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川普經濟學發酵 企業快應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08 04:03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再度在推特砲轟在墨西哥設廠的汽車製造商,這回砲口瞄準日本豐田汽車。 法新社
川普再度在推特砲轟在墨西哥設廠的汽車製造商,這回砲口瞄準日本豐田汽車。 法新社
「川普經濟學」正在發威,繼日前迫使福特汽車放棄在墨西哥建廠,回歸美國生產之後,川普又放話豐田若在墨西哥設廠出口美國,將遭到美國重稅侍侯。這些威脅利誘短期內會獲得一些效果,讓依賴美國市場的各大企業必須調整規劃中的投資案,來應付川普政府的「需索」;但中長期而言,企業將會努力開發其他市場,來避開對美國的依賴。各國對美投資和貿易終將逐漸減少,對美國發生「短多長空」的效果。美國經濟目前其實已經翻落世界首位,未來和王座的距離將迅速拉開更遠。
2015年的全球經濟生產,以換算美元的數據來看,美國以18兆美元大幅超越中國的11兆美元;但若以購買力平價(PPP)調整的數據觀察,美國其實已在2014年被中國些微超越,2015年中國更以19.4兆美元明顯地領先美國的18兆美元。

中國不願意喧嚷,以免被美國盯上而產生不利後果;美國也不願挑明,畢竟是顏面無光之事。一般平民百姓仍以為美國還是世界第一,但經濟專家們可都心知肚明;加以中國經濟一年成長6%以上,而美國不到3%,美國的世界經濟首強不僅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後距離過去「那些美好的老時光」也將愈來愈遠了。

要維繫美國經濟的風光歲月,應該是維持一個開放的引才環境,讓全球一流人才流入美國為其所用,讓谷歌、臉書、蘋果等類型企業源源不斷地產生,也讓美國企業到全球各地落腳,善用當地物美價廉的生產因素在全球獲利。

但是,川普代表的美國半數保守選民卻反向而行,要拴緊人才流入的管道、嚴格管制企業對外擴張、削減透過貿易的因素資源流動,其結果很簡單-美國將會自處於全球化的主流之外,「美國外」的全球化會繼續進行,「美國內」的全球化腳步停滯,讓美國的經濟競爭力變弱,終將導致高關稅也檔不住的貿易赤字,美國經濟會逐漸潰敗。

美國的相對衰退,本來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才會明顯,但川普政府的計畫如果落實且持續,大概五到十年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有趣且諷刺的是,屆時川普大概已經不在大位,苦果將由未來的執政者和民眾去承擔了。這其實和台灣李前總統的兩岸政策類似,在「戒急用忍」之下,禁止高科技大廠赴陸投資,當時的台灣經濟還算可以;但失去掌控大陸市場的良機,而紅色供應鏈還是靠其他外力協助,逐漸建構完成,反過來成為台灣廠商的競爭對手。

川普和他的策士們,雖然枯思索腸地要恢復美國的經濟地位,可惜開錯了藥方。二次大戰結束時,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經濟生產,美國占了全球三成,也許還可以用這種「威嚇治療法」來對外榨取專業化和貿易下所獲得的生產剩餘,但目前美國經濟生產僅占全球16%,對全球經濟影響力僅剩過去一半時,威嚇的效果其實有限,只會讓大家盡量迴避美國,將美國「隔離」在全球化之外,加速美國衰敗。

處於這樣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企業界的自處之道,要分兩類企業來看:大企業,特別是對美享有明顯貿易順差者,或者要設法對美進行若干投資,或者分散對美出口途徑以避開矛頭,另外要開發新的市場,同時強化反傾銷案件的處理能力。中小企業則可以聯合爭取政府協助,來建構上述大企業可以獨自完成的應變;也可以考量轉進對美國貿易順差較少的國度投資。

針對此項發展,政府可做的雖然有限,但除了強化整體和協助企業對美進行反傾銷訴訟的能力外,還是要積極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包括對美國)、協助企業開發新出口市場,來分散市場、減少來自美國的貿易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