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與世界之間的距離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26 03:31聯合報 陳立恆
從去年開始,我積極呼籲台灣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的必要性與時效性;五月中旬,聚集一百卅多國、七十多個國際組織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落幕,台灣完全被置於這項本世紀最近悅遠來的國際合作之外,朝野間卻還在為參加WHA、補助遊客、企業加稅與前瞻建設等議題不知所云;我不禁感嘆,相比卅年前才在憧憬著奔「小康」的對岸,直接跨越小康奔到世界舞台擔任大導演的同時,咱們台灣究竟甚麼時候可真正步入小康社會?
某些人可能會質疑,難道台灣現在不算小康社會?如果就經濟上來說,台灣或可符合詩經裡「訖可小康」程度,但在政治上,我們卻遠遠沒有觸及《禮記.禮運》中小康皮毛之一二。
在一個談禮義廉恥都有可能與社會主流背離的時代,我懷疑多少人還背得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其後篇章,然而,我深信任何一個崇尚民主價值的台灣人民都應該對其爛熟於心,畢竟這區區一百餘字,在幾十個世紀之後,讀來依然是現代社會所不可企及的終極藍圖,無論你在政治偏好上更欣賞川普、安倍,還是習近平,你都不能否認「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就是民主社會的根本,因為你我捍衛與歌頌的民主,不正是選出一批講信修睦的賢者能士來為民服務?
不可諱言地,禮運大同刻劃的是終極理想的烏托邦世界,我們生活在連關乎老有所終的年金改革、壯有所用的經濟發展,及幼有所長的教育建設都難以盡如人意的時代,更奢談甚麼「不獨其親」、「謀閉不興」之儔的人性極限。
可惜的是,我們離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世界也頗有距離:「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簡言之,只要人民將一套以禮為本的標準做為社會共識,任何人不依此而行,即使有權勢地位也會被視之為禍害,便可稱之為小康。
以禮為本的社會共識,正是台灣現在所缺乏的核心價值,而這個「禮」字為何?其實就是待人接物的分寸感,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分寸感已經超越了性別、種族、階級、宗教等等的外在標籤,但我相信就算時序再過兩千年,這種分寸感也不應該超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等內在標準,但我們的分寸感卻硬生生地逾越了後者,這些年來縱容在位者們的不忠不義與不廉不恥,並不曾因為他們顛倒是非、厚己爭利或是昏庸無能而「眾以為殃」,當然結果就是全民一起淪為失去分寸感的「不謹於禮者」,所以舉國上下「不著其義,不考其信,不著有過,失仁不讓,示民無常」,無義無信、無理無恥、有過失也繼續大言不慚,這不正是台灣如今的國情寫照嗎?
君不見,台灣這些年的進退失據,從來不是中國打壓或藍綠惡鬥,而是社會失去了以禮為本的分寸,以至於每一步是非黑白的失之毫釐,都與整個世界漸行漸遠,不用太久,你就會發現台灣與一帶一路已經差之千里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26 03:31聯合報 陳立恆
從去年開始,我積極呼籲台灣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的必要性與時效性;五月中旬,聚集一百卅多國、七十多個國際組織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落幕,台灣完全被置於這項本世紀最近悅遠來的國際合作之外,朝野間卻還在為參加WHA、補助遊客、企業加稅與前瞻建設等議題不知所云;我不禁感嘆,相比卅年前才在憧憬著奔「小康」的對岸,直接跨越小康奔到世界舞台擔任大導演的同時,咱們台灣究竟甚麼時候可真正步入小康社會?
某些人可能會質疑,難道台灣現在不算小康社會?如果就經濟上來說,台灣或可符合詩經裡「訖可小康」程度,但在政治上,我們卻遠遠沒有觸及《禮記.禮運》中小康皮毛之一二。
在一個談禮義廉恥都有可能與社會主流背離的時代,我懷疑多少人還背得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其後篇章,然而,我深信任何一個崇尚民主價值的台灣人民都應該對其爛熟於心,畢竟這區區一百餘字,在幾十個世紀之後,讀來依然是現代社會所不可企及的終極藍圖,無論你在政治偏好上更欣賞川普、安倍,還是習近平,你都不能否認「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就是民主社會的根本,因為你我捍衛與歌頌的民主,不正是選出一批講信修睦的賢者能士來為民服務?
不可諱言地,禮運大同刻劃的是終極理想的烏托邦世界,我們生活在連關乎老有所終的年金改革、壯有所用的經濟發展,及幼有所長的教育建設都難以盡如人意的時代,更奢談甚麼「不獨其親」、「謀閉不興」之儔的人性極限。
可惜的是,我們離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世界也頗有距離:「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簡言之,只要人民將一套以禮為本的標準做為社會共識,任何人不依此而行,即使有權勢地位也會被視之為禍害,便可稱之為小康。
以禮為本的社會共識,正是台灣現在所缺乏的核心價值,而這個「禮」字為何?其實就是待人接物的分寸感,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分寸感已經超越了性別、種族、階級、宗教等等的外在標籤,但我相信就算時序再過兩千年,這種分寸感也不應該超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等內在標準,但我們的分寸感卻硬生生地逾越了後者,這些年來縱容在位者們的不忠不義與不廉不恥,並不曾因為他們顛倒是非、厚己爭利或是昏庸無能而「眾以為殃」,當然結果就是全民一起淪為失去分寸感的「不謹於禮者」,所以舉國上下「不著其義,不考其信,不著有過,失仁不讓,示民無常」,無義無信、無理無恥、有過失也繼續大言不慚,這不正是台灣如今的國情寫照嗎?
君不見,台灣這些年的進退失據,從來不是中國打壓或藍綠惡鬥,而是社會失去了以禮為本的分寸,以至於每一步是非黑白的失之毫釐,都與整個世界漸行漸遠,不用太久,你就會發現台灣與一帶一路已經差之千里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