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港媽祖到旗山 花媽來迎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屏東報導


image
北港朝天宮昨天受邀到高雄旗山遶境,高雄市長陳菊親往恭迎媽祖上轎。 圖/北港朝天宮提供
分享3月瘋媽祖進入尾聲,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將在明天登場,苗栗大庄浩天宮2年1度的萬人進香團昨天抵達朝天宮,熱鬧滾滾,朝天宮並到高雄旗山展開聯合遶境,高雄市長陳菊親迎媽祖上轎,使瘋媽祖的熱情,一路從北港延燒到高雄。
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和百年藝閣遶境,將在明天登場,聞名全國的北港媽祖擂轎和炸轎是重頭戲,不過兼顧環保與安寧,北港鎮公所和環保單位計畫規劃炸轎區,以方便遊客觀賞,許多準備炸轎的民眾也陸續在炸轎區搭起「彈藥庫」帳棚,預計明天上午起即可觀賞精彩的炸轎。

2年進香1次的苗栗大庄浩天宮萬人進香團昨天傍晚抵達朝天宮,萬人隨香,陣頭長如巨龍,穿梭在北港街道,徐乃麟等多位藝人也隨團進香,此外,去年分靈到大陸的廈門朝天宮媽祖昨天也組團回娘家,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親自將分靈廈門的媽祖恭迎上殿。

此外,應高雄旗山友宮邀請,朝天宮昨天天剛破曉就出動,由董事長蔡咏鍀帶隊前往高雄旗山與友宮會合,展開南台灣盛大的媽祖遶境,高雄市長陳菊親往恭迎媽祖上轎,立委邱議瑩也共襄盛舉,蔡咏鍀引燃起馬炮,「旗山媽」和「北港媽」同時出宮,萬人簇擁,讓旗山老街人潮滿滿。

陳菊代表高雄市民歡迎「北港媽」到高雄遶境,共沐神恩,永保平安。神轎隊伍所到之處,高雄家家戶戶備神案膜拜,尤其北港有名的「炸轎」轟雷巨響,一路炸沒停,熱鬧非凡,讓高雄人見識瘋媽祖的盛況。


印尼看護超細心 麻將也能湊一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高雄市昨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表揚模範勞工及績優工會,不乏在台灣努力工作的外籍勞工。來自印尼的家庭看護工塔斯利瑪,照顧雇主阿嬤超細心。

高雄市政府為今年共表揚76名模範勞工及40家優良工會,印尼家庭看護工塔斯利瑪TASLIMAH,照顧雇主阿嬤細心又體貼,阿嬤閒來愛打麻將,3缺1時還會找她湊一腳,早已當成家人。塔斯利瑪6月就要回印尼了,她說,回印尼創業開小吃店,因阿嬤教她做粽子、餃子、肉包等台灣美食。

當選高市模範勞工的陳柏輝,擔任交通局停車管理中心服務員,執勤認真負責,多次拾獲手機等貴重物品,立即送交警局;曾在開單時發現失竊車輛,主動通報110處理。

旗山天后宮大巡境 陳菊扶鑾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旗山報導


image

旗山天后宮大巡境,高雄市長陳菊昨天前往「請駕」扶鑾。 記者王昭月/攝影
分享旗山天后宮4年一度大巡境,高雄市長陳菊感念年初美濃大地震,高雄受媽祖庇護,災害輕微,昨天請駕扶鑾,表達感謝。祭典中少見的「篙仔炮」,今晚也將壓軸施放,廟方表示,這項祭儀已向文化局申請為旗山文化特色。
高雄旗山天后宮距今有199年歷史,建廟以來固定在鼠、龍、猴年媽祖誕辰前後舉辦大巡境,是旗山地區4年一度的盛會,今年包括北港朝天宮、山海媽祖姊妹等百餘宮廟及陣頭都來贊境參香。

巡境活動自4月19日起為期6天,旗山大街小巷有各地神轎穿梭,蜂炮震天價響,旗山天后宮主委葉冠憶說,今年初美濃大地震,所幸高雄無礙,奉「聖母」指示,今年巡境擴大規模,為民眾消災祈福。

高雄市長陳菊昨天手抱200多年歷史的「大媽」,感謝媽祖護佑,年初美濃地震時讓高雄災情微小,「旗山天后宮是台灣的寶,祈求媽祖保佑台灣平安,無災無難」。

旗山天后宮遶境活動預計今天結束,廟方晚間7點半將在旗山體育場施放「篙仔炮」,廟方表示,今年的篙仔炮經改良,竹篙增到5公尺高,改以冷光噴泉特效煙火,安全性更高。


南勝好美荔 做勝荔鐘 吃爆荔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image

小朋友體驗做爆米香,加入荔枝乾,味道更香。還有教用荔枝木做的勝荔鐘。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高雄市農業局輔導農村社區辦農村一日遊闖出知名度,採果、手作DIY加在地風味餐,深受遊客喜愛,社區產業也多元創新,吸引遊客一來再來。
昨天旗山南勝社區推出「南勝好美荔農村行」,結合旗山喜憨兒天鵝堡讓遊客體驗手做植物染DIY,利用廢棄的荔枝木DIY製作環保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勝荔鐘」。

假日不少遊客進入農村,體驗荔枝染布DIY,利用橡皮筋和玻璃珠將棉布綁成各式形狀,放入染汁熬煮,自己做的自己熬,遊客玩得很開心,其中一位王先生還說要將自己的作品義賣,所得要捐給天鵝堡幫助憨兒們,揪甘心。

另名陳太太說,平常來到高雄都是去市區或著名景點玩,這次在台北旅展看到高雄有一日農夫體驗遊,覺得很新鮮,到農村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小朋友第一次做爆米花,直說好玩,秋天還要再參加農村遊。

旗山南勝社區理事長張忠雄為吸引遊客,在南勝社區以荔枝木搭建,取名「勝荔斜張橋」。「此橋非彼橋」張忠雄說,高屏溪的斜張橋是專門讓車子走的,這座是第一座人可以走的斜張橋。

他說,造此橋是希望吸引遊客到此一遊照相取景,由於後方就是高屏溪的斜張橋,等於是 「一個鏡頭,兩橋入鏡」。

社區推陳出新,烘烤的荔枝乾取代傳統葡萄乾,加入爆米香,製作「爆荔(米)香」,讓傳統古早味多了一股荔枝乾獨有的清香味。

image

一日農村遊,民眾學習體驗手做植物染。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
image

小朋友體驗做爆米香,加入荔枝乾,味道更香。還有教用荔枝木做的勝荔鐘(圖)。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
image
旗山南勝社區理事長張忠雄為吸引遊客,以荔枝木搭建,取名「勝荔斜張橋」。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
荔枝﹒南勝

永安漁村一日遊 吃石斑賞日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


image

高雄永安盛產石斑魚,有「石斑魚故鄉」美喻。 記者林保光/攝影
分享遠離都市塵囂,滿布魚塭的永安漁村是高雄臨海最小的漁鄉,有「石斑魚的故鄉」美喻,蘊藏豐富濕地生態及人文產業歷史痕跡,是都市人偷閒好去處。
永安小漁村早年北邊的鹽田社區以曬鹽、製鹽產業名噪一時。製鹽產業沒落,鹽場變成濕地,唯留近百年歷史的古蹟建築「烏樹林株式會社」成為鹽田歷史博物館,見證當年鹽田風光。

製鹽產業不再,130公頃的鹽灘成為永安濕地,春、秋2季常見鷸鴴科水鳥,入冬是黑面琵鷺等候鳥棲地,這裡記錄到至少168種鳥類,濕地旁有永安濕地教育中心、賞鳥屋,這裡只話飛鳥不談俗事,兼具文化歷史及自然生態教育,是高雄濱海特殊的旅遊景點。

這裡也有不少石斑魚塭,進入魚場,偶爾可見漁家打撈石斑、虱目魚;尤其看到漁家抱著體型壯碩的龍膽石斑,應是都市人難得一見的景象。

鹽田社區彩繪街道述說當年製鹽景觀;永新漁港旁的「鑽石沙灣」,迎海風賞日落,饑腸轆轆還能在當地嘗龍膽石斑的彈牙美味,正是一日遊的好去處。

永安濕地教育中心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及國定假日,申請導覽須提前1周,電話( 07)6913037。永安小旅行團體預約電話:(07)3855235陳先生。

女扮男神將 跟著新園媽遶境去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4 聯合報 記者蔣繼平/新園報導


image
玉賜龍喉宮所屬的「三十六官將」家將陣頭,當中有紀、何、李、勤4位仙姑,相當獨特。 記者蔣繼平/攝影
分享新園鄉新惠宮媽祖平安遶境活動,今天是最後一天,其中主祀李府千歲的玉賜龍喉宮,所屬的「三十六官將」陣頭,可說少見人數眾多的神將團,當中還有4位仙姑,甚至也有女扮男神將的習俗,十分特別。
玉賜龍喉宮於民國61年建廟,主祀李府千歲,所屬的「三十六官將」神將團,則從民國63年成立,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駕前護駕官將,40多年來,已成為當地的傳統陣頭,只是鮮少參加外地活動,少為人知。

總教練林信吉表示,「三十六官將」團裡共有4位女性神明,分別為紀、何、李、勤仙姑,廟裡也有「女扮男神」的特別習俗,女性可以「畫臉」後扮演男性神將,進行遶境、拜廟等活動,算是最有特色的一點。

文史工作者陳進成表示,玉賜龍喉宮「三十六官將」是全台難得一見人數眾多的神將團,傳說過去曾經出滿36人,結果明明畫了36張臉,集合時怎麼數,卻只有35人的小故事,增添一股神祕感。

家將團成員至今已傳到第二代,不乏小學生加入,小一的劉宥廷和小四的陳立祐,在環境耳濡目染下,自己想要來練習,就自告奮勇報名,新園國小六年級的潘慧雯,就練了6年多,家人也非常支持。

新園鄉新惠宮將於本周舉辦媽祖平安遶境活動,這次擴大到清代舊新園36庄頭的範圍,遶境路線涵蓋了新園及崁頂兩鄉,過去遶境原本都為期3天,這次則會花上5天來進行,總共有49支隊伍、55頂神轎參與盛事,場面熱鬧。

共和新村單點保存 文資會勘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3 聯合報 記者蔣繼平/屏東報導


image

文資委員前往東港共和新村,勘查日式房屋,也針對提報點日式消防栓進行調查。 記者蔣繼平/攝影
分享屏東縣東港鎮共和新村因眷村改建面臨拆除危機,地方文史工作者籲保留,但多年前申請整體文化聚落保存已被否決,現改為單點申請保存來搶救,文資委員會日前勘查,將再確認是否符合資格,再開審議會。
共和新村自救會會長王立皓表示,共和新村當初是日本空軍基地軍官宿舍,而國軍撤退來台後,為了積極整備反攻大陸,也蓋了許多克難屋,所以在不同時態呈現出2種建築風貌。

東港共和新村算是南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眷村,除了眷舍外,游泳池、社區活動中心、學校等公共設施建構完整的聚落機能,同時還是綠樹成蔭,可說是東港的都市之肺,鎮民常常在此運動散步。

2003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通過後,東港共和新村也面臨眷改拆遷,在國防部推動下,蓋好的5棟新大樓和後寮溪景觀橋,當時就拆除了12棟丙等和戊等日式房舍,尚存有42棟日式房舍。

image
文資委員前往東港共和新村,勘查日式房屋,也針對提報點日式消防栓(圖)進行調查。 記者蔣繼平/攝影
分享過去文化人士曾提報把共和新村全區作為歷史建築、文化聚落保存,可惜都未通過。屏縣文化處長吳錦發說,再提申請需要有新事證,建議各點單獨提報申請,爭取機會。
共和新村存留的日式房舍、防空洞、碉堡、消防栓等,文化守護員葉慶元表示,目前提報了甲、乙、丙、丁、戊5種等級日式房舍共6間,日式消防栓6根、防空洞6座、卵石碉堡1座,就是希望盡力搶救。

文資委員會、縣文化處日前到東港共和新村勘查,葉慶元一路陪同導覽解說,讓文資委員對日遺文化了解。

勘查時軍方人員提問,部分日式房舍有私下改建,是否會影響古蹟的認定?文資委員認為,原則是不影響整體外觀,不突兀即可,「要尊重生活脈絡及居住習慣」。

至於日式消防栓,軍方人員建議可放進「軍事博物館」保存;但立刻被眷戶反擊:「死掉的才放進博物館,現在它還原址原地活得好好的。」

共和新村﹒眷村

哇!金門千人剝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4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image
金門縣金寧鄉昨天舉辦石蚵小麥文化季,在雨中進行千人剖蚵賽,場面壯觀。 記者蔡家蓁/攝影
分享每年4月是金門石蚵採收季節,小麥也在此時豐收,金門縣金寧鄉公所昨舉辦「金門石蚵小麥文化季」,邀千人體驗剝蚵、擎蚵,吸引大批民眾參與,刀起刀落間,挑出肥美的石蚵,讓參加者相當有成就感,個個笑開懷!
一年一度的金門石蚵小麥文化季昨天在金門縣林厝和平公園紀念園區登場,重頭戲「千人剝蚵」下午展開,金寧鄉公所準備6000公斤帶殼鮮蚵,讓參加民眾「剖」個痛快,近千名參賽民眾穿著雨衣到場參加,占據整個北山海堤,場面壯觀。

比賽展開後,現場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快手剝蚵,90歲李阿嬤說,她已經剖了很多年的蚵,昨天現場雖然很多人圍觀,但她一點都不緊張。短短不到20分鐘內,李阿嬤就剖好滿滿的一大鋼杯海蚵,重量超過1台斤,打算晚上幫家人加菜。

現場也有多名台灣觀光客下場「剝蚵」初體驗,直說「感覺超好玩的」,還現場試吃肥美鮮蚵,大讚鮮甜。

金門縣長陳福海與金寧鄉長陳成勇也下場體驗剖蚵。陳成勇表示,今年金門石蚵受天候影響,產量減少,但仍肥美,1台斤約180元至200元左右,行情不錯,希望藉由文化季活動,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歡迎大家來石蚵的故鄉古寧頭,品嘗石蚵。

曾信基督教的她 為澎湖媽祖在台建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8:19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竹田報導


image
澎湖天后宮媽祖28年前降乩在當時為基督教徒的劉鳳嬌身上,她通過身上108菸疤的考驗並在手上刺上符咒象徵虔誠。 記者林良齊/攝影
分享澎湖天后宮少有分靈,但屏東竹田慈后宮就是由澎湖天后宮分靈而來,更神奇的是在28年前媽祖降乩在信仰超過10年基督教徒的劉鳳嬌身上,且寫下她來自何方、想要來台灣救世,希望有人為她興建宮廟,讓地方人士嘖嘖稱奇。
因家住教會附近,從小就篤信基督教的劉鳳嬌,鮮少有拿香祭拜神明或祖先的經驗,但卻在她23歲時參與廟會遶境時被媽祖降乩、接駕後入廟,成為乩童的她,當時還手持五寶,滿頭是血,還寫下她是來自澎湖天后宮的媽祖、希望到台灣救世。

而其丈夫何建中半信半疑地帶著她到澎湖天后宮,「那是我們第一次到澎湖」,讓廟方也感覺不可思議,並在劉鳳嬌身上用香燙下108個香疤,並讓她閉關108天,她挺了過來並把香疤用刺青進行美化,甚至在手上紋上符咒、背上紋上媽祖像,也代表不再回去基督教的決心。

何建中回到竹田後,花費600萬購置土地並興建慈后宮,又經常行善,甚至還遠赴泰北聖心中學購買書包給予當地學生。現在每隔3年他們還會率領屏東上百位信徒返回澎湖謁祖進香。

北京東城訪港都 推低碳騎行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4 09:34 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image
北京市東城區旅遊協會昨到高雄推行程,邀大陸舉辦鄧麗君模仿大賽獲總冠軍馮小寧(右),與台灣「小鄧」張瀞云同台唱小城故事。 記者劉星君/攝影
分享大陸北京市東城區旅遊協會昨南下高雄介紹北京東城旅遊新視野,推出折扣手冊,有北京馳名景區、飯店和商家,與區內54間飯店合作,免費提供單車328輛,無論商務或是自由行都能輕鬆穿街過巷。
「皇城低碳騎行遊」依照不同旅客規畫5條不同主題路線,包括中軸世遺遊、北線國學遊、北線創意遊、中線名人遊和南線非遺遊。

昨旅遊推介會,邀在大陸鄧麗君模仿大賽獲總冠軍的馮小寧來台,與台灣的「小鄧」張瀞云,2人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推介她們最愛的皇城胡同與美食,邀剪紙大師徐陽秀剪刀功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