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漁/養菇顧品質 人家衝量他減產
2015-05-22 08:43:26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

養菇達人吳厚德培育的木耳碩大清脆。 記者范振和/攝影
分享不管杏鮑菇、袖珍菇或木耳,在花蓮縣一提到吳厚德,無人不知,這位只求質不追量的「養菇達人」,有自己的堅持,堅持有機優質培育,企盼提供家人與消費者同等質量的安全農特產品。
吉安鄉榮耀養菌場主人吳厚德的工作室,可看到一群婦人埋首整理木耳,除了生鮮供應市場外,也曬乾製成少見的木耳汁,讓親友享用。

吳厚德說,他設立的養菌場,80%是木耳,其餘栽培杏鮑菇、袖珍菇,杏鮑菇全年可產,目前主流木耳,每天可生產300公斤,杏鮑菇月產500公斤,袖珍菇月產1千公斤,木耳寮有27棟,杏鮑菇、袖珍菇各有3棟冷房。

吳厚德表示,他主打的黑木耳是一種木腐菌,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為主,對於補鐵有很好的功效,每100公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7倍,可做為天然的補血食品。

吳厚德不諱言說,木耳除了生鮮供應市場外,也拿木耳與中草藥一起提煉,熬製成木耳汁,就中醫而言,黑木耳味甘、性平、健胃,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近年來,吳厚德維持品質,木耳每棟從9800株降至9千株,杏鮑菇從每棟6千株降至5千株,袖珍菇從1萬株降到9千株,儘管植株短少,但因通風好、生存空間大,提升了木耳或菇類品質。

他不施灑農藥、化學肥藥的有機栽培法,引進更多的消費群,除了有農會收購外,他也提供大王菜鋪子、豐園農場等通路商,打響了「後山菇」的名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