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定價大辯論 政府應扛更多責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7 00:52 聯合報 邱炯友/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圖書定價銷售(Fixed Book Price)制度,限制了圖書零售價格的有限度折扣與期限,它在一些國家(如法、德)被視為重要、靈活且有效果的文化政策之一;然而也有一些國家單就「固定價格」一詞,便認為牴觸競爭法案、漠視市場調節能力,且註定事倍功半。

圖書出版的壟斷性或高競爭性,必須視不同圖書種類而定,但為了利益,制度與策略應用也存在個人不同見解。許多國家的FBP制度僅限於一般書籍,對於教學用書或教科書則採用自由價格。

圖書價格採用FBP或自由價格並不是影響圖書市場的唯一因素,影響書籍定價與銷售情境,除各國政府對圖書出版市場的態度與相關制度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本身條件,像教育水準、薪資條件、圖書館便利性、家庭閱讀習慣等。

FBP精神在於講求開創多元的零售商場競爭機會。相較於大型連鎖書店或網路書店,代表多元選擇、維護小眾文化權益的獨立書店,市場折扣競爭不利其生存,當非主流書店紛紛關閉,甚至使得出版社導向出版符合大眾消費口味的書籍,以爭取主流通路青睞。

振興出版事業當然不只實施FBP一途,卻也難以論斷是非,這便是各國FBP政策分歧的原因之一。但採行FBP的國家實施時間愈久,整體環境已成熟適應,將更容易堅持下去,而且國家擁有愈大的市場,FBP愈穩定,圖書出版業者也更能找出自己的定位。

FBP實施與否可能也會成為新政府的大辯論。不論該不該實施,正反雙方都不可汙名化對方立場。當文化理念陳義過高,面對市場興衰責任與消費者民粹式的指責時,唯有公權力才能堅持與止謗。然此制度涉及消費者權益,也就挾進更多民粹聲浪,FBP是公共議題還是文化議題?顯然兩者都是。這更是紛擾癥結之一。

FBP只為了救書市遏制折扣戰、僅對獨立書店有益嗎?就如同我們問:自由價格可保活絡市場、促進消費?答案皆難以論定。FBP的長久實施及「成功」,絕對需要所有圖書出版產業利益關係人的共識。「文化個別性的自由」重要否?是否需要政策干預或放任?這些爭辯皆觸及其核心問題—「圖書是否不同於一般商品?」也形成一種攸關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立法精神與民眾權益之政策思辨,政府必須扛起更多的責任與當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