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廢水處理再循環 養魚省水省力
2015-05-10 02:45:06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
photo
萬能科大環工系教授劉新校,研發出微生物水處理水質系統。 記者呂筱蟬/攝影
分享台灣目前面臨嚴重水資源缺乏危機,對農漁養殖也是一大壓力,萬能科技大學環工系教授劉新校,發現傳統漁業養殖需靠不斷換水及投藥降低魚群生病及死亡率,花了8年時間,研發出「微生物水處理養殖系統」,結合水處理技術及生態循環養殖概念,可做到2年不用投藥、不需換水,達到9成以上節水效能。
劉新校專攻工業廢水處理,因住家空間大,8年前動念投入水產養殖,和妻子走遍全台水產試驗所討教。他發現,傳統養殖漁業;尤其是養殖鰻魚業,通常都是戶外魚池,當魚群長大後活動空間減縮,且糞便沉入池底因生物作用使水質變差,魚群生病致死率相對高,漁民通常只能靠停止餵料、降水及投藥,搭配不斷抽水、換水,才能維持水質及魚體抗菌性。

傳統養殖要處理水質問題,都是靠藻類及池底微生物分解,如果沒有陽光就難起作用。劉新校說,研發的「微生物水處理養殖系統」,使用室內小型養殖池,與傳統魚池一噸水可養2公斤成魚相比,該系統一噸水可養殖達到50公斤成魚。

集約式的水產養殖憑藉專業水處理設備,讓養殖水與汙染物過濾、分離,在不斷循環下可達到2年不需換水,也不必使用任何抗生素及化學藥品,水資源回收可達9成以上。

搭配監控儀器,劉新校另研發出一套專屬手機App程式,只要水質有任何不尋常變化,手機就會自動發出通知,讓遠端養魚技術也節省不少人力。

劉新校表示,這套系統除運用在教學上,讓學生了解水質監測及控制、廢水處理及水資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外,也考慮技術轉移,未來朝向整廠設備輸出方向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