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策略經營/日本紅馬創意行銷 打敗電商大廠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黃冠穎
走進F-紅馬位於東京半藏門的辦公室,低調簡潔的裝潢,放著總經理川崎貴聖的幾本新書《異文化包容力》,很難想像,這家超過半世紀的日本老企業,竟然是由剛滿36歲的川崎掌舵,而他善用老公司的優勢,搭上日本「故鄉納稅」的新商機,打敗樂天、軟銀等電商強敵,穩居市場龍頭。
紅馬1月27日即將在台灣上櫃掛牌,主打伴手禮送貨到府服務,提供全球超過1.6萬件商品,結盟超過上萬家日本旅行社,在伴手禮業務市占超過五成,遠勝其他競爭對手。
在訪談過程,川崎始終帶著微笑,親切地回答問題,不時穿插著幾句中文,流露出日本仕紳獨有的優雅氣質,其實,川崎雖然年輕,內心卻住著「老靈魂」,最喜歡的休閒娛樂竟然是「歌舞伎」。
從歌舞伎 看到人生縮影
日本歌舞伎和中國京劇都是東方傳統戲曲的代表,發展歷史超過300年,有日本國粹之稱,觀賞年齡層偏高,「走進劇院,就只有我這個年輕小夥子」,川崎笑著說。
川崎表示,有很多日本企業經營者都說,35歲應該要開始學著看歌舞伎,一開始也是抱著嘗試看看的想法,沒想到發現意外的感動,甚至會流淚。
「歌舞伎是人生經驗的濃縮」,川崎指出,歌舞伎雖然是描寫百年前的故事,但你會發現,人的想法其實沒什麼改變,對於人性認識、人際交往的刻劃,同樣能帶來很深的感受,也代表了日本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想法。
川崎的成長過程堪稱傳奇,在東京大學農學系畢業之後,靠著自學考上日本公認會計士,在KPMG LLP(KPMG AZSA LLC/AZUSA會計師事務所國際部)任職,爾後進入大型資訊公司,也曾外調至上海擔任子公司總經理,2013年進入紅馬擔任CFO兼COO,翌年升任總經理。
善用政策助攻 商機旺旺
在重視倫理和階層的日本企業,川崎的崛起無疑是一個異數,紅馬董事長周泰鳳期待川崎能發揮兩大優勢,首先是冷靜重新盤點公司現有業務,尋找可能的新機會,再者是注入活力,激發員工自我挑戰。
很快的,有老員工建議紅馬可以掌握「故鄉納稅」的商機。所謂的「故鄉納稅」是指國民每年最多可拿稅金的20%去捐贈地方自治政府,也不限制一定是自己的出生地或居住地。
這可說是雙贏的政策,參加故鄉納稅的國民可抵扣所得稅和住民稅,也會收到地方政府回贈特產品,而地方政府的收入獲得保障,有助於縮短城鄉差距,因此日本總理安倍晉三從去年開始加強推廣。
在這段過程之中,協助特色推廣、特產配送、售後服務的業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攸關政策的成敗。
「從零到一最辛苦」,川崎說,一開始無論內部員工或地方政府都對此有疑慮,第一次去拜訪某個地方市長,他先是懷疑該政策能帶來多少稅收,接著又對讓外部公司賺錢有所疑慮,這時候,只能靠著一次又一次的拜訪,讓他理解這是對地方自治體、民眾和企業都有好處的合作。
發揮優勢 激勵員工挑戰
故鄉納稅在川崎的努力之下,逐漸開花結果。
去年和紅馬結盟的地方自治體僅有兩家,今年第1季增加到四家,第2季激增到35家,如今已經直逼百家規模,營業額更從1,400萬日圓,百倍成長到14億日圓,連樂天、軟銀等電商巨擘都被遠遠甩開。
「這都要感激紅馬50多年來打下的基礎」,川崎說,紅馬在日本各地廣設辦事處,各地員工親自拜訪各個自治體,相較之下,大型電商公司專注在主要都會區,很難走透透。
故鄉納稅的成功,讓紅馬的企業文化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川崎表示,現在員工不再只做固定的工作,開始會發表想法,對新事業體發表意見,甚至主動請纓投入新業務,員工更有幹勁,意識已經出現明顯的轉變。
故鄉納稅的業務未來能成長到什麼程度呢?
川崎眼神透露出光芒的說道,日本約有1,800個自治體,絕大多數都還沒有開發,明年業務至少還能成長兩到三倍,預估三年後,故鄉納稅業務至少會占紅馬營收的一半。
會計師看時事/企業併購後的財務資訊整合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鄭興、李威陞
完成併購活動後,管理/整合被併購公司的運營、衡量併購後整體效益的挑戰才真正要開始。無論是內部管理階層、股東、銀行及分析師等利害關係人,都急切於獲知併購後對於集團公司的影響。
面對著被併購公司會計政策、會計科目、資訊系統、作業流程等等的差異,必須及早規劃準備下列三項關鍵工作:
會計政策及流程的一致化
首先要辨認哪些會計政策有差異?對整合後的財務數字會造成什麼影響?例如,應收帳款備抵呆帳評價政策不同,代表兩家公司對呆帳提撥是否足夠有不同的認知,可能對合併財報數字有極大影響。
作業流程差異也必須進行調整。最常見的就是關帳日不同、會計年度不同、結帳時程不一致。例如,原集團結帳只要五天,被併購公司卻要耗費20天,如未調整相關作業流程,將影響集團財務報表出具的時程。其他如關係人交易對帳、管理費用分攤等,與集團財務相關的流程都必須納入規劃。
資料收集與整合
要以集團管理的角度決定須收集的資訊,包括外部法定揭露要求與內部管理決策使用。辨識資料的所在與資料品質,資料清理與人工調節補充是常採用的做法。另一個較複雜的議題是會計準則差異(GAAP Difference),比方說台灣目前採用IFRS,被併購公司為中國公司,若其認列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時,採用成本法而非權益法的差異需要被調整;或者如遞延費用必須視其性質,將會計科目重新歸類調整至固定資產或其他長期資產項下。完整評估會計準則的差異,才能允當表達集團財務報表。
整合集團財務資訊的方式
隨著併購策略、收集資訊的目的,或是資訊品質的不同,可採取不同方式來整合集團財務資訊,包括:Excel工作表及整合ERP系統。
Excel工作表是實務上最常見的作法,只要子公司依照規格提供資料,使用Excel彙整即可。這是最快速且成本較低的方式,但公式誤植與人力時間的耗費為其缺點,且不利於後續分析應用,長期而言並不見得是管理上最經濟的方式。
整合ERP系統能一併整合帳務流程與會計科目規則,標準化使管理分析更一致性。
但是ERP為日常營運交易系統,事前的影響評估與規劃工作必須非常周全,人員訓練、維運能力及成本也必須納入考量。這是成本及影響最大的方案,但彈性卻較低,對變動性高或臨時性的報表需求,還是需要以人工或其他報表工具才能達成。
此外,特製化的集團管理工具如商業智慧或是績效管理工具(e.g.集團合併或是預算管理),是獨立於日常營運交易系統外的套裝軟體,能快速彈性地因應管理需求調整。如管理性組織的變動、費用分攤以及特殊目的的擬制試算等。坊間有許多發展成熟的工具,也是目前集團財務管理的主流方式。
併購後的短期選擇與長期規劃可能不同,併購策略以及資金規劃也將影響決策。若要透過更多的併購來成長,採用彈性高的集團管理套裝軟體可在短期內就產生效益。但透過ERP系統的統整,可加強財務管控力以及營運管理的標準化,整體成本效益最佳。
上述三種方式並不是互斥的,可以依集團產業與營運模式配套實施,做出配合短、中、長期發展最合適的選擇。
(作者是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協理)
高績效企業/學習大師經營智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顏長川
管理是理論或實務?領導是藝術或科學?策略是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是百年來企管界爭辯不休的議題,沒有定論,更沒有標準答案,就看個人的經驗和體會了。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績效就是硬道理,任何能讓企業創造和維持績效的都是經營智慧,這是值得所有職場人士窮畢生之力去追求的頭等大事。
下列六位先生都是深具經營智慧的人,值得追隨效法,更是學習經營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大人物。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年)
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疇的文章,1954年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簡稱MBO),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一生著作38本書,包括2本小說,翻譯成37國語言,雖不被學院派人士所認同,卻贏得普天下千千萬萬人的尊敬,人稱「現代管理學之父」。
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
肯.布蘭佳與保羅.赫塞於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首創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經過近20年的辯證仍屹立不搖;肯.布蘭佳進一步將理論配合實務,於1985年發展出一套易學、易懂、簡單、實用的情境領導課程(Situational Leadership II,簡稱SLII),人稱「情境領導之父」。
邁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年輕時就嶄露頭角,26歲成為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職教授,分別於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出版《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和《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三本書,融合產業經濟學與企業管理學,建立優勢競爭理論,為經濟學走向企業經營領域樹立典範,人稱「當代經營策略之父」。
王永慶(1917~2008年)
為白手起家的台灣著名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畢生奉行「勤勞樸實」的精神,喜歡追根究柢,盯得很緊,管得很細,問得很多, 60歲仍有投資六輕的決心,90歲了還天天想著未來,臨終前一天還在開業務會議,人稱「台灣的經營之神」。
松下幸之助(1894~1989年)
從小學徒變成橫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業家,創辦松下電器、松下政經塾與PHP研究所,創造了一個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求壽得壽的傳奇 ,人稱「日本的經營之神」。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在奇異公司的20年CEO任內,對內啟動組織再造,落實學習型組織;對外貫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經營理念;堪稱「美國的經營之神」。
彼得.杜拉克、肯.布蘭佳和邁可.波特為職場人士解答很多有關管理、領導和策略的實際問題,堪稱兼具實務的理論大師 ; 傑克.威爾許、松下幸之助和王永慶,把各種管理、領導和策略理論徹底落實執行,可說是有理論根據的實務專家。
若能將這六位先生的經營智慧吸收殆盡,應可成為一個理論與實務兼具、藝術與科學並存、知道什麼該做或不該做的「職場達人」了。
(作者是哈佛企管專業講師)
管理一點靈/管理是一種客觀職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彼得.杜拉克(管理學大師)
管理是一種客觀職能,它取決於任務,也取決於文化條件,從屬於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黃冠穎
走進F-紅馬位於東京半藏門的辦公室,低調簡潔的裝潢,放著總經理川崎貴聖的幾本新書《異文化包容力》,很難想像,這家超過半世紀的日本老企業,竟然是由剛滿36歲的川崎掌舵,而他善用老公司的優勢,搭上日本「故鄉納稅」的新商機,打敗樂天、軟銀等電商強敵,穩居市場龍頭。
紅馬1月27日即將在台灣上櫃掛牌,主打伴手禮送貨到府服務,提供全球超過1.6萬件商品,結盟超過上萬家日本旅行社,在伴手禮業務市占超過五成,遠勝其他競爭對手。
在訪談過程,川崎始終帶著微笑,親切地回答問題,不時穿插著幾句中文,流露出日本仕紳獨有的優雅氣質,其實,川崎雖然年輕,內心卻住著「老靈魂」,最喜歡的休閒娛樂竟然是「歌舞伎」。
從歌舞伎 看到人生縮影
日本歌舞伎和中國京劇都是東方傳統戲曲的代表,發展歷史超過300年,有日本國粹之稱,觀賞年齡層偏高,「走進劇院,就只有我這個年輕小夥子」,川崎笑著說。
川崎表示,有很多日本企業經營者都說,35歲應該要開始學著看歌舞伎,一開始也是抱著嘗試看看的想法,沒想到發現意外的感動,甚至會流淚。
「歌舞伎是人生經驗的濃縮」,川崎指出,歌舞伎雖然是描寫百年前的故事,但你會發現,人的想法其實沒什麼改變,對於人性認識、人際交往的刻劃,同樣能帶來很深的感受,也代表了日本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想法。
川崎的成長過程堪稱傳奇,在東京大學農學系畢業之後,靠著自學考上日本公認會計士,在KPMG LLP(KPMG AZSA LLC/AZUSA會計師事務所國際部)任職,爾後進入大型資訊公司,也曾外調至上海擔任子公司總經理,2013年進入紅馬擔任CFO兼COO,翌年升任總經理。
善用政策助攻 商機旺旺
在重視倫理和階層的日本企業,川崎的崛起無疑是一個異數,紅馬董事長周泰鳳期待川崎能發揮兩大優勢,首先是冷靜重新盤點公司現有業務,尋找可能的新機會,再者是注入活力,激發員工自我挑戰。
很快的,有老員工建議紅馬可以掌握「故鄉納稅」的商機。所謂的「故鄉納稅」是指國民每年最多可拿稅金的20%去捐贈地方自治政府,也不限制一定是自己的出生地或居住地。
這可說是雙贏的政策,參加故鄉納稅的國民可抵扣所得稅和住民稅,也會收到地方政府回贈特產品,而地方政府的收入獲得保障,有助於縮短城鄉差距,因此日本總理安倍晉三從去年開始加強推廣。
在這段過程之中,協助特色推廣、特產配送、售後服務的業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攸關政策的成敗。
「從零到一最辛苦」,川崎說,一開始無論內部員工或地方政府都對此有疑慮,第一次去拜訪某個地方市長,他先是懷疑該政策能帶來多少稅收,接著又對讓外部公司賺錢有所疑慮,這時候,只能靠著一次又一次的拜訪,讓他理解這是對地方自治體、民眾和企業都有好處的合作。
發揮優勢 激勵員工挑戰
故鄉納稅在川崎的努力之下,逐漸開花結果。
去年和紅馬結盟的地方自治體僅有兩家,今年第1季增加到四家,第2季激增到35家,如今已經直逼百家規模,營業額更從1,400萬日圓,百倍成長到14億日圓,連樂天、軟銀等電商巨擘都被遠遠甩開。
「這都要感激紅馬50多年來打下的基礎」,川崎說,紅馬在日本各地廣設辦事處,各地員工親自拜訪各個自治體,相較之下,大型電商公司專注在主要都會區,很難走透透。
故鄉納稅的成功,讓紅馬的企業文化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川崎表示,現在員工不再只做固定的工作,開始會發表想法,對新事業體發表意見,甚至主動請纓投入新業務,員工更有幹勁,意識已經出現明顯的轉變。
故鄉納稅的業務未來能成長到什麼程度呢?
川崎眼神透露出光芒的說道,日本約有1,800個自治體,絕大多數都還沒有開發,明年業務至少還能成長兩到三倍,預估三年後,故鄉納稅業務至少會占紅馬營收的一半。
會計師看時事/企業併購後的財務資訊整合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鄭興、李威陞
完成併購活動後,管理/整合被併購公司的運營、衡量併購後整體效益的挑戰才真正要開始。無論是內部管理階層、股東、銀行及分析師等利害關係人,都急切於獲知併購後對於集團公司的影響。
面對著被併購公司會計政策、會計科目、資訊系統、作業流程等等的差異,必須及早規劃準備下列三項關鍵工作:
會計政策及流程的一致化
首先要辨認哪些會計政策有差異?對整合後的財務數字會造成什麼影響?例如,應收帳款備抵呆帳評價政策不同,代表兩家公司對呆帳提撥是否足夠有不同的認知,可能對合併財報數字有極大影響。
作業流程差異也必須進行調整。最常見的就是關帳日不同、會計年度不同、結帳時程不一致。例如,原集團結帳只要五天,被併購公司卻要耗費20天,如未調整相關作業流程,將影響集團財務報表出具的時程。其他如關係人交易對帳、管理費用分攤等,與集團財務相關的流程都必須納入規劃。
資料收集與整合
要以集團管理的角度決定須收集的資訊,包括外部法定揭露要求與內部管理決策使用。辨識資料的所在與資料品質,資料清理與人工調節補充是常採用的做法。另一個較複雜的議題是會計準則差異(GAAP Difference),比方說台灣目前採用IFRS,被併購公司為中國公司,若其認列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時,採用成本法而非權益法的差異需要被調整;或者如遞延費用必須視其性質,將會計科目重新歸類調整至固定資產或其他長期資產項下。完整評估會計準則的差異,才能允當表達集團財務報表。
整合集團財務資訊的方式
隨著併購策略、收集資訊的目的,或是資訊品質的不同,可採取不同方式來整合集團財務資訊,包括:Excel工作表及整合ERP系統。
Excel工作表是實務上最常見的作法,只要子公司依照規格提供資料,使用Excel彙整即可。這是最快速且成本較低的方式,但公式誤植與人力時間的耗費為其缺點,且不利於後續分析應用,長期而言並不見得是管理上最經濟的方式。
整合ERP系統能一併整合帳務流程與會計科目規則,標準化使管理分析更一致性。
但是ERP為日常營運交易系統,事前的影響評估與規劃工作必須非常周全,人員訓練、維運能力及成本也必須納入考量。這是成本及影響最大的方案,但彈性卻較低,對變動性高或臨時性的報表需求,還是需要以人工或其他報表工具才能達成。
此外,特製化的集團管理工具如商業智慧或是績效管理工具(e.g.集團合併或是預算管理),是獨立於日常營運交易系統外的套裝軟體,能快速彈性地因應管理需求調整。如管理性組織的變動、費用分攤以及特殊目的的擬制試算等。坊間有許多發展成熟的工具,也是目前集團財務管理的主流方式。
併購後的短期選擇與長期規劃可能不同,併購策略以及資金規劃也將影響決策。若要透過更多的併購來成長,採用彈性高的集團管理套裝軟體可在短期內就產生效益。但透過ERP系統的統整,可加強財務管控力以及營運管理的標準化,整體成本效益最佳。
上述三種方式並不是互斥的,可以依集團產業與營運模式配套實施,做出配合短、中、長期發展最合適的選擇。
(作者是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協理)
高績效企業/學習大師經營智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顏長川
管理是理論或實務?領導是藝術或科學?策略是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是百年來企管界爭辯不休的議題,沒有定論,更沒有標準答案,就看個人的經驗和體會了。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績效就是硬道理,任何能讓企業創造和維持績效的都是經營智慧,這是值得所有職場人士窮畢生之力去追求的頭等大事。
下列六位先生都是深具經營智慧的人,值得追隨效法,更是學習經營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大人物。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1909~2005年)
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疇的文章,1954年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簡稱MBO),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一生著作38本書,包括2本小說,翻譯成37國語言,雖不被學院派人士所認同,卻贏得普天下千千萬萬人的尊敬,人稱「現代管理學之父」。
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
肯.布蘭佳與保羅.赫塞於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首創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經過近20年的辯證仍屹立不搖;肯.布蘭佳進一步將理論配合實務,於1985年發展出一套易學、易懂、簡單、實用的情境領導課程(Situational Leadership II,簡稱SLII),人稱「情境領導之父」。
邁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年輕時就嶄露頭角,26歲成為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職教授,分別於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出版《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和《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三本書,融合產業經濟學與企業管理學,建立優勢競爭理論,為經濟學走向企業經營領域樹立典範,人稱「當代經營策略之父」。
王永慶(1917~2008年)
為白手起家的台灣著名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畢生奉行「勤勞樸實」的精神,喜歡追根究柢,盯得很緊,管得很細,問得很多, 60歲仍有投資六輕的決心,90歲了還天天想著未來,臨終前一天還在開業務會議,人稱「台灣的經營之神」。
松下幸之助(1894~1989年)
從小學徒變成橫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業家,創辦松下電器、松下政經塾與PHP研究所,創造了一個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求壽得壽的傳奇 ,人稱「日本的經營之神」。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在奇異公司的20年CEO任內,對內啟動組織再造,落實學習型組織;對外貫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經營理念;堪稱「美國的經營之神」。
彼得.杜拉克、肯.布蘭佳和邁可.波特為職場人士解答很多有關管理、領導和策略的實際問題,堪稱兼具實務的理論大師 ; 傑克.威爾許、松下幸之助和王永慶,把各種管理、領導和策略理論徹底落實執行,可說是有理論根據的實務專家。
若能將這六位先生的經營智慧吸收殆盡,應可成為一個理論與實務兼具、藝術與科學並存、知道什麼該做或不該做的「職場達人」了。
(作者是哈佛企管專業講師)
管理一點靈/管理是一種客觀職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0:43 經濟日報 彼得.杜拉克(管理學大師)
管理是一種客觀職能,它取決於任務,也取決於文化條件,從屬於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