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讓每一次的飲食選擇 變成改變的力量
2015-07-18 02:00: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號稱「美食王國」,但近年一波波食安風暴衝擊,從油、米、肉到日常飲料接連發生問題,戳破了食物「美味」但「不安全」的問題。有些生產者誤用或玩弄食品,致使消費者在追求美味過程中吃下摻假造偽的東西,甚至影響健康而不自知。歷經這些震盪,我們追求美食的方式已有必要修正,對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也應有新的認知。
吃是人類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歡愉與文化認同的來源。然而,現代食品工業複雜而多變的加工過程,為了易於長途運送與保存所做的各種添加,在在皆讓食物便利可得卻也變得面目難辨。餐桌上的食物與其源頭愈離愈遠,消費者萎縮在工業化食物鏈的末端,在看似多元的選擇中,卻無從判斷自己每天吃下多少不良添加物。問題在,政府的食安對策始終只有宣示「加強檢驗」一途,衛福部日前宣稱要召募三千「食安志工」,但食安問題真能以「志工」補漏嗎?
這其實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國際近年風起雲湧的「飲食革命運動」早已指示,要終結現代食品加工鏈的戕害,免於黑心添加物及誘惑味覺的高糖、高鹽、高油脂等健康隱形殺手,最重要的關鍵在「飲食意識」的覺醒。為此,除檢視並改造整個食物生產、銷售的生態系統,民眾要回歸「慢食」,學習自然食物的調理;此外,校園中的食農教育、午餐改革,更是飲食革命力量的灘頭堡。
以往學校教育強調的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現在還應該加上第六育──「食育」。「飲食革命」的先行者都主張,食育是食安的基本防線,讓消費者在意吃下肚的食物是什麼成分、從何而來;除了價格、營養、熱量,更要在意食物的生產者和過程,以及它們對健康、環境、文化的影響,才能全方位形成監督力量。
在學術界,「食物研究」也正逐漸成為氣候變遷、全球化、糧食安全、社會公平、健康成本、文化認同等科際整合的交會點。以美國為例,包含柏克萊在內的許多大學設立「食物研究中心」和頒授學位,由食物出發,理解現代世界的消費脈絡。台大近來跨系所推出「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為內涵的課程改造計畫,也正是這樣的思維,引領學生探究身旁的都市與食物,透過實作,反思工業資本主義的飲食倫理,批判無盡追求成長的累積型世界觀。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自許以媒體力量為台灣帶來「正向改變」。我們看見推動「食育」已是全球趨勢,派記者前往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地,以各國校園為觀察點,帶回不同國度校園飲食改革及食育經驗,並反思本土現況,從今日起,分五天推出「飲食革命.翻轉餐桌」系列報導。從這些國際經驗,我們建議政府應採取兩項立即可行的改變:一是改革校園午餐制度,立即檢討「不分貧富、一律免費」及低價搶標的採購政策;二是積極推動「食育」立法,讓食育成為食安的根基。
台灣多個縣市財政已瀕臨破產,支應「免費午費」顯已困難,結果是在有限經費下,貧乏的招標預算實難為無米之炊,業者又要將本求利,品質堪虞,甚至有時讓學生餓著肚子上課,「營養」午餐已成虛名。台南市自訂「營養午餐自治條例」,擺脫低價搶標,這是進步作法;暑假過後,台北市、台中市決定調漲午餐成本;正為錢頭疼的苗栗縣府更讓「免費午餐」政策喊停,由家長與縣府各自分攤,跨出改變第一步。
校園午餐的集體採購,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全國校園營養午餐預算加上捐款,一年可達一百八十億元。以這樣的規模,若能推動優先採購在地食材,產地直送校園,既減少食物里程,也因為大家都認得在地農夫和生產者,品質更有保障。重要的是,校園中的每一張嘴,都可以成為扶植在地、環境永續,活絡地方經濟的力量。宜蘭縣用營養午餐帶動有機耕種,即值得借鏡。
長久之計,是政府推動《食育基本法》,結合民間的食育力量,啟發並引領孩子認識「真食物」,建立健康的飲食觀,成為抵禦食安危機的最佳抗體。教育下一代,由食物出發,看見在地風土、全球生態與食物的關聯,甚至鼓勵他們食用自己種植的果蔬,培養自然、科學、惜物的飲食觀,進而讓每一次的飲食選擇,成為改變的力量。
公告版位
- Jul 18 Sat 2015 13:56
聯合/讓每一次的飲食選擇 變成改變的力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