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找回道德勇氣 引領高教!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1-08 00:57聯合報 金傳春/台大校友、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台大的精神地標「傅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的精神地標「傅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等教育人才之陶鑄為左右未來變革成敗的關鍵。惜校園民主化、教授治校風,加上知識專精化、年輕教師升等重頂尖期刊,及校務行政缺培養專才體制等因素,通儒學者驟降;教授群亦甚少反思未來的大學與研究所教育該如何與時俱進,致未走在時代之前以備妥下一波急需的人才。假論文風波橫跨多年,警醒台大老師反省研究所的教育哲學為何?是嘉惠個人汲汲於一己之利?還是應如傅斯年前校長處處成為一股「道義力量」?

為哈佛大學募款的亨利.希金森曾說:「大學是為了公共利益而建立,所擁有的輝煌歷史、增進道德和群智發展為命脈所繫,大學的福祉向來是與社會、國家的命運休戚與共,因此所有大學的偉大成就特需持續發揚光大」。

台大最珍貴的資產既非論文篇數,也絕不是登上頂尖期刊,而是一批又一批滿懷關心社會熱誠與懷抱崇高理想的年輕學子和老師。由「大學新聞社」、「台大青年」、「台大鏡社」及其後的《現代文學》、《科學月刊》、《健康世界》等等,可見台大人將年輕的理想帶入社會發光、發熱。惜「大學新聞社」停刊而校方推出《台大校訊》後,自上而下一言堂,抹殺內省討論奮進的思辯,致千瘡百孔的校長遴選辦法不珍惜人才,迄今仍缺國際一流大學與世崢嶸的襟懷;通識教育規劃也未如哈佛大學教務長亨瑞.羅索福斯基與校長德瑞克.薄克在校園處處腦力激盪討論改革的全面視野。台大學風似漸失前瞻防杜問題的道德勇氣,遑論高等教育的領頭羊!

二○一七年台大校譽跌至谷底,為了扭轉乾坤與展望未來台灣與亞洲社會亟需,謹誠摯建議新校長:

一、籌組「教育、學術、社會責任、學生生涯規劃、校友聯繫與國際貢獻的六大未來藍圖推動組」,凝聚校內、校友與校外賢達人士,定期研討釜底抽薪改革重點與規劃時間表。

二、全校每年舉辦兩次師生職員代表、行政首長進修會,深入討論短、中、長程規劃,聚焦台灣優勢與機會,讓台大引領華人高教進步。

三、重視通識教育的人文涵養與科學思維,為願奉獻社會的下一代亞洲領導人才播種奠基。

四、建立大學行政首長人才拔掖體制,如加州大學的教授參議,栽培關心全校發展的年輕領導人。

台大是傅斯年內心的中國僅有自由淨土的一所大學。全校與校友應協助新校長廣聘碩彥之士,充實師資,全力以赴辦好台大,引領台灣與華人高教綻放更多新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