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雲看選舉 慈悲思考台灣出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3 03:19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台北市)


面對今年總統與立委大選,星雲大師(以趙無任的筆名)透過深刻敦厚的文筆,以包容之心指引一條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民主品質提升、兩岸和平相處的出路。過去半年他在《人間福報》發表了七十篇文章,後以《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台灣選舉系列評論》為書名,去年十月出版。

他寫著:「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我和台灣大家過去的祖先一樣,在怒海餘生中來到台灣,因此,惟願國泰民安,別無他求。……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二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

「台灣選舉」在星雲的筆下,不應當再是「民主之惡」。他的論點是跨黨派、跨族群、跨地區、跨宗教。凡是對台灣選舉、兩岸交流及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觀念,都提了出來。

他看到台灣自一九八○年代中期進入民主時代後一連串的折騰:社會遭遇的挫折,政黨經歷的對立,媒體失去的可信度,國會失去的效率,兩岸失去可以交流的速度與廣度,開放面臨的反對,以及不斷出現的內鬥與內耗,甚至政府與一般人對「宗教人士」的一些歧視。他憂心忡忡的決定要在大選前,對民主選舉、政黨政治、兩岸關係、統獨糾結、本土化、大同世界等等重要議題,做一次全面性的坦率討論。

其中民主政治中「君子之爭」從來沒有出現過。在競選團隊的核心及外圍組織的算計下,打擊對方的影射、抹黑……透過名嘴、網路、傳單,一波又一波地傾巢而出。無論誰當選,早已被醜化得「遍體鱗傷」。這種言論自由氾濫誤用下的痛心現象:報導汙名化、評論兩極化、善良邊緣化;甚至國家定位及國號都遭到醜化。星雲沉痛地說:「假如沒有中華民國,一切都成了泡影。」

佛光山創建以來,就孕育了佛光人所擁有「人間」性格。

這些「人間性格」,包括了「捨我其誰」的擔當,「以空為樂,以眾為我」的無我,「永不灰心,永不休息」的毅力,「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心胸。星雲與他的弟子六十多年來在世界辦了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又辦了電視台、報紙、出版社、中小學、美術館、文教中心等。因此,佛光山不分地區、甚至宗教,全力推動文化、教育、共修、社教等的活動。

這正是我嘗試把佛光山的貢獻涵蓋為「人間紅利」概念。再以推動人間佛教「三好」而言,「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也是擴散社會「紅利」;這就包括社會和諧、人格昇華、財富分享、邪念改正、善良提倡、慈悲擴散、鬥爭減少…。

兩岸關係一直是星雲最掛念的問題,他指出:「我們一定要彼此對立才稱心愜意嗎?假如摒除統獨問題,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提攜,互相友愛,互相往來,和平共存,這不但是時代的進步,也是中華文化的成長啊!」

我是一個中間選民,也不是佛教徒(唯一的男孩是基督教牧師);我所關心的是新領導人要能做到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

星雲大師展現了慈悲的思路:有「同理心」,沒有「分別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無私無我、寧做老二、外得人和、內得心安、捨得結緣、身在喜捨。他超越政治正確,寫出大家想說又不敢說的真心話;為不確定的台灣開創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