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 從中小山群著手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08 03:35聯合報 吳炳飛/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新竹市)
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引來各方質疑的聲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引來各方質疑的聲浪。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提出玉山計畫,欲以每年卅億預算,以玉山學者名號,招攬國外人才與留住台灣人才。我們要正視台灣自身的條件:我們的制度與教學研究環境,根本無法長期留下世界一級的學者。
留住國外人才到其對台灣有較長期貢獻,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只著眼這些人著作等身,衝世界排名,也只會是煙花效果,他們走了,排名又掉了)台灣目前的社會氛圍,根本無法久等,這些人一定會被評為肥貓,最後不舒服地離開台灣!
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經濟尚無好轉跡象。納稅人的錢,政府必須要當作珍寶!如果將玉山調整成合歡山(中堅學者)、七星山(青壯學者),給這些合歡山/七星山學者,每年加薪一百至二百萬,配套是每年一千萬(看研究領域調整)以上的研究經費,至少給五年(可以討論),無須年年作文寫計畫書。(這當然要有實質審查機制,表現不行就要退場。)
每年卅億預算,至少可以養成一百座中山群與小山群,持續十年,期待養成留在台灣的玉山。也就是說,我們用一樣的經費,不期待現成但不一定留得住的玉山學者,而是希望培養日後會留在台灣的玉山學者!
政府還可以用額外研究經費,加碼政策方向的研究或特定領域的拔尖人才,例如世界級人工智慧醫療應用技術。如此既可培養會留在台灣的人才,不會輕易被挖走,高教裡高素質研究人才夠多,也不會有斷層危機。
大家羨慕國外教授薪資高,但他們的評鑑制度很嚴格,台灣的教授被教師法保護太久了,不是每個教授都能接受國外高薪的評鑑震撼教育。教授間的研究能力與養老心態差距很大,一齊加薪的作法,只讓不公平性更擴大。
台灣財力有限,政府一定要珍惜。按目前制度希望玉山不要變成梁山,最後只獎勵了一○八位。
公告版位
- Oct 08 Sun 2017 03:45
養成玉山學者 從中小山群著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