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對抗將圖窮匕現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1-08 00:3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據美媒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單方貿易制裁已箭在弦上,除將公布稍早美國貿易代表署啟動對中國大陸「301條款」調查的結果外,近日可能再宣布兩項針對大陸的新貿易制裁政策。報導甚至指出,川普已做成結論認為中國不會如美國期待在北韓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故準備好在進入總統任期第二年,投下美中「貿易炸彈」。美國對大陸採取片面制裁措施,勢必引發中國報復,一旦美中爆發貿易戰,對全球貿易和經濟都將造成衝擊。台灣和大陸經貿關係密切,可能受到的衝擊影響更大,政府和民間皆須及早作好應變準備。

川普政府楬櫫「美國優先」政策,以改善貿易赤字及製造業重返美國為施政主軸,中國大陸居美國逆差首位,近年年平均貿易赤字逾3,500億美元,占美國貿易赤字總額將近一半,去年1-9月美中貿易赤字較前年同期又增加6.27%,顯然和川普縮減貿易逆差目標背道而馳,中國成為川普打擊的頭號經濟戰犯,乃勢所必然。

去年美中元首互訪及二次「川習會」,由於北京刻意經營對美關係,加上川普政府在北韓問題上亟需中國援手,因而中美雙方在貿易問題上未如過去大家預料般的針鋒相對;11月上旬川普訪中時,北京更奉上逾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約大禮,川普本人在貿易議題上也多次鬆口,放話若北京在北韓問題上盡力幫忙,則在貿易問題上可放大陸一馬,甚至還說出中美貿易逆差並不責怪北京等話語。

然而,隨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不斷挑動美國的敏感神經,川普政府似束手無策,而北京對北韓亦未發揮影響力,美國間諜衛星又拍到疑似中國及北韓船隻在海上交易石油照片,讓川普作出中國不會協助美國處理北韓問題的結論,再加上中共19大後美國國內視中國為威脅的氛圍更為強烈,圖窮匕現,美國對大陸實施貿易制裁的議程因而浮上檯面。

美國反制中國經濟崛起及美中貿易的可能對抗,顯然已成美國的國家戰略,川普亞洲行祭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核心思維是聯手日本、澳洲、印度等海洋民主國家,共同因應中國崛起及「一帶一路」戰略。去年底美國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指責北京奉行的戰略是在削弱美國的經濟侵略。川普政府楬櫫的國家戰略皆劍指中國,煙硝味日益濃厚。

而美國對中國可祭出的貿易制裁手段很多,除上述針對智財權301條款調查報告外,還有去年3月川普下令商務部及貿易代表署提交「重大貿易赤字綜合報告」,232國安條款調查鋼鋁進口,鋁合金雙反調查,多項反傾銷、反補貼的貿易救濟調查,乃至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拒絕承認中國大陸「市場經濟地位」等等。

這些制裁措施可能的殺傷力量不容低估,媒體報導,川普政府最快1月就可能運用301條款對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作為報復廣泛竊取美國公司智慧產權的懲罰;另可能對進口太陽能電板和洗衣機課反傾銷稅,以保護美國業者,還有很多其他手段,涉及的產品範圍很大,影響廣泛深遠。

對台灣而言,「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代工出口模式,是經濟上最大弱點,一旦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波及規模龐大「以大陸為工廠」、「以美國為市場」的代工業者,衝擊至深且鉅,再加上川普稅改以鼓勵製造業投資美國、減少外包為重要目標,對台灣出口是雙重衝擊。我們希望政府要警惕川普經貿政策可能帶來的巨大變數,不要再沉醉於可以增加出口、加強和美國合作等無厘頭的想法。栓緊螺絲,全力因應變局,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