益都較低,為了賺更多錢,市民紛紛把錢「搬出」銀行存款。

「就我個人而言,大都進了股市。」溫州鄭姓投資人表示,除了存款以外,已經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他也全部用來購買基金。「我一個月前買了20萬元基金,抵消申購時扣的0.5%申購費,如今淨值增長3%,折合年化收益率高達30%以上。」風險低,收益高,讓他也勸家人把存款轉投進股市。

人行溫州支行的最新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溫州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09.59億元,較上月增加76.57億元,增加主要來自證券業、保險業和特殊目的載體公司的存放。

儘管上證綜指在衝上5100點以後幾番震盪,賺錢效果不如5000點之前,但近期人行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繼4月之後,5月大陸住戶存款繼續大幅下降,住戶存款兩個月內減少了1.49兆元,顯示股市分流存款效應還在持續,依然有不少人把存款搬到股市。

大陸馭「牛市」 引導螺旋式上漲
2015-06-25 03:44:34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陸股遇「端午劫」,滬指殺低到4,400點關卡;節後A股反彈由瘋牛變慢牛,但政策引導股市打底回升的用心沒有改變。從宏觀政策看,大陸經濟有通縮隱憂,政策要力保穩增長,勢必營造A股慢牛,才能創造財富效應,推動民眾消費與企業投資,力撐經濟。

為了不讓A股變成短命牛,大陸政策改革催化A股調整,除了一手收緊兩融(融資、融券)、嚴查場外配資等,另一手整頓股市槓桿交易、並推出大批新股上市集資;抽走市場資金的同時,人行也未如過去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或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市場放水,A股在資金抽緊下,出現意料之中的回吐賣壓。

雖然政策引導的A股行情,牛市不是一蹴可幾;但大陸馭牛而非屠牛,更要借慢牛撐經濟,引導陸股螺旋式上漲。陸股看長不看短,政策市長期利多,從亞投行、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A股充滿投資新機會。

大陸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明年正式啟動,資金將投入修建區域性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包括「一帶一路」,亞投行將投入人民幣500億元資金。

亞投行加持一帶一路,帶動巨大的國際商機,澳盛銀行(ANZ)估算,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金額至2020年上看8兆美元,更有利於大陸設備出口、吸收過剩產能、消化外匯存底,貫穿未來三至五年的超級投資主題,提振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包括鐵路基建、工程建築、運輸物流三大領域;更激勵整合題材升溫,包括航空運輸、遠洋運輸、鐵路運輸股等產業,甚至催化「互聯網+ 題材」,帶動供應鏈金融大展身手,受到市場熱錢的持續關注。

陸版的「工業4.0」,《中國製造2025》5月發布,資本市場、二級市場資金對概念炒作不斷深化,未來的投資機會,偏重智能製造,受益產業主要集中於機械製造和TMT行業,尤其是電子、通訊和計算機。

陸股從去年底揮別熊市,持續走強,主要歸功經濟、金融改革等。迎接改革紅利,大陸股市主要開放政策如發行註冊制、開戶數擴大等,更成助漲市場契機。

今年最大政策變革,莫過於註冊制;大陸中小企業一直以來上市難、融資難,原因出在融資門檻過高。如今,大陸證監會啟動股票發行註冊制,將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指日可待。

引導A股從改革牛到業績牛,就是靠股民捧場,A股市場新增股票開戶數,連續五周超過百萬戶,熱度空前;雖然市場短線調整壓力較大,畢竟當前資金面還是寬鬆,尤其是實體經濟不振,龐大的資金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image


保德信觀點/陸多頭格局不變 高點可期
2015-06-25 03:44:35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台北報導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 圖/保德信投信提供
分享陸股上周跌幅創七年來最大,還有市場敢死隊逢低搶進,說穿了就是大陸股市不脫政策市。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A股市場會有一波震盪,儘管短線上消化賣壓,但牛市不會一路下探空頭,而是有利變慢牛,延續多頭格局,新高仍然可期。
楊國昌說,A股高檔跌下,卻看壞不壞;因為長期來看,投報率仍有可期,一路往下照樣接盤。雖然近一兩周修正大,不同之前小跌二、三天就會又創高點,但牛市不會從此一路往下走空頭,這波修正應有利股市變慢牛。

大陸股民常調侃,「看年報不如看《人民日報》」,就是因A股是政策市,重點在聽消息,看政策走向。楊國昌說,最近《人民日報》就頻頻釋出希望A股漲,但上漲速度跟腳步不能太快,可以預見,A股短期仍需消化賣壓,等消化完才能持續往上走。

大陸官方更釋出強烈訊息,要放手讓A股國際化,只是散戶、大戶扮演A股牛市主力,成交占比超過八成;而法人及外資還不到二成。楊國昌說,大陸股市需要政策支撐,也需要走出政策市,布局基本面,拉抬企業業績。

儘管股市熱錢充裕,擴張性的經濟刺激政策發揮作用,但實體經濟的支撐有待加強,包括「中國製造2025」等政策加碼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楊國昌指出,預期下半年,甚至延續到明年初,應可明顯感受到政策效益溢出,企業業績支撐下的陸股半年報新出,就可寄望政策市後,靠企業基本面接力衝刺。

A股的「政策市」儘管是當前股市暴漲暴跌的重要因素,但不會改變政府透過股市來救經濟的基本方向。楊國昌認為,A股從去年7月的「大漲—小跌」走勢,到牛市暴走,出現「小漲—小漲—大跌」走勢,跌多卻仍是明顯的多頭格局。

只是,跟過去不同的是,牛市要漲,漲幅波動大,要跌,區間也會擴大,也就是說,股市暴跌的短期調整,是要讓股市投資者增加風險意識。

投資人在長期布局上,要慎選「規律方式」進行投資,楊國昌建議,投資人很難買低賣高,長多格局中,要設定波段,逢低承接,搭配適時獲利了結,風險會比較可掌控。

陸股解碼/鐵路航空煤炭 強勢
2015-06-25 03:44:36 經濟日報 戴凱宇
周三上證綜合指數報收於4,690.15點,上漲113.66點,漲幅1.41%;深證綜合指數報收於32,822.73點,上漲48.10點,漲幅1.73%,兩市總成交人民幣1.49兆元。

周三兩市探底回升持續反彈,鐵路、航空、煤炭、水運、電力類股上漲明顯。

6月滙豐PMI初值回升0.4個百分點至49.6,其中6月新訂單指數升至50.3,為四個月高位,四個月來首次擴張;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9%,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產出指數從5月的49.3升至50.0,創兩個月新高,

企業生產積極性在逐步提升,滙豐PMI初值顯示大陸宏觀經濟開始站穩反彈,運輸部門在A股市場率先反應。

此外,昨日國務院會議通過商業銀行法修訂草案,刪除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存貸比法定監管的取消,不但有利於緩解銀行攬存壓力,更加增加銀行資產端經營靈活性,有利於長期業績的增長,對於銀行股估值水準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是元富證券上海代表處研究員)


港股導航/估值偏低族群 聚焦
2015-06-25 03:44:36 經濟日報 李淑蓉
希臘債務問題有望達成協議,美國經濟數據好轉,受外圍股市激勵,昨日港股高開後橫向震盪,收盤時恆生指數上漲0.26%,收在27,404點,國企指數上漲0.55 %,收13,684點;市場成交量港幣1,170億元。

能源股獲得青睞,中石油因業績好轉,股價表現亮麗,騰訊上漲3.5%,領漲藍籌。

近期陸股受去槓桿影響,上證指數由6月12日高點5,178點起,跌至本周二低點4264點,跌幅近18%,接近中期調整約兩成的幅度。昨日陸股再現V形走勢,繼續回升2.48%。

歸納因素包括:IPO資金回流、年中臨近,更新財務數據需求將使IPO審核發行節奏放緩,大陸降息降準預期轉強,及外資透過滬股通增持A股。

大陸6月滙豐PMI初值49.6優於預期,且為三個月來最高,反應穩增長政策初見成效。

時序步入6月尾聲,展望後市,先前困擾港股的不明朗因素,如政改、美國升息、希臘債務談判等已經減少許多,恆生指數已重新回到月線之上,技術面回穩。

第3季深港通、QDII2及上市公司中報行情將成為催化劑,使港股擺脫當前震盪格局,迎來一輪上升行情,研判當前仍是港股的加碼良機,相信盈利增長、估值偏低及穩定配息的公司,將會受到資金青睞。

(作者是新光中國成長基金經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