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成空汙偵測器 警戒隔天異位性皮膚炎多3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15:29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空汙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提高肺癌、心血管及上呼吸道疾病風險,最立即可見的影響是幼兒皮膚,皮膚科醫師發現,只要環保署發布空汙警訊,隔天門診異位性皮膚炎小患者比平常多三到四成,「孩子成了空汙偵測器」。
兩歲小男童宥宥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原本控制良好,入秋冬後反覆發作,臉頰、脖子、四肢、關節到處疼痛、搔癢、抓破皮,醫師追蹤超過三周發現,小朋友過敏發作時間,和PM2.5的高濃度警戒一致。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龍厚玲表示,PM2.5是非常微小的污染粒子,在媽媽懷孕期間,經由胎盤進入胎兒血液中,誘發過敏反應,寶寶易有過敏體質;此外,PM2.5能夠穿透皮膚的角質層,透過血液刺激細胞,誘發免疫反應,正常人的皮膚都可能被刺激,更何況是異位性皮膚炎、皮膚保護層缺損的患者。

龍厚玲表示,追蹤發現,宥宥通常在環保署發布空汙警戒當天遭受汙染,第二到五天嚴重發作,如此反覆,直到減少戶外活動加上藥物治療才改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表示,天氣糟糕時,病人確實會多一點點,患者大多都全身癢、過敏、長痘痘;PM2.5是種汙染物,對皮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統計上可能有關連,但確切的機轉仍不太清楚,是否兩者間存在因果關係,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

image
孕婦、過敏童如何避免霾害。 圖/聯合晚報提供
分享

現代醫學破歷史疑案:康熙、乾隆可能死於霾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15:29 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image
霧霾籠罩下的天安門廣場。 中新社
分享霧霾有害健康,現代人人都知,其實康熙、乾隆等多位清帝都可能死於霧霾。澳門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生譚健鍬專擅心血管疾病,近日出書「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那些你不知道的醫療外史」,剖析古代空汙如何成為皇帝殺手。
譚健鍬熱愛歷史,看診之餘著力用現代醫學破解歷史疑案。霧霾成近年話題,譚健鍬讀史發現,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這正是銀髮族最容易心血管病發致死的關卡,而北京從元代以來就有史上有名的霧霾之害,也是火上加油的殺手之一。

譚健鍬指出,早在《元史》就有記載至元六年臘月時,「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清代京城「霾災」更嚴重;譚健鍬指出,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科舉放榜日,就記載「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會試)榜必損壞。」;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更載「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

霧霾隨著朝代前進加劇,自有人為因素,譚健鍬指出,霧出於自然,霾來自人禍,北京身為政治文化中心,隨著時代進展,建築物不斷增加,人口密度越來越高,人們冬季大量燒炭取暖,讓細懸浮微粒(PM2.5)不斷飆高,加上北京三面環山,霧霾易聚不易散,終讓皇帝也成空汙祭品。

北觀處空汙警示 「紫爆」請遊客入室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15:29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與環保署合作,下周起即時在遊客中心公布欄、跑馬燈與官網發布空汙訊息,達到紅色等級會提醒遊客注意,若達到紫爆等級,將廣播請在外活動或游泳遊客改到戶內活動。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指出,13個國家風景區的特性不盡相同,北觀處、東北角風管處與雲嘉南風管處戶外景點較多,但其他管理處也會跟進,並且強化室內導覽活動,當空氣品質不佳時,提醒遊客改到室內遊玩。

空汙防制設備升級 石化、水泥業者:影響不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5 聯合報 記者邱莞仁/台北報導


image
一、二、三級空品管制區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全台近期空汙頻頻「紫爆」,環保署有意推工廠三級管制,要求廠商提高空汙防制設備經費。相關業者表示,建廠時已提升機組能效,對營運影響不大。
據環保署調查,國內前五大碳排大戶為電力、鋼鐵、煉油、石化及水泥業。台電公司發言人蕭金益表示,台電近年推動機組更新擴建計畫,如去年十一月併聯發電的新林口一號機與更新中的大林電廠,單一裝置容量都將較舊機組更多,每度電的排碳量也比舊機組減少近兩成,以抑制硫氧化物排放。

蕭金益指出,目前台電全台各火力電廠的排放值皆符合中央及地方環保要求,但針對老舊機組,台電仍持續執行汰舊換新工程。如台中電廠第一至四號機組,將投資九十二億元進行空汙防制設備的性能提升改善工作,預計二○二○年底完成。

台塑與台泥表示,初期建廠的環評規範就比國際標準還嚴。若環保署要求硫氧化物應由排放濃度五十ppm或削減率百分之九十,修正至廿五ppm或削減率百分之九十六等,可能增加一點成本,但現有設備都有能力做到。


環署:空汙較8年前改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5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


image
台灣PM2.5空汙地圖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全台除了花蓮、台東之外,其他縣市皆被列為空氣品質三級管制區。但環保署指出,近年來加強管制下,空氣品質已經愈來愈好,目前的PM2.5(細懸浮微粒)及PM10(懸浮微粒)濃度都比八年前還要改善百分之廿。
每到秋冬PM2.5濃度飆高,更常達危險的「紫爆」等級。民眾不戴口罩不敢出門,環團多次因空汙走上街頭。

環保署指出,相對於八年前,全國PM2.5及PM10的濃度已經改善百分之廿,包括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區改善率都有百分之廿至卅。又以金門縣改善幅度最大,PM2.5改善幅度達百分之卅九。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楊澤民表示,相較於八年前,我國空汙的狀況確實改善,不過,目前為止仍無法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如PM10濃度每立方公尺廿微克。相對於一九九八年PM10濃度跟我國差不多的日本目前已能符合世衛標準,我國仍要加油。

彰化市居民張淑芬表示,若現在的空氣品質比過去好,比起現在頻頻「紫爆」的空氣品質,過去的空品豈不是「發黑」?

環保署空汙處副處長謝炳輝表示,空汙近年來持續改善,民眾感覺空氣不好,可能是因為民眾對PM2.5、霾害等空汙議題愈來愈關注所致。

環保署表示,近年來已訂定超過兩百項空汙管制法規,並加嚴卅項標準,如加嚴新車、石化業、電力業、鋼鐵業、玻璃業及小型鍋爐空氣排放標準,實施高屏地區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計畫等,都有助於降低空汙。

搶救空氣品質 空汙該怎麼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5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image
自屏東東港往林園工業區放眼望去,天空一片混濁。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全台西半部淪為三級空氣品質防制區,環保署研議以縣市為單位,實施空氣汙染總量管制,因地制宜減少各地空氣汙染物排放。但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仍有不同意見,認為空汙是跨縣市議題,西半部空氣都不好,需要更有彈性的管制方式。
image
台灣PM2.5空汙地圖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由於空氣汙染具流通性質、會跨越縣市,環保署早年將台灣依地形、氣候、風向及汙染擴散情形,分為七大「空氣品質區」(簡稱空品區),分別是: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為減少排放量,研議總量管制時以縣市為單位,不以地區畫分。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支持,認為每個直轄縣市都應實施總量管制。也有民間團體認為,很多空汙議題是跨縣市問題,並非改善當地問題就好,例如南投縣本身沒有大型工廠,雖飽受鄰近縣市排放空汙,但無法從南投境內減少汙染排放量;台中火力電廠降載,受惠的是雲嘉南地區。仍應有更周延、更有彈性的方式管制。

環保署空保處長陳咸亨表示,各方對區域範圍仍有不少意見,有人認為應跨縣市區域管制,但也有縣市認為區域擴大反而增加漏洞,將再溝通、並開公聽會。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說,台灣的空氣並非去年才變壞,從監測數據來看,雲林前兩年PM2.5濃度就已嚴重超標,即使去年濃度是零,都一定超過標準;台中、彰化等中南部縣市大多如此。當空氣不好成為全民共識,力量才會出來。

環團要求總統候選人,針對去年十二月「全台反空汙暖化救健康大遊行」五點訴求具體回應;包括由總統籌組空汙暖化防制行動小組、逐步淘汰燃煤電廠,二○二○年PM2.5達國家平均值每立方公尺十五微克、三級空品區固定汙染源排放總量四年削減四成、開徵健康稅捐、推動電力需求零成長。

空氣品質全台淪陷 僅花東淨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5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

image
高雄地區連日霧霾嚴重,小港工業區街頭的機車騎士大多戴口罩因應。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空氣品質糟糕,近來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常「紫爆」。環保署統計,台灣西半部、宜蘭和澎湖、金門、馬祖過去三年平均值皆超標,將被列入未符合空氣標準的三級防制區,全台平地等於只剩下花蓮、台東兩塊淨土。
image
台灣PM2.5空汙地圖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環保署表示,三級防制區內的工廠若未來欲加碼排放量,不得超過一定門檻,超出就要將空汙防制設備升級至最佳等級;違者可依空汙法最高罰一百萬元。
環保署表示,根據空氣汙染防制法,空氣品質一級區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二級為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區域,三級防制區指未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區域。標準由環保署訂定。

根據環保署昨天發布的二○一三年至二○一五年統計,西半部縣市、宜蘭、澎湖、金門、馬祖等近三年PM2.5濃度都超過每立方公尺十五微克的標準值,從原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的二級管制區,降為三級管制區。

環保署表示,將盡快公告三級管制區,屆時三級管制區將從現在的高雄、屏東兩個縣市,提高至全台廿個縣市。僅剩花蓮、台東仍屬二級管制區。

環保署二○一二年修正空汙法的空品標準,首度納入PM2.5。根據該法規定,若三年平均值不符合標準,將被列為三級管制區,未來每兩年再檢討一次。

環保署表示,二級管制區的工廠只要符合排放標準即可;三級管制區的工廠若因擴廠、增加產量等須增排汙染物,須經過縣市環保局審核通過;若超過一定門檻,就須升級空汙防制技術至最佳等級。

環保署表示,三級管制區的加碼排放門檻為粒狀汙染物十公噸、硫氧化物十公噸、氮氧化物五公噸、揮發性有機物五公噸。

PM2.5濃度高 皮膚炎求診增2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8 02:50 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image
空汙引發關注,皮膚科醫師建議,PM2.5濃度偏高時,儘量不要外出,外出戴口罩。 記者邱德祥/攝影
分享空汙拉警報,過敏兒若非必要別出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發現,去年10月至12月,北市空氣品質不佳,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就診人數就增加2至3成,建議孕婦及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在PM2.5濃度較高的日子盡量不要外出。
兩歲宥宥從6個月大起,出現全身性異位性皮膚炎,在爸媽細心照料下,皮膚維持水嫩光滑。但去年秋冬起,臉頰、脖子、四肢關節處常反覆發生紅疹、搔癢等症狀,抓得傷痕累累。儘管用藥後有改善,但一停藥就復發,令宥宥爸媽沮喪不已。

聯醫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龍厚玲表示,男童是異位性皮膚炎發作,但家中環境都已進行防塵蟎處理,也排除食物問題,經過近3周追蹤,發現皮膚炎發作,大致與PM2.5的高濃度警戒一致。

龍厚玲說,PM.5雖已成為環保、健康關注議題,但大家較熟知的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但皮膚會大面積接觸PM2.5等空氣汙染粒子,影響更不容小覷。

image
2歲男童患異位性皮膚炎,搔抓導致更嚴重。 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分享
大部份異位性皮膚炎來自遺傳,龍厚玲說,國內外研究發現,孕婦接觸高濃度PM2.5,加上嬰兒出生後暴露在二手菸環境,會增加異位性皮膚炎風險。此外,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在高濃度PM2.5環境會加重發炎程度。聯醫統計,去年10月至12月PM2.5高峰期,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到診機率提高2至3成。

龍厚玲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皮膚先天性缺損,對外界刺激有抵抗力,當PM2.5等空氣汙染物質濃度增加,大量接觸原已經破損的皮膚,會使免疫細胞聚集在患處,導致發炎反應加劇,還會奇癢難耐。

龍厚玲指出,患者頻頻抓癢,不只皮膚破損發炎更嚴重,甚至可能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敗血症。

醫師建議,孕婦及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在PM2.5濃度較高的日子盡量不要外出,待在室內記得關上門窗,並可在家中裝設空氣濾淨機。如果不得已外出,盡量避開車流較多的大馬路,並戴口罩,返家後盡快盥洗,換上乾淨衣物,寢具也要防塵蟎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