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政府應引進民間活力 刺激產業發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2 03: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走馬上任,新政府的產業政策也隨即上路推動,政府在推動產業發展及擘畫經濟藍圖的過程中,到底應扮演何種角色,要優先施力的重點為何,工商團體已有諸多建言,財經部會首長應該抓住重點,不畏艱難,全力施為。
首先,近來新政府在論述產業政策時,有不少關於「類主權基金」或「國家隊」等倡議主張,雖然目的在發展產業,卻有必要謹慎而行。沒錯,當今產業競賽早已是國與國的競爭,大國在資本、法規、政策與市場等,都享有絕對優勢,台灣小國寡民,原本就處於劣勢,若硬以國家隊為名,產業競爭恐怕也會淪為台灣外交被孤立的境遇。試想,若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台積電、日月光及聯發科等公司,被貼上「台灣國家隊」標籤時,屆時到對岸客戶處爭取訂單,到底是正數還是負數?在產業實際交鋒中,以國家隊為名不僅無法讓台灣業者蒙受其利,恐怕先行扣分。政府在推動產業政策時,應儘量淡化政治色彩,把重點回歸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實質效益。
此外,公務員保守謹慎、政府效能不彰,這已是全世界各國政府的共同病灶,台灣近幾年行政體系疊床架屋,部會各行其政缺乏整合,只除弊不興利等作風,也成為經濟發展中最大變數。若檢討過去幾年,台灣在公營事業民營化上不僅沒有具體成績,反而在眾多公營機構中,政府掌控力量愈來愈深,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水、電、交通等領域,在公營銀行更是明顯,也導致公營企業改革難以推動,發展更趨保守。
如今,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上台,或許可效法當年英國柴契爾夫人透過減稅、國營事業私有化等自由化措施,重振英國經濟活力的作法,讓台灣民營企業的活力效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石。當然,在推動這些政策時,政府大可不必擔心有圖利廠商之嫌,而應抱持政府本就應圖利整體產業的心態,才能讓經濟發展真正滾動起來。
同時,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可以做許多民間做不到的事,有積極且無可取代的地位,例如,優先為企業掃除投資障礙。目前台灣陷入嚴重的「五缺」困境,包括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這些問題普遍存在各個產業之中,但個別企業根本沒能力解決,即使最受矚目、備受關愛的龍頭企業如台積電、大立光,過去也都經歷過環保、缺水電及土地廠房難尋等考驗,更何況那些較無知名度的中小型企業。
另外,以近來熱門的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這不僅是全球大趨勢,民間企業也迫切想投入發展,但政府在政策與監管的進展卻有如牛步,甚至在全世界各種金融支付與交易都已採用多年後,才看到政府部門開始研究,這種慢好幾拍的動作,令人捏一把冷汗,也難怪民間的創新創業難以發展。
以美國國防部下屬的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為例,此機構目標是研發用於軍事上的高新科技,其採取模式則是由國防部出題,並向民間徵求技術團隊,還定期舉辦比賽挑選優秀團隊,DARPA過去的出題範圍從網路、人工智慧到太空探險,近幾年則有無人駕駛車與機器人等,透過這種「DARPA出題、民間解題」模式,讓民間的創新科技與活力得以成為產業發展的種子。如今,新政府已將國艦、國機國造的計畫,列為五大推動產業之一,但可以預見未來勢必面對許多行政效率與管理積弊的問題,若能借鏡DARPA引進民間優秀團隊與力量等作法,或許能有所助益。
企業追求產業與國際競爭力,向來是一步一腳印,只務實不務虛,可是近年來政治態勢的演變,卻愈來愈偏向務虛不務實,期盼新政府能夠正視問題核心,並推出解決之道,才是產業發展之福。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2 03: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走馬上任,新政府的產業政策也隨即上路推動,政府在推動產業發展及擘畫經濟藍圖的過程中,到底應扮演何種角色,要優先施力的重點為何,工商團體已有諸多建言,財經部會首長應該抓住重點,不畏艱難,全力施為。
首先,近來新政府在論述產業政策時,有不少關於「類主權基金」或「國家隊」等倡議主張,雖然目的在發展產業,卻有必要謹慎而行。沒錯,當今產業競賽早已是國與國的競爭,大國在資本、法規、政策與市場等,都享有絕對優勢,台灣小國寡民,原本就處於劣勢,若硬以國家隊為名,產業競爭恐怕也會淪為台灣外交被孤立的境遇。試想,若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台積電、日月光及聯發科等公司,被貼上「台灣國家隊」標籤時,屆時到對岸客戶處爭取訂單,到底是正數還是負數?在產業實際交鋒中,以國家隊為名不僅無法讓台灣業者蒙受其利,恐怕先行扣分。政府在推動產業政策時,應儘量淡化政治色彩,把重點回歸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實質效益。
此外,公務員保守謹慎、政府效能不彰,這已是全世界各國政府的共同病灶,台灣近幾年行政體系疊床架屋,部會各行其政缺乏整合,只除弊不興利等作風,也成為經濟發展中最大變數。若檢討過去幾年,台灣在公營事業民營化上不僅沒有具體成績,反而在眾多公營機構中,政府掌控力量愈來愈深,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水、電、交通等領域,在公營銀行更是明顯,也導致公營企業改革難以推動,發展更趨保守。
如今,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上台,或許可效法當年英國柴契爾夫人透過減稅、國營事業私有化等自由化措施,重振英國經濟活力的作法,讓台灣民營企業的活力效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石。當然,在推動這些政策時,政府大可不必擔心有圖利廠商之嫌,而應抱持政府本就應圖利整體產業的心態,才能讓經濟發展真正滾動起來。
同時,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可以做許多民間做不到的事,有積極且無可取代的地位,例如,優先為企業掃除投資障礙。目前台灣陷入嚴重的「五缺」困境,包括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這些問題普遍存在各個產業之中,但個別企業根本沒能力解決,即使最受矚目、備受關愛的龍頭企業如台積電、大立光,過去也都經歷過環保、缺水電及土地廠房難尋等考驗,更何況那些較無知名度的中小型企業。
另外,以近來熱門的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這不僅是全球大趨勢,民間企業也迫切想投入發展,但政府在政策與監管的進展卻有如牛步,甚至在全世界各種金融支付與交易都已採用多年後,才看到政府部門開始研究,這種慢好幾拍的動作,令人捏一把冷汗,也難怪民間的創新創業難以發展。
以美國國防部下屬的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為例,此機構目標是研發用於軍事上的高新科技,其採取模式則是由國防部出題,並向民間徵求技術團隊,還定期舉辦比賽挑選優秀團隊,DARPA過去的出題範圍從網路、人工智慧到太空探險,近幾年則有無人駕駛車與機器人等,透過這種「DARPA出題、民間解題」模式,讓民間的創新科技與活力得以成為產業發展的種子。如今,新政府已將國艦、國機國造的計畫,列為五大推動產業之一,但可以預見未來勢必面對許多行政效率與管理積弊的問題,若能借鏡DARPA引進民間優秀團隊與力量等作法,或許能有所助益。
企業追求產業與國際競爭力,向來是一步一腳印,只務實不務虛,可是近年來政治態勢的演變,卻愈來愈偏向務虛不務實,期盼新政府能夠正視問題核心,並推出解決之道,才是產業發展之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